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4548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田作业机能够将前轮差动机构和前轮的转向机构适当地配置在变速箱的内部。转向轴(74)在上下方向上沿变速箱(10)的前壁部(10d)配置,在转向轴(74)的下部具有行星齿轮(74a)。在变速箱(10)的底部(10f)中位于行星齿轮(74a)后侧的部分,沿上下方向配置有对前轮进行转向操作的操作轴(76),使操作轴(76)的上部的操作齿轮(76a)与行星齿轮(74a)啮合。在变速箱(10)的内部,以从上面观察时与操作齿轮(76a)重叠的方式在操作齿轮(76a)的上侧配置有前轮差动机构(73),前轮传动轴(79)从前轮差动机构(73)向左右延伸,传递至前轮差动机构(73)的动力经由前轮传动轴(79)从前轮差动机构(73)传递至前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田作业机的前轮传动系统的结构,所述水田作业机的机体具有作为作业装置的秧苗插植装置或直播装置。
技术介绍
就作为水田作业机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机而言,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乘坐型插秧机,在机体的前部具有变速箱(专利文献1中图1和图3的35),在变速箱的内部具有前轮差动机构(专利文献1中图3的70)以及从前轮差动机构向左右延伸的前轮传动轴(专利文献1中图3的71)。由此,动力传递至前轮差动机构,并经由前轮传动轴从前轮差动机构传递至前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14-7065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水田作业机而言,例如有在变速箱的内部具有前轮的转向机构(通过操纵手柄操作的转向轴、转向轴所具有的行星齿轮、连结在前轮的操作轴、操作轴所具有的操作齿轮等)的水田作业机。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前轮差动机构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需要以使前轮差动机构和前轮的转向机构互不干涉的方式将前轮差动机构和前轮的转向机构适当地配置在变速箱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田作业机,能够在变速箱的内部适当地配置前轮差动机构和前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田作业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的前部具有变速箱,在所述变速箱的内部,由操纵手柄操作的转向轴在上下方向上沿所述变速箱的前壁部配置,在所述转向轴的下部具有行星齿轮,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中位于所述行星齿轮的后侧的部分,沿上下方向配置有对前轮进行转向操作的操作轴,在所述操作轴的上部具有操作齿轮,使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操作齿轮啮合,所述操纵手柄的操作经由所述转向轴和所述操作轴传递至前轮,对前轮进行转向操作,在所述变速箱的内部,以从上面观察时与所述操作齿轮重叠的方式在所述操作齿轮的上侧配置有前轮差动机构,前轮传动轴从所述前轮差动机构向左右延伸,传递至所述前轮差动机构的动力经由所述前轮传动轴从所述前轮差动机...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30 JP 2015-1511891.一种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的前部具有变速箱,在所述变速箱的内部,由操纵手柄操作的转向轴在上下方向上沿所述变速箱的前壁部配置,在所述转向轴的下部具有行星齿轮,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中位于所述行星齿轮的后侧的部分,沿上下方向配置有对前轮进行转向操作的操作轴,在所述操作轴的上部具有操作齿轮,使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操作齿轮啮合,所述操纵手柄的操作经由所述转向轴和所述操作轴传递至前轮,对前轮进行转向操作,在所述变速箱的内部,以从上面观察时与所述操作齿轮重叠的方式在所述操作齿轮的上侧配置有前轮差动机构,前轮传动轴从所述前轮差动机构向左右延伸,传递至所述前轮差动机构的动力经由所述前轮传动轴从所述前轮差动机构传递至前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设定有从所述操作轴的轴心向上侧延伸的虚拟线,从侧面观察时所述前轮差动机构配置在所述虚拟线的后侧以及所述操作齿轮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操作齿轮的后侧部分与所述操作齿轮的前侧部分相比偏靠下侧的方式,将所述操作齿轮配置成后端下降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箱的内部,在从侧面观察时行驶传动轴沿左右方向配置在所述前轮差动机构的上侧,所述行驶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前轮差动机构,在从侧面观察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岛祥之大西哲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