花生摘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9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粒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特种作物的脱粒机械装置,本花生摘果机包括转轴、机架、驱动装置,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方,转轴的一侧固接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连接,转轴表面间隔设置相互平行的肋条,肋条通过固定座固接在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花生摘果以及其它类似的作物摘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粒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特种作物的脱粒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花生摘果机一般采用拔摘一体机,其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不适应普通用户购买;一体机通常采用打稻机的形式摘果,花生果与花生秧混在一起,不容易分离,作业时间过短花生果摘不干净,若时间过长容易打破花生果。由于花生通常采用地膜播种,地膜粘在花生秧上机器无法摘除,只能人工作业清理,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的花生摘果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转轴、机架、驱动装置,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方,转轴的一侧固接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连接,转轴表面间隔设置相互平行的肋条,肋条通过固定座固接在转轴上。固定座为梯形片状结构,长边固定在转轴上,肋条为梯形长条状结构,肋条的下边相对于转轴表面的距离为3-10cm,梯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转轴的正上方设有水平方向的支架,支架固接在机架上,支架相对于转轴上表面的距离为10-20cm,可以保证花生果不与转轴接触;作业时将花生秧平放在支架上,花生果悬在转轴上方并位于各肋条之间,当转轴旋转时,肋条与花生果高速碰撞,将花生果摘下。传动轮与转轴之间设有竖直放置的侧挡板,侧挡板既可以防止花生秧与传动论缠绕又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机架的下侧设有下档板,下档板倾斜设置;机架上与转轴平行一侧设有上挡板。作业时人站立在机架设有上挡板的一侧,上挡板可以防止花生甩到人站立-->处;由于花生大小不同其受力也不同,所以其被抛出的距离也是不同的,一般大体积的花生距离远,小体积的花生距离短,这样还可以将花生的等级粗略区分开;花生秧的叶子会竖直落下,沿下档板滑下。这样距摘果机由远及近依次为大体积花生果、小体积花生果、花生叶;在工作过程中,肋条还能将花生秧上的零碎的地膜摘除并缠绕在肋条的表面,工作一段时间将肋条上的地膜摘除即可,不必再人工作业。本设备的效率较高,一小时可以摘除1.5-2亩的花生,大大节省了人力。本摘果机的驱动装置可以直接采用电机驱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换动力,如与家用三轮机动车或拖拉机的机器连接,便于安装与更换。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花生摘果以及其它类似的作物摘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摘果装置包括转轴6、机架1、驱动装置,转轴6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1上方,转轴6的一侧固接传动轮5,传动轮5通过皮带4与驱动装置连接,转轴6表面以相同的间隔角度设置相互平行的三条肋条7,肋条7通过固定座8固接在转轴6上。驱动装置直接采用电机2形式;固定座8与肋条7都为梯形结构,梯形的长边固定;转轴6的正上方15cm处设有水平方向的支架11,支架11固接在机架1上,传动轮5与转轴6之间设有竖直放置的侧挡板10,机架内侧的下方设有下档板3,下档板3倾斜设置,机架1上与转轴6平行一侧设有上挡板9,各个挡板起防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生摘果机,它包括转轴、机架、驱动装置,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方,转轴的一侧固接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转轴表面间隔设置相互平行的肋条,肋条通过固定座固接在转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摘果机,它包括转轴、机架、驱动装置,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方,转轴的一侧固接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转轴表面间隔设置相互平行的肋条,肋条通过固定座固接在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摘果机,其特征在于肋条为梯形长条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生摘果机,其特征在于肋条的下边相对于转轴表面的距离为3-1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凤高陈静闵平陈殿绪禹山林王才斌王辉焦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