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59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包括大斜顶、小斜顶和顶针板;大斜顶包括大斜顶块和大顶针,大斜顶块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与模具座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大斜顶块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为斜面,大斜顶块的下端与大顶针的上端滑动连接;小斜顶设于大斜顶的一侧,小斜顶包括小斜顶块和小顶针,小斜顶块与小顶针的上端固定连接,小斜顶块的下端与大斜顶块的上端通过沟槽滑动连接,小斜顶块底端设有与沟槽配合的沟槽块;顶针板与大顶针下端固定连接,小顶针的下端通过导向槽与顶针板滑动连接,导向槽的设置方向与沟槽的设置方向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大斜顶块与小斜顶块之间的沟槽配合,免除第二次顶出的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塑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在模具脱模的过程中,如果产品有倒扣时,需要利用斜顶进行脱模。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有些较复杂的产品则需要进行两次顶出,增加了加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通过大斜顶块与小斜顶块之间的沟槽配合,免除第二次顶出的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包括大斜顶、小斜顶和顶针板;所述大斜顶包括大斜顶块和大顶针,所述大斜顶块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与模具座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大斜顶块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为斜面,且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为所述大斜顶块运动的方向,所述大斜顶块的下端与大顶针的上端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导轨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设于所述大斜顶的一侧,所述小斜顶包括小斜顶块和小顶针,所述小斜顶块与所述小顶针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斜顶块设于所述大斜顶块的上端,所述小斜顶块的下端与所述大斜顶块的上端通过沟槽滑动连接,所述沟槽的设置方向与小斜顶块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块底端设有与沟槽配合的沟槽块;所述顶针板与所述大顶针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大顶针相对于所述顶针板垂直设置,所述小顶针相对于所述顶针板倾斜设置,所述小顶针的下端通过导向槽与所述顶针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沟槽的设置方向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大斜顶块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T型斜槽滑块,所述导轨的倾斜方向为大斜顶块顶出产品的方向。进一步的,所述大斜顶块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T型槽,所述大顶针的上端固定设有与T型槽配合的T型块。进一步的,所述小顶针的下端固定连接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导向槽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大斜顶块与小斜顶块运动方向夹角为90°~135°。进一步的,所述导轨通过螺栓与模具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沟槽为U型凹槽,所述沟槽块为U型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此机构的特点是在同步开模时候,大斜顶块后退的同时,小斜顶块在大斜顶块上同步后退,可以免去第二次顶出的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机构运动时利用小斜顶块与大斜顶块之间的角度差,大斜顶块运动的快,小斜顶块运动的慢,当大斜顶块后退时已经把小斜顶块需要后退的余量留出来,这样运动的时候就不会相互干涉,而且小斜顶块与大斜顶块之间有精准的沟槽连接,小斜顶块不会产生摆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的不包括大斜顶针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的与模具座上的导轨配合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的左前方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中小斜顶与大斜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的左后方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轨和T型斜槽滑块配合作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大斜顶块;2-大顶针;3-导轨;4-小斜顶块;5-小顶针;6-沟槽;7-沟槽块;8-顶针板;9-导向槽;10-T型斜槽滑块;11-T型槽;12-T型块;13-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10所示,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包括大斜顶、小斜顶和顶针板8;所述大斜顶包括大斜顶块1和大顶针2,所述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与模具座上的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为斜面,且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为所述大斜顶块1运动的方向,所述大斜顶块1的下端与大顶针2的上端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导轨3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设于所述大斜顶的一侧,所述小斜顶包括小斜顶块4和小顶针5,所述小斜顶块4与所述小顶针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斜顶块4设于所述大斜顶块1的上端,所述小斜顶块4的下端与所述大斜顶块1的上端通过沟槽6滑动连接,所述沟槽6的设置方向与小斜顶块4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块4底端设有与沟槽6配合的沟槽块7;所述顶针板8与所述大顶针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大顶针2相对于所述顶针板8垂直设置,所述小顶针5相对于所述顶针板8倾斜设置,所述小顶针5的下端通过导向槽9与所述顶针板8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9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沟槽6的设置方向相配合。上述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设有与导轨3相配合的T型斜槽滑块10,所述导轨3的倾斜方向为大斜顶块1顶出产品的方向。上述大斜顶块1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T型槽11,所述大顶针2的上端固定设有与T型槽11配合的T型块12。上述小顶针5的下端固定连接导向块13,所述导向块13沿导向槽9方向移动。上述大斜顶块1与小斜顶块4运动方向夹角为90°~135°。上述导轨3通过螺栓与模具座固定连接。上述沟槽6为U型凹槽,所述沟槽块7为U型块。开模的时候,顶针板8在油缸或者注塑机的顶出杆驱动下向上运动,大顶针2下端与顶针板8固定连接,大顶针2为竖直方向设置,大顶针2推动着大斜顶块1向上运动,由于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与模具座通过固定与模具座上的导轨3滑动连接,且大斜顶块1的下端与大顶针2的上端通过T型槽11和T型块12滑动连接,因此大斜顶块1会沿着导轨3倾斜移动。小斜顶块4的下端与大斜顶块1通过沟槽6滑动连接,小顶针5的下端通过导向槽9与顶针板8滑动连接,即实现了大斜顶块1后退的同时,小斜顶块4在大斜顶块1上同步后退,可以免去第二次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斜顶、小斜顶和顶针板(8);所述大斜顶包括大斜顶块(1)和大顶针(2),所述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与模具座上的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为斜面,且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为所述大斜顶块(1)运动的方向,所述大斜顶块(1)的下端与大顶针(2)的上端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导轨(3)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设于所述大斜顶的一侧,所述小斜顶包括小斜顶块(4)和小顶针(5),所述小斜顶块(4)与所述小顶针(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斜顶块(4)设于所述大斜顶块(1)的上端,所述小斜顶块(4)的下端与所述大斜顶块(1)的上端通过沟槽(6)滑动连接,所述沟槽(6)的设置方向与小斜顶块(4)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块(4)底端设有与沟槽(6)配合的沟槽块(7);所述顶针板(8)与所述大顶针(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大顶针(2)相对于所述顶针板(8)垂直设置,所述小顶针(5)相对于所述顶针板(8)倾斜设置,所述小顶针(5)的下端通过导向槽(9)与所述顶针板(8)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9)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沟槽(6)的设置方向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式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斜顶、小斜顶和顶针板(8);所述大斜顶包括大斜顶块(1)和大顶针(2),所述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与模具座上的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大斜顶块(1)靠近模具中心的一侧为斜面,且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为所述大斜顶块(1)运动的方向,所述大斜顶块(1)的下端与大顶针(2)的上端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导轨(3)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设于所述大斜顶的一侧,所述小斜顶包括小斜顶块(4)和小顶针(5),所述小斜顶块(4)与所述小顶针(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斜顶块(4)设于所述大斜顶块(1)的上端,所述小斜顶块(4)的下端与所述大斜顶块(1)的上端通过沟槽(6)滑动连接,所述沟槽(6)的设置方向与小斜顶块(4)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小斜顶块(4)底端设有与沟槽(6)配合的沟槽块(7);所述顶针板(8)与所述大顶针(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大顶针(2)相对于所述顶针板(8)垂直设置,所述小顶针(5)相对于所述顶针板(8)倾斜设置,所述小顶针(5)的下端通过导向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