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纱窗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43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纱窗拉手,包括拉手主体,拉手主体上端设有圆形拉手孔,拉手主体中间部分设有贯穿孔,拉手主体下端设有螺钉固定孔。这种固定纱窗拉手美观实用、牢固可靠,不易脱落、方便安装和拆卸,可增加拉手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使用时,根据螺钉固定孔进行定位,采用自攻螺丝直接将固定纱窗拉手固定在纱窗框上,每个固定纱窗拉手配置两颗自攻螺丝,通常情况下纱窗框上端左右两侧各固定一个拉手孔即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固定在纱窗框的其他不同位置,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纱窗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固定纱窗拉手。
技术介绍
通常的固定纱窗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纱窗框采用自攻螺丝直接固定在窗框上,其中尼龙纱是采用粘扣形式与纱窗框进行粘接,若需要清洗纱网时,直接将纱网取下即可;这种固定纱窗在使用久后,纱网与纱窗框的粘接容易出现松弛,造成纱网的脱落。另一种是将纱网固定在纱窗框上,而纱窗框采用推挂的方式安装在窗户上;这种形式的固定纱窗需要在纱窗左右两侧安装拉手以便于纱窗的安装与拆卸,以往的拉手是采用环形硬质钢丝,这种拉手在使用时若用力较大,容易拉变形甚至是脱落。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拉手来代替以往的产品,不仅要保证拉手的安全可靠性,也要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纱窗拉手,这种固定纱窗拉手美观实用、牢固可靠,不易脱落、方便安装与拆卸,可增加拉手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结构来实现:固定纱窗拉手,包括拉手主体,所述拉手主体上端设有拉手孔,所述拉手主体中间部分设有贯穿孔,所述拉手主体下端设有螺钉固定孔。而且,所述拉手孔的形状为圆孔,所述拉手孔设置的个数为2个,所述贯穿孔设置的个数为1个,所述螺钉固定孔设置的个数为2个。而且,所述拉手主体的厚度为1.8mm-2.0mm。而且,所述固定纱窗拉手每一处拐角处都设计成圆弧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优质塑料加工而成,固定纱窗拉手每一处拐角处设计都成圆弧形,美观实用,可增加拉手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2、本技术所述拉手主体上端设有拉手孔,方便安装与拆卸。3、本技术所述拉手主体下端设有螺钉固定孔,可用自攻螺丝直接将纱窗拉手固定在纱窗框上,牢固可靠,不易脱落,也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安装在不同位置。4、本技术所述拉手主体中间部分设有贯穿孔,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省去中间多余部分的材料,降低固定纱窗拉手重量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固定纱窗拉手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未详细描述的结构、连接关系及方法,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固定纱窗拉手,如图1所示,包括拉手主体1,所述拉手主体1上端设有拉手孔2,所述拉手主体1中间部分设有贯穿孔3,所述拉手主体1下端设有螺钉固定孔4。拉手孔2、贯穿孔3、固定孔4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形状,例如圆孔、椭圆孔等。做为优选方案,所述拉手孔2的形状为圆孔,所述拉手孔2设置的个数为2个,所述贯穿孔3设置的个数为1个,所述螺钉固定孔4设置的个数为2个。做为优选方案,所述拉手主体1的厚度为1.8mm-2.0mm。做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纱窗拉手每一处拐角处都设计成圆弧形。本技术使用方法:根据螺钉固定孔进行定位,采用自攻螺丝直接将固定纱窗拉手固定在纱窗框上,每个固定纱窗拉手配置两颗自攻螺丝,通常情况下纱窗框左右两侧各固定一个固定纱窗拉手即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固定在纱窗框的其他不同位置,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固定纱窗拉手,包括拉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主体上端设有拉手孔,所述拉手主体中间部分设有贯穿孔,所述拉手主体下端设有螺钉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定纱窗拉手,包括拉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主体上端设有拉手孔,所述拉手主体中间部分设有贯穿孔,所述拉手主体下端设有螺钉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纱窗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孔的形状为圆孔,所述拉手孔设置的个数为2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达铝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