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5367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涉及气体中分离弥散粒子去除的技术领域,陶瓷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直径小,无色无味,易造成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除尘系统设置了双重除尘机构,通过集尘罩(1)收集的含尘废弃先经过喷淋除尘器(3)初步除尘,然后再通过模块化除尘器(5)二次除尘,能有效保证除尘效率,降低车间的灰尘含量;还设置气流缓冲板(311)形成交错的气流通道,能够延缓含尘气流的流速,提高水雾与灰尘的接触时间,提高除尘效率,并且蓄水池(302)和泥水池(304)的喷淋用水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体中分离弥散粒子去除的
,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陶瓷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直径小,无色无味,易造成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目前陶瓷粉尘处理大多采用布袋除尘或静电除尘。布袋除尘器: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性粉尘。但目前陶瓷粉尘处理大部分都采用的是布袋除尘,除尘效率不高于80%,仍会造成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有极少部分用户对布袋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除尘效率不高于90%,且粉尘易粘袋堵袋,造成布袋清灰困难、阻力升高,布袋过早失效损坏,在粉尘回收利用方面,采用布袋除尘器收集不同的时,由于布袋较难完全清理干净,所以需要更换不同布袋来进行分类收集,耗时耗力。静电除尘器:含有粉尘颗粒的气体,在接有高压直流电源的阴极线和接地的阳极板之间所形成的高压电场通过时,由于阴极发生电晕放电、气体被电离,此时,带负电的气体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在运动中与粉尘颗粒相碰,则使尘粒荷以负电,荷电后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亦向阳极运动,到达阳极后,放出所带的电子,尘粒则沉积于阳极板上,而得到净化的气体排出防尘器外。静电除尘器一般设备庞大,投资较大,设备结构较复杂,制造、安装的精度要求很高。上述这些设备系统投资较大,且系统复杂,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并且除尘效果不佳。专利技术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应用该装置对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可有效解决污染环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1、前置抽风机2、喷淋除尘器3、后置抽风机4和模块化除尘器5。所述集尘罩1的侧壁上设有出风管6,并在出风管6道上安装有前置抽风机2;所述喷淋除尘器3包括喷淋除尘塔301、蓄水池302、抽水泵303、泥水池304和沉淀池305,喷淋除尘塔301的中下部设有与集尘罩1上出风管6相连的进气管306,顶部设有排气管307,上部设有进水管308,下部设有排污管309,中部设有检视口310。所述进水管308、排污管309、泥水池304、沉淀池305以及蓄水池302为循环结构,进水管308将清水从蓄水池302中稠入喷淋除尘器3中,经过除尘后的泥水通过排污管309进入泥水池304,之后进入沉淀池305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水回流至蓄水池302中重新参与除尘过程。喷淋除尘塔301的塔身内部进气管306和进水管308的竖直空间内间隔设置交错分布的气流缓冲板311,形成交错的气流通道,以延缓含尘气流的流速,提高水雾与灰尘的接触时间,提高除尘效率。所述模块化除尘器5包括长方体型的过滤仓501、设置在过滤仓501体内中下部的多个由滤布组成的过滤板502,位于过滤仓501体一端的残余尾气进气管503,及另一端的排空管504,过滤仓501下端设置有灰尘收集槽506。过滤仓501体上的侧盖505与过滤仓501为活动连接,侧盖505与过滤仓50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侧盖505可旋转开启,所述过滤板502通过滑动轨道和卡合装置设置在罐体内,当过滤板502布满后需要对过滤板502进行更换时,只需在停机状态下打开侧盖505,将过滤板502拉离卡合装置,沿着滑动轨道拉出,换上新的过滤板502即可,可实现方便快速更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①本技术所述的除尘系统设置了双重除尘机构,通过集尘罩1收集的含尘废弃先经过喷淋除尘器3初步除尘,然后再通过模块化除尘器5二次除尘,能有效保证除尘效率,降低车间的灰尘含量,对工作人员伤害少,经过双重除尘的气体排空后也不会污染环境。②本技术设置气流缓冲板311形成交错的气流通道,能够延缓含尘气流的流速,提高水雾与灰尘的接触时间,提高除尘效率,并且蓄水池302和泥水池304的喷淋用水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③本技术采用的模块化除尘器5安装方便,可实现快速方便更换过滤板502,停机时间短,对于正常生产的影响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喷淋除尘器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除尘器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集尘罩1、前置抽风机2、喷淋除尘器3、喷淋除尘塔301、蓄水池302、抽水泵303、泥水池304和沉淀池305、进气管306、排气管307、进水管308、排污管309、检视口310、气流缓冲板311、后置抽风机4、模块化除尘器5、过滤仓501、过滤板502、残余尾气进气管503、排空管504、侧盖505、灰尘收集槽5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设备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1、前置抽风机2、喷淋除尘器3、后置抽风机4和模块化除尘器5。所述集尘罩1的侧壁上设有出风管6,并在出风管6道上安装有前置抽风机2;所述喷淋除尘器3包括喷淋除尘塔301、蓄水池302、抽水泵303、泥水池304和沉淀池305,喷淋除尘塔301的中下部设有与集尘罩1上出风管6相连的进气管306,顶部设有排气管307,上部设有进水管308,下部设有排污管309,中部设有检视口310。所述进水管308、排污管309、泥水池304、沉淀池305以及蓄水池302为循环结构,进水管308将清水从蓄水池302中稠入喷淋除尘器3中,经过除尘后的泥水通过排污管309进入泥水池304,之后进入沉淀池305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水回流至蓄水池302中重新参与除尘过程。所述模块化除尘器5包括长方体型的过滤仓501、设置在过滤仓501体内中下部的多个由滤布组成的过滤板502,位于过滤仓501体一端的残余尾气进气管503,及另一端的排空管504,过滤仓501下端设置有灰尘收集槽506。过滤仓501体上的侧盖505与过滤仓501为活动连接,侧盖505与过滤仓50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侧盖505可旋转开启,所述过滤板502通过滑动轨道和卡合装置设置在罐体内,当过滤板502布满后需要对过滤板502进行更换时,只需在停机状态下打开侧盖505,将过滤板502拉离卡合装置,沿着滑动轨道拉出,换上新的过滤板502即可,可实现方便快速更换。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其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基本一致,区别特征在于,在喷淋除尘塔301的塔身内部进气管306和进水管308的竖直空间内间隔设置交错分布的气流缓冲板311,形成交错的气流通道,以延缓含尘气流的流速,提高水雾与灰尘的接触时间,提高除尘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1)、前置抽风机(2)、喷淋除尘器(3)、后置抽风机(4)和模块化除尘器(5);所述集尘罩(1)的侧壁上设有出风管(6),并在出风管(6)道上安装有前置抽风机(2);所述喷淋除尘器(3)包括喷淋除尘塔(301)、蓄水池(302)、抽水泵(303)、泥水池(304)和沉淀池(305),喷淋除尘塔(301)的中下部设有与集尘罩(1)上出风管(6)相连的进气管(306),顶部设有排气管(307),上部设有进水管(308),下部设有排污管(309),中部设有检视口(310);所述进水管(308)、排污管(309)、泥水池(304)、沉淀池(305)以及蓄水池(302)为循环结构,进水管(308)将清水从蓄水池(302)中稠入喷淋除尘器(3)中,经过除尘后的泥水通过排污管(309)进入泥水池(304),之后进入沉淀池(305)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水回流至蓄水池(302)中重新参与除尘过程;所述模块化除尘器(5)包括长方体型的过滤仓(501)、设置在过滤仓(501)体内中下部的多个由滤布组成的过滤板(502),位于过滤仓(501)体一端的残余尾气进气管(503),及另一端的排空管(504),过滤仓(501)下端设置有灰尘收集槽(506);过滤仓(501)体上的侧盖(505)与过滤仓(501)为活动连接,侧盖(505)与过滤仓(50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侧盖(505)可旋转开启,所述过滤板(502)通过滑动轨道和卡合装置设置在罐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原料处理过程中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1)、前置抽风机(2)、喷淋除尘器(3)、后置抽风机(4)和模块化除尘器(5);所述集尘罩(1)的侧壁上设有出风管(6),并在出风管(6)道上安装有前置抽风机(2);所述喷淋除尘器(3)包括喷淋除尘塔(301)、蓄水池(302)、抽水泵(303)、泥水池(304)和沉淀池(305),喷淋除尘塔(301)的中下部设有与集尘罩(1)上出风管(6)相连的进气管(306),顶部设有排气管(307),上部设有进水管(308),下部设有排污管(309),中部设有检视口(310);所述进水管(308)、排污管(309)、泥水池(304)、沉淀池(305)以及蓄水池(302)为循环结构,进水管(308)将清水从蓄水池(302)中稠入喷淋除尘器(3)中,经过除尘后的泥水通过排污管(309)进入泥水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宁胜美琉璃瓦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