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海森专利>正文

一种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7422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包括梁、柱、墙体结构和窗框结构,所述墙体结构由两块以上的上下左右带榫卯接口的砖体榫卯接合而成,所述墙体结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窗框结构包括窗框和窗台,相邻所述窗框通过楔块榫卯连接形成,并通过加固五金件进行加固,所述窗框顶端和底端与所述窗台榫卯接合,所述窗框结构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墙窗整体结构由所述墙体结构和窗框结构外周边分别设置的榫卯接口榫卯接合而成,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墙窗整体结构与设有榫卯接口的所述柱、设有凹凸接口的所述梁适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倒性和不易损坏性,结构及材料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倒性和不易损坏性,结构及材料都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并大量使用了废弃物,降低材料成本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属于建筑抗震技术及应用领域,适用于仿古建筑工程中的房屋建设及现代建筑工程建设。
技术介绍
中国古建筑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丰富。其中,结构材料的使用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便于就地取材,利用自然材料;二是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的进步。因此,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材料从取材来源来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夯土、土坯、藤索类;第二类是人工材料,包括粘土砖和金属材料,其中金属材料主要是铁。现有绝大多数中国古建筑(居民、寺庙大楼、宫殿等)使用的都是木材,由木材组成的构件种类有梁、柱、檩、斗拱、桩等。但木质材料不利于森林绿化保护;不利于防火安全;无法建设大布局高层建筑,无法适应中国古建在现代建筑技术的空间发展,以及空间多样化、生活化的社会需求;无法实现古建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施工缓慢,工期超长;综合成本过高;更无法创新发展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领域的推广与普及。木结构古建筑的抗倒性是与其结构构造密切相关的,各类木结构古建筑均采用榫卯技术,榫卯结合方法不仅使木结构具有可靠的整体性,其合理的节点型式还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良好的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和很强的拉结力和抗剪能力。此外,斗拱技术的应用使古建筑上下架构间形成一层由纵横构件、方型升斗组成的弹性结构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类似减震器的功能,在高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当结构产生较大变形时,斗拱群起到了有效的耗散变形能量的作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木结构古建筑可靠的整体性、合理的节点型式和斗拱的耗能能力使它具有良好的抗倒性。虽然木结构古建筑在强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倒性,但其在中、低强度地震作用下具有易损坏性。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古建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倒性和不易损坏性,结构及材料都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并大量使用了废弃物,降低材料成本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倒性和不易损坏性,结构及材料都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并大量使用了废弃物,降低材料成本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木结构古建筑中存在的墙体和窗体之间、墙体和梁柱之间、窗体和梁柱之间连接处无抗震效果、无法实现古建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中、低强度地震作用下具有易损坏性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包括梁、柱、墙体结构和窗框结构,所述墙体结构由两块以上的上下左右带榫卯接口的砖体榫卯接合而成,所述墙体结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窗框结构包括窗框和窗台,相邻所述窗框通过楔块榫卯连接形成,并通过加固五金件进行加固,所述窗框顶端和底端与所述窗台榫卯接合,所述窗框结构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墙窗整体结构由所述墙体结构和所述窗框结构外周边分别设置的榫卯接口榫卯接合而成,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墙窗整体结构与设有榫卯接口的所述柱、设有凹凸接口的所述梁适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结构的左右端与所述柱或所述窗框结构进行榫卯接合;所述墙体结构的上下端与所述窗框结构或所述梁接合。所述砖体,行方向有三块以上的砖体相互榫卯时,包括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所述第一砖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砖体和所述柱或所述窗框结构之间;所述第二砖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三砖体之间;所述第三砖体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二砖体之间。所述砖体,行方向只有两块砖体相互榫卯时,包括第一砖体、第二砖体,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设置于相邻所述柱之间或所述柱与窗框结构之间。所述窗框包括横窗框、竖窗框和中挺,相邻所述横窗框、竖窗框通过所述楔块榫卯接合,通过所述加固五金件加固连接,所述横窗框、竖窗框和中挺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安装有窗户,所述加固五金件可为T型或L型。所述梁和柱通过梁柱连接件相互连接,并通过高强度螺栓锁定。所述梁、柱、砖体和窗框由改性聚氯乙烯、填充剂及金属衬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所述填充剂为木粉、秸秆、粉煤灰、轻质碳酸钙、废塑料、橡胶或石蜡,所述金属衬为钢材、铁材、铝材、铜材或合金,梁或柱结构从外至内依次包括改性聚氯乙烯、填充剂、金属衬和填充剂,砖体结构从外至内依次包括改性聚氯乙烯和填充剂,窗框从外至内依次包括改性聚氯乙烯、填充剂和金属衬,窗框中的金属衬为空心结构。一种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包括梁、柱和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设置为一行或一行以上,且由三块及三块以上的砖体,通过所述砖体的上下左右侧设置的榫头、卯孔榫卯接合形成,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墙体结构与设有榫卯接口的所述柱、设有凹凸接口的所述梁适配连接。一种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包括梁、柱和窗框结构,所述窗框包括横窗框、竖窗框、窗台和中挺;所述相邻横窗框、竖窗框通过楔块榫卯接合,并通过所述加固五金件加固连接,所述横窗框、竖窗框和中挺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安装有窗户,上下端与所述窗台榫卯接合,所述加固五金件可为T型或L型,所述窗框结构周边有榫卯接口,与带榫卯接口的所述柱、所述梁榫卯接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保留吸收传统古建中的榫卯结构,利用铸造与加工技术,实现五金件连接,使古建施工快捷、方便,节约了传统古建建设期3-10倍,突破了传统古建施工工期过长的问题。梁、柱、墙体结构和窗框结构之间的相互榫卯连接突破了砖之间、砖与柱子、砖与窗以泥灰等链接不牢固的问题;并利用古建榫卯结构的特点,使各个连接件之间具有一定形变和缓冲能力以抵消外力冲击而达到抗震效果。(2)通过金属结构为主的复合材料以取代传统的中国古建大木材料,在保证不降低传统大木的承重特点外,提高了承重能力1-3倍;使用寿命超过了传统大木材料;消除了火灾隐患;提高了防腐与抗震能力;柱、梁、砖、窗框采用的新型复合材料,是具有缓冲作用的弹性材质,因而所有构件表面能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新型复合材料相对与木材可大量生产,可实现古建规模化、标准化建设。(3)本技术中梁、柱、砖体和窗框的结构组成使用了废弃物为填充剂,包括木屑、秸秆、粉煤灰、废塑料等,降低了材料成本,扩充了原料适用范围,为大量使用再生资源提供了新的复合材料途径。本技术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通过密封的空间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包括梁、柱、墙体结构和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结构由两块以上的上下左右带榫卯接口的砖体榫卯接合而成,所述墙体结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窗框结构包括窗框和窗台,相邻所述窗框通过楔块榫卯连接形成,并通过加固五金件进行加固,所述窗框顶端和底端与所述窗台榫卯接合,所述窗框结构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墙窗整体结构由所述墙体结构和所述窗框结构外周边分别设置的榫卯接口榫卯接合而成,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墙窗整体结构与设有榫卯接口的所述柱、设有凹凸接口的所述梁适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包括梁、柱、墙体结构和窗框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结构由两块以上的上下左右带榫卯接口的砖体榫卯接合而
成,所述墙体结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
所述窗框结构包括窗框和窗台,相邻所述窗框通过楔块榫卯连接形成,并
通过加固五金件进行加固,所述窗框顶端和底端与所述窗台榫卯接合,所述窗
框结构的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
所述墙窗整体结构由所述墙体结构和所述窗框结构外周边分别设置的榫卯
接口榫卯接合而成,外周边带有榫卯接口;所述墙窗整体结构与设有榫卯接口
的所述柱、设有凹凸接口的所述梁适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墙体结构的左右端与所述柱或所述窗框结构进行榫卯接合;所述墙体结构的上
下端与所述窗框结构或所述梁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砖体,行方向有三块以上的砖体相互榫卯时,包括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
砖体,所述第一砖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砖体和所述柱或所述窗框结构之间;所述
第二砖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三砖体之间;所述第三砖体设置于相邻所述
第二砖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砖体,行方向只有两块砖体相互榫卯时,包括第一砖体、第二砖体,所述第一
砖体和第二砖体设置于相邻所述柱之间或所述柱与窗框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窗框包括横窗框、竖窗框和中挺,相邻所述横窗框、竖窗框通过所述楔块榫卯
接合,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森张晓南周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梁海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