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在发专利>正文

捕蚊风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243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蚊风扇结构,主要包含风扇本体、以及照明模块;该风扇本体上设置有环壳及导流环片,该照明模块则设置于风扇本体的入风端,照明模块上设置有发光体,借此发光体可吸引蚊虫驱近,并且借由入风端的气流吸入蚊虫,使之进而被高速转动的叶片所旋毙,而达到灭蚊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指一种兼具有灭蚊功能的风扇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风扇,是于本体上设有马达,马达轴心枢设叶片,借由马达带动叶片旋转而产生气流,进而提供吹气散热的用途;前述风扇的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受限,无法符合产品创新的潮流市场,另外,在一般生活环境中,蚊虫对于人们的影响极大,除了遭蚊虫叮咬会产生皮肤红肿、疼痛、过敏与发痒之情形外,更有可能因此而传染疾病,造成莫大的危害,实不可不防。目前有关蚊虫的扑杀,较常见者乃是放置捕蚊灯来灭蚊,然此种捕蚊灯,乃是以灯光静态的吸引蚊虫,在角落以守株待兔方式等待蚊虫自投罗网,此一方式效果实属被动,灭蚊效果有限。市面上的风扇与捕蚊灯乃各有所属的功能,二种产品未见整合,因此,若能提供一种确具功效增进、并且能够提升该项产品使用价值的捕蚊风扇装置,将对市场产生创新及激励作用,此亦为本技术研发的动机所在,鉴此,本案设计人乃积极研究并深入构思,进而开发出本案的捕蚊风扇结构,借以克服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风扇及捕蚊功能的捕蚊风扇结构,以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达到产品多元使用与创新的目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捕蚊风扇结构,主要包含风扇本体及照明模块;该风扇本体具有一环壳,环壳下端枢设有供整体风扇置放的底座组;环壳后端延设有后网罩,后网罩与马达枢接,该马达前端轴心嵌接有叶片,环壳的后侧为入风端;该照明模块具有发光体,利用若干扣件将发光体与风扇本体连接;使发光体所呈现的光源围绕于风扇本体的入风端。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后侧内缘上为设有一向内倾斜的导流环片。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下端开设有一缺口,该缺口下方二侧及末端形成嵌槽,该嵌槽供一集收盒穿插嵌设放置,该集收盒上方开口端对应于缺口。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前端环面上设有若干的扣勾组件,使环壳与风扇的前罩网接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捕蚊风扇结构的风扇本体可作为风扇使用,而照明模块的发光体可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令蚊虫被风扇本体入风端的负压气流吸入,进而被而被高速转动的叶片旋毙而达灭蚊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构造图;图3为本技术风扇本体与前网罩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风扇本体与前网罩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参考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面构造图。其中:10风扇本体11环壳111扣勾组件12底座组13后网罩14马达15叶片16缺口17嵌槽18集收盒19导流环片20照明模块21发光体22扣件30前罩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所需特别说明的是其所附图式,是以示意的方式来解释其基本结构,因此在该等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结构或组件,且所显示的构造形状、尺寸、比例、或是组件数目等,乃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合先述明。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以及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风扇本体10及照明模块20所构成;其中:该风扇本体10具有一环壳11,环壳11最下端枢设有底座组12,以供整体捕蚊风扇能够稳固置放;环壳11后端延设有后网罩13,后网罩13与马达14外表面枢接,该马达14前端轴心嵌接有叶片15,借由马达14带动叶片15旋转而产生气流,使环壳11的后侧为入风端,该后网罩13为考虑安全因素,可将其网目设计适当的间隙,以避免人员手指误触而伸入风扇之中,发生危险(以上概为一般风扇的基础建构,故在此仅做简要的说明)。较佳的,环壳11的下端开设有一缺口16,该缺口16的下方二侧及末端形成嵌槽17,可供一集收盒18穿插嵌设放置,该集收盒18可嵌入该嵌槽17后固定,并使集收盒18上方开口端对应于缺口16。较佳的,该环壳11的后端内缘环面上,设有一向内倾斜的导流环片19,借由该环壳11本身的结构、以及导流环片19的设置,可使环壳11形成一类似风箱的作用,令叶片15旋转送风时,其风力可更为加强、集中与稳定。较佳的,该环壳11的前端环面上为设有若干的扣勾组件111,可与全罩式的前罩网30接合,使其前罩网30可固定并封合于环壳11前侧的面积、同时达到防护与易于清洗或更换的使用目的(如图3及图4所示)。该照明模块20具有发光体21,利用若干扣件22将发光体21与风扇本体10连接;使发光体21所呈现的光源可围绕于风扇本体10的入风端。此外,所述的发光体21是以可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使用为较佳(例如:波长360奈米的紫外光)。较佳的,该若干扣件22是固定于风扇本体10的后网罩13,而利用扣件22的扣合作用而将发光体21固定;其次,在发光体21的外侧面,使用时亦可使加装一网状护罩以做为其发光体21的保护使用者。请再参阅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根据本案实施例所述的结构,该风扇本体10可通过底座12而稳固置放于地面,在供给电源后,利用马达14带动叶片15旋转而产生气流,进而提供吹气散热的用途;尤其,当启动照明模块20的发光体21时,可使其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当蚊虫驱近后,乃可随即被入风端的负压气流所吸入,并且有极高的机率会被高速转动的叶片15所旋毙,而其蚊尸则可沿环壳11而下降至下端的缺口16,并落入底方的集收盒18内,供人员进一步集收清理。请再参阅图6及图7所示,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及平面结构图。如图所示,该实施例中本案包含风扇本体10及照明模块20所构成;其中:该风扇本体10具有一方形的环壳11,而环壳11下端枢设有底座组12,以供整体捕蚊风扇能够稳固置放;环壳11后端同样设有后网罩13、马达14与叶片15,叶片15借由马达14而旋转产生气流;而照明模块20的发光体21则被安排在方形环壳11的周缘,环壳11下方亦设有集收盒18,用以收集蚊尸。该照明模块20可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当蚊虫驱近后,可随即被入风端的负压气流所吸入,并且有极高的机率会被高速转动的叶片15所旋毙。借此,本技术经由上述各实施例的结构将可达到下列功效:本案于风扇本体10的后侧设置有照明模块20,该照明模块20的发光体21启动时,可吸引蚊虫驱近,并借由入风端的气流吸入叶片15,而被高速转动的叶片15旋毙,达到灭蚊的作用。该照明模块20是以吸引蚊虫驱近为主要目的,然而,亦可在风扇本体10停用时启动照明模块20,使其作为一般照明灯、夜灯等,作为柔合光源的使用目的。环壳11下端的缺口16处插置有集收盒18,可供收集蚊尸、以及方便人员的集收清理。环壳11内缘设有导流环片19,当马达14带动叶片15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蚊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风扇本体及照明模块;该风扇本体具有一环壳,环壳下端枢设有供整体风扇置放的底座组;环壳后端延设有后网罩,后网罩与马达枢接,该马达前端轴心嵌接有叶片,环壳的后侧为入风端;该照明模块具有发光体,利用若干扣件将发光体与风扇本体连接;使发光体所呈现的光源围绕于风扇本体的入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蚊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风扇本体及照明模块;
该风扇本体具有一环壳,环壳下端枢设有供整体风扇置放的底座组;环壳后端延设有后网罩,后网罩与马达枢接,该马达前端轴心嵌接有叶片,环壳的后侧为入风端;
该照明模块具有发光体,利用若干扣件将发光体与风扇本体连接;使发光体所呈现的光源围绕于风扇本体的入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在发
申请(专利权)人:叶在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