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亚铁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7099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酸亚铁过滤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内循环过滤系统,包括四个两两串联后并联的陶瓷膜组件,内循环过滤系统连接有进料系统和浓液排出系统,还包括一陶瓷膜酸洗系统,该陶瓷膜酸洗系统包括酸洗罐、酸洗液回流管、酸洗液进液管、洗后液回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四个陶瓷膜组件采用两两串联后并联的方式,并配合循环泵构成两个内循环过滤回路,使得不断变浓的硫酸亚铁悬浮液在该回路中不断循环,使其沿管壁方向移动不断冲刷陶瓷膜管内壁,降低二氧化钛颗粒及其他杂质附着在管内壁的几率,避免膜通量快速下降影响正常过滤,延长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硫酸亚铁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硫酸亚铁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硫酸亚铁可用于制铁盐、氧化铁颜料、媒染剂、净水剂、防腐剂、消毒剂等,在以硫酸法制备钛白粉的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稀硫酸,稀硫酸的浓度在20~25%左右,再通过稀硫酸与铁屑、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既可以消耗稀硫酸,又可以生产硫酸亚铁产品,达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硫酸亚铁产品中含有一定的钛离子,其实际浓度在90%左右,其需要将其去除以便得到更高纯度的硫酸亚铁。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自然沉淀法或者压滤法进行去除,自然沉淀法通过在储存有该硫酸亚铁悬浮液的池子中,通过置入铜块置换并自然沉淀来实现,该方法周期长,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而压滤法则是通过板框上的滤布来进行压力过滤,利用二氧化钛不溶于水来去除,但其存在的缺陷在于:压滤过程中,在压力作用下二氧化钛颗粒不断的被滤布挡住,并吸附在滤布上,压滤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将堵塞在滤布上的二氧化钛颗粒清理掉,否则大大的降低压滤效率,因此需要频繁的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去除二氧化钛颗粒且无需频繁清理的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酸亚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循环过滤系统,包括第一陶瓷膜组件、第二陶瓷膜组件、第三陶瓷膜组件、第四陶瓷膜组件、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循环泵;所述第一陶瓷膜组件、第二陶瓷膜组件、第三陶瓷膜组件、第四陶瓷膜组件结构相同,均具有一个陶瓷管膜,以及一与陶瓷膜管内连通的进口、一与陶瓷膜管内连通的浓液出口、一与陶瓷膜管外连通的清液出口;所述第一、二陶瓷膜组件的进口与第一缓冲罐连通,第一陶瓷膜组件的浓液出口与第四陶瓷膜组件的进口通过内循环管道A连通,第二陶瓷膜组件的浓液出口与第三陶瓷膜组件的进口通过内循环管道B连通,第三、四陶瓷膜组件的浓液出口与第二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亚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内循环过滤系统,包括第一陶瓷膜组件、第二陶瓷膜组件、第三陶瓷膜组件、第四陶瓷膜组件、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循环泵;所述第一陶瓷膜组件、第二陶瓷膜组件、第三陶瓷膜组件、第四陶瓷膜组件结构相同,均具有一个陶瓷管膜,以及一与陶瓷膜管内连通的进口、一与陶瓷膜管内连通的浓液出口、一与陶瓷膜管外连通的清液出口;所述第一、二陶瓷膜组件的进口与第一缓冲罐连通,第一陶瓷膜组件的浓液出口与第四陶瓷膜组件的进口通过内循环管道A连通,第二陶瓷膜组件的浓液出口与第三陶瓷膜组件的进口通过内循环管道B连通,第三、四陶瓷膜组件的浓液出口与第二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一缓冲罐与第二缓冲罐通过内循环管道C连通,并在内循环管道C上安装循环泵;
一进料系统,包括原液进料管、进料泵,该原液进料管接入内循环过滤系统的内循环管道C,并在原液进料管上安装进料泵;
一清液收集系统,包括第三缓冲罐、第四缓冲罐、第一清液支管、第二清液支管、第三清液支管、第四清液支管、清液总管;所述第一、四陶瓷膜组件的清液出口分别通过第一清液支管、第四清液支管与第三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二、三陶瓷膜组件的清液出口分别通过第二清液支管、第三清液支管与第四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三、四缓冲罐还与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亮王继华吕锋谭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宝聚颜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