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弱光谱信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谱检测的复眼仿生微透镜光源。
技术介绍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工业、食品和环境检测等领域。随着光谱仪便携性、检测范围及检测精度要求的提高,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光接收功率,改善成像质量且结构小巧的集成光源成为光谱仪检测领域最佳配件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光谱仪采用“Y”型光纤探头连接分光系统的方式,采集检测物的反射光信息;市面上售卖的“Y”型光纤探头长度多为2m,经过光纤的光功率衰减大;光源额定功率高,发热多,功耗大;探测端面积仅25mm2,可探测面积小,接收检测物信息不全面;探头在使用过程中需固定其位置,不适于多变的检测环境;为了提高光功率,“Y”型光纤探头使用多根光纤合成光纤束,存在多次耦合大损耗问题;而且探头价格昂贵,局限性大,不利于提高光谱仪的光能利用率、检测精度和便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光信息传输及耦合过程中产生的光功率衰减,探头低探测能力,光谱仪使用环境条件苛刻,操作过程严苛复杂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谱检测的复眼仿生微透镜光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谱检测的复眼仿生微透镜光源,其特征在于:本光源包括卤钨灯(1)、复眼仿生微透镜(2)、连接器(3)、驱动电路(4)、光源外壳(5)、保护盖(6)和螺纹柱(7);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复眼仿生微透镜(2)设置于光源外壳(5)的前中部;2个卤钨灯(1)呈25~35°分布在复眼仿生微透镜(2)的两侧;在光源外壳(5)内设置有螺纹柱(7)用于固定驱动电路(4);驱动电路(4)和卤钨灯(1)连接;连接器(3)啮合在光源外壳尾端,保护盖(6)啮合在光源外壳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谱检测的复眼仿生微透镜光源,其特征在于:本光源包括卤钨灯(1)、复眼仿生微透镜(2)、连接器(3)、驱动电路(4)、光源外壳(5)、保护盖(6)和螺纹柱(7);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复眼仿生微透镜(2)设置于光源外壳(5)的前中部;2个卤钨灯(1)呈25~35°分布在复眼仿生微透镜(2)的两侧;在光源外壳(5)内设置有螺纹柱(7)用于固定驱动电路(4);驱动电路(4)和卤钨灯(1)连接;连接器(3)啮合在光源外壳尾端,保护盖(6)啮合在光源外壳前端。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谱检测的复眼仿生微透镜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眼仿生微透镜(2)是一种多结构的聚焦透镜,包括基底透镜(2.1)和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勇,王润雨,邓阳,陈考铭,刘李兴,覃先赞,雷郡洁,侯金,陈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