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全景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每个生产工序后形成的产品,产品的表面可能会出现缺陷、不平整等多种情况,这种产品为不合格产品,不能继续使用,需对其进行修复或废除,因此,经过生产工序后形成的产品,需对其每一个外表面进行检测。对产品的外表面检测时需进行360°全景成像,检测产品的每一个外表面,以免漏检。因此,可配合机械、软件系统对目标产品进行全方位测量、检测等的全景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目前,可实现360°检测的全景成像系统包括相机、镜头和光源等,光源为目标物体提供光照,目标物体的反射光线进入镜头,在相机的CCD上成像。该系统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六台相机,在目标物体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台相机,以对目标物体的6个外表面进行检测成像;另一种是利用一台相机,将目标物体放置于可旋转的检测平台上,检测时,保持相机的固定,翻转目标物体,以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成像,每翻转一次,就对目标物体的一个面进行成像,完成全景成像时,共需要翻转运动5次、成像6次。但是,现有的全景成像系统中,有的所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机(1)、第一棱镜(3)、第二棱镜(4)、第三棱镜(5)、第四棱镜(6)、第五棱镜(7)、半透半反镜(8)、透明玻璃板(9)、光源、背光源(10)和支撑架(13),其中,所述第五棱镜(7)、所述半透半反镜(8)、所述透明玻璃板(9)、所述光源和所述背光源(10)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3)上;所述透明玻璃板(9)上设置有第一被检测区域(91)和第二被检测区域(92);所述第一被检测区域(91)用于盛放被检测物体,所述第二被检测区域(92)用于显示所述被检测物体反射的像;所述第一被检测区域(91)的四周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棱镜(3)、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机(1)、第一棱镜(3)、第二棱镜(4)、第三棱镜(5)、第四棱镜(6)、第五棱镜(7)、半透半反镜(8)、透明玻璃板(9)、光源、背光源(10)和支撑架(13),其中,所述第五棱镜(7)、所述半透半反镜(8)、所述透明玻璃板(9)、所述光源和所述背光源(10)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3)上;所述透明玻璃板(9)上设置有第一被检测区域(91)和第二被检测区域(92);所述第一被检测区域(91)用于盛放被检测物体,所述第二被检测区域(92)用于显示所述被检测物体反射的像;所述第一被检测区域(91)的四周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棱镜(3)、所述第二棱镜(4)、所述第三棱镜(5)和所述第四棱镜(6);所述第一棱镜(3)的第一棱镜斜面(31)与所述第三棱镜(5)的第三棱镜斜面(51)相对,所述第二棱镜(4)的第二棱镜斜面(41)与所述第四棱镜(6)的第四棱镜斜面(61)相对;所述第一棱镜斜面(31)的倾角、所述第二棱镜斜面(41)的倾角、所述第三棱镜斜面(51)的倾角和所述第四棱镜斜面(61)的倾角均为45°;所述半透半反镜(8)、所述背光源(10)和所述第五棱镜(7)均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板(9)的下方;所述半透半反镜(8)位于所述第一被检测区域(91)的正下方;所述半透半反镜(8)的半透半反镜斜面(81)与所述透明玻璃板(9)相对;所述半透半反镜斜面(81)与所述透明玻璃板(9)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五棱镜(7)位于所述第二被检测区域(92)的下方;所述第五棱镜(7)的第五棱镜斜面(71)与所述透明玻璃板(9)相对;所述第五棱镜斜面(71)与所述透明玻璃板(9)的夹角为45°;所述半透半反镜斜面(81)与所述第五棱镜斜面(71)相对,所述半透半反镜斜面(8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五棱镜斜面(7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背光源(10)位于所述半透半反镜(8)的正下方,所述背光源(10)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被检测区域(91)的中心垂线相重合;所述第一相机(1)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板(9)的上方,所述第一相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姚毅,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