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425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涉及减振技术,能够提升减振效率。包括: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刚性支撑模块、吸振模块以及振源生成模块,其中,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为一多层的框架,每层框架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横梁,在横梁的预定位置,布设有传感器;振源生成模块,固定在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的横梁上,输出振动信号,驱动横梁振动;刚性支撑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吸振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治理洗煤厂厂房结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炭系统的选煤工业厂房内,由于选煤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的需要,需要将破碎机、跳汰机、振动筛等选煤设备(振动设备)布置在厂房的楼面上,选煤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多种介质共存的冲击波以及交替变化的惯性力等交变荷载,而产生的交变载荷不可避免地引起厂房结构的振动,尤其是利用振动特性来满足工作性能的筛分机械-振动筛。虽然布置在厂房楼面上的选煤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结构振动的振幅较小,但由于其振动具有反复性和持久性,使厂房结构始终承受到多种介质共存的冲击波、交替变化的惯性力等交变荷载作用,从而产生振动。厂房结构的振动不仅降低了选煤设备的动态精度和使用性能,还会使厂房结构本身随着生产年的增加而受损,从而使得厂房结构的振动频率向振源的振动频率靠近,引起共振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厂房结构振动幅度增大,使厂房结构产生裂缝,甚至造成厂房倒塌,安全生产性较低;另外,受设备振动的影响,或者设备振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处在其中的工作人员有不舒服感,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而,对于有动力设备、结构振动往往不能完全避免的厂房,有效地减小厂房结构的振动,将振动的影响控制在结构安全的范围之内,控制在不影响厂房内设备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正常工作的范围之内,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控制厂房结构振动的方法主要是安装阻尼装置法,即给厂房结构安装阻尼装置,例如,通过安装调频质量阻尼器(TMD,TunedMassDamper),能够增加厂房结构的阻尼力,从而可以降低结构振动引起的惯性力,但实践证明,由于不同的厂房内,安装的振动设备数量不一、安装方式多种多样、厂房的设计也风格各异,使得厂房结构具有与振动相关的不同结构特性参数,该方法不能有效降低选煤设备引起的结构振动,需要一种方法,能够获取不同厂房结构的结构特性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能够获取不同厂房结构的结构特性参数以提升安全生产性以及减振效率,以解决现有利用安装的调频质量阻尼器增加厂房结构阻尼力,导致的不能满足各种厂房结构的减振需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包括: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刚性支撑模块、吸振模块以及振源生成模块,其中,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为一多层的框架,每层框架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横梁,在横梁的预定位置,布设有传感器;振源生成模块,固定在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的横梁上,输出振动信号,驱动横梁振动;刚性支撑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吸振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包括:试验台、橡胶垫以及框架结构,其中,试验台上粘贴固定有橡胶垫;框架结构固定在橡胶垫上;框架结构上固定有刚性支撑模块、吸振模块以及振源生成模块。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第三框架层、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以及第四支柱,其中,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以及第四支柱依次排列,分别固定在试验台上的橡胶垫上;第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以及第三框架层结构相同,第一框架层包括: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横梁,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的数量为一,横梁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位于同一平面,第一纵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柱以及第二支柱上,第二纵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支柱以及第四支柱上,第一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柱以及第四支柱上,第二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柱以及第三支柱上;横梁两端分别固定第一纵杆以及第二纵杆上;振源生成模块以及传感器固定在横梁上,刚性支撑模块以及吸振模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框架层结构的横梁上。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刚性支撑模块包括:弹性胶块、调整螺栓、调整螺帽以及刚性支柱,其中,弹性胶块安装在调整螺栓的头部,与框架结构的横梁相连接;调整螺帽焊接在空心的刚性支柱头部;调整螺栓延伸至空心的刚性支柱内,通过外螺纹与调整螺帽连接。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振模块包括:顶帽、芯轴、上盖、外筒、振子质量调节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下盖、顶紧螺母以及调整螺栓,其中,顶帽为一弹性件,固定在心轴头部;上盖上开设有通孔;上盖、外筒以及下盖形成一中空空间,心轴通过上盖上开设的通孔延伸至中空空间内;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中空空间的下盖上,另一端固定在可滑移滑块的下表面,可滑移滑块沿外筒可滑移;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中空空间的可滑移滑块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振子质量调节器的下表面;心轴延伸至可滑移滑块的上表面并与可滑移滑块固定;振子质量调节器与第一弹簧均套装在心轴上;顶紧螺母固定在下盖的下表面上;调整螺栓通过外螺纹与顶紧螺母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中的任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综合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调节振源生成模块输出的振动信号频率,接收传感器感测的信号,基于所述感测的信号测量振动特性参数。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综合控制模块包括:振动电机工作指示灯、振动测试仪、振动电机转速表、振动电机按钮以及变频器,其中,振动电机工作指示灯,用于监测振动电机,指示振动电机的工作状态;振动测试仪,用于接收传感器输出的感测信号,基于所述感测信号测量横梁的振动特性参数;振动电机转速表,用于监测振动电机,显示振动电机的转速;振动电机按钮,用于启动或停止振动电机;变频器,用于调节振动电机转速。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中的任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振源生成模块输出的振动信号的频率为0-50Hz。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包括: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刚性支撑模块、吸振模块以及振源生成模块,其中,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为一多层的框架,每层框架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横梁,在横梁的预定位置,布设有传感器;振源生成模块,固定在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的横梁上,输出振动信号,驱动横梁振动;刚性支撑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吸振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能够获取不同厂房结构的结构特性参数以提升安全生产性以及减振效率,以解决现有利用安装的调频质量阻尼器增加厂房结构阻尼力,导致的不能满足各种厂房结构的减振需求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刚性支撑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刚性支撑模块、吸振模块以及振源生成模块,其中,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为一多层的框架,每层框架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横梁,在横梁的预定位置,布设有传感器;振源生成模块,固定在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的横梁上,输出振动信号,驱动横梁振动;刚性支撑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吸振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厂房吸振仿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刚性支撑模块、吸振模块以及振源生成模块,其中,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为一多层的框架,每层框架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横梁,在横梁的预定位置,布设有传感器;振源生成模块,固定在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的横梁上,输出振动信号,驱动横梁振动;刚性支撑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吸振模块,设置在用以固定振源生成模块的横梁下方,固定在两层框架上的横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结构振动模拟模块包括:试验台、橡胶垫以及框架结构,其中,试验台上粘贴固定有橡胶垫;框架结构固定在橡胶垫上;框架结构上固定有刚性支撑模块、吸振模块以及振源生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第三框架层、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以及第四支柱,其中,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以及第四支柱依次排列,分别固定在试验台上的橡胶垫上;第一框架层、第二框架层以及第三框架层结构相同,第一框架层包括: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横梁,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的数量为一,横梁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位于同一平面,第一纵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柱以及第二支柱上,第二纵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支柱以及第四支柱上,第一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柱以及第四支柱上,第二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柱以及第三支柱上;横梁两端分别固定第一纵杆以及第二纵杆上;振源生成模块以及传感器固定在横梁上,刚性支撑模块以及吸振模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框架层结构的横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民龚耀清王书卿张小明牛振华李民强邱保柱孙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