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海底火山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法,属于利用新能源范围。
技术介绍
洋底区域地质、地球物理信息的探测和控制等均离不开对相应设备的长期电能供给,以满足短距离航行、信息探测、通信的需要;在海底热液附近的地质裂缝区域,为在关键时刻通过小当量爆炸以激发局部海底火山喷发,长期潜伏在其附近的爆炸装置也需要长期稳定的电能供给,以满足通信、短距离航行、起爆等的需要。如何为这些装置实现长期的在位电能供应已经成为深海地质与物理环境探测、控制的关键。海底热液是几千米深的海底火山释放出的热能加热海水形成的,热液喷口处的温度可达400℃,与周围数米范围内的海水形成较大的温差,而且长期稳定存在。利用这一能源、并将其转换为电能,有望实现上述海底装置的在位电能供应。传统的海洋温差发电沿用蒸汽轮机技术,先将海洋温差转换为机械能,然后机械能再驱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整个系统能量转换效率低、体积庞大、控制复杂,难以在海底长期稳定工作,无法适应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温度差来发电的温差电技术解决传统海洋温差发电沿用的蒸汽轮机技术由于体积庞大、控制复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海底热液能量的海底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站,储能站,充电站;发电站包括:支架、发电站壁、温差发电模块;所述发电站壁为上下通透的沙漏型,包括上壁、腰部、下壁;温差发电模块设置于上壁靠近腰部的位置;发电站发出的电量通过海底电缆输送至储能站储存;储能站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充电站对充电对象进行海底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海底热液能量的海底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站,储能站,充电站;发电站包括:支架、发电站壁、温差发电模块;所述发电站壁为上下通透的沙漏型,包括上壁、腰部、下壁;温差发电模块设置于上壁靠近腰部的位置;发电站发出的电量通过海底电缆输送至储能站储存;储能站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充电站对充电对象进行海底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张蕊,姜晶,张勤勇,张晨贵,牛夷,耿慧远,陈乙德,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