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170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单独成分或2个以上成分组合的口腔用组合物,能发挥牙本质龋病的抑制、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抑制或改善、色斑形成抑制或除去等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腔用组合物,其含有(A)成分:从由γ-内酰胺骨架、δ-内酰胺骨架和ε-内酰胺骨架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具有内酰胺骨架、且具有酸性基团的化合物和/或其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基于以下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案申请日:2012年09月28日原案申请号:201280047777.2(PCT/JP2012/075223)原案申请名称:口腔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口腔内的牙龈随着牙周病或生物体的高龄化而容易萎缩。如果牙龈萎缩,原本没有暴露的牙根(牙根部)就会暴露。牙根,在牙本质没有被牙釉质覆盖的状态下存在。由于牙本质在具有无数的小管结构的同时,还较多地含有以胶原蛋白为主的有机质层,因此其矿物质密度较低,为50%左右,与矿物质密度为97%左右的牙釉质相比,在物理上、化学上都脆弱。因此,如果由于牙龈萎缩而导致牙根部暴露于口腔内,则容易发生龋病(牙本质龋病)。像这样的以牙根部暴露作为开始的牙根的牙本质龋病被称作根面龋病。牙本质龋病(根面龋病)的发病机理如下:首先,暴露于口腔内的牙本质表面附着牙菌斑,通过牙菌斑中的细菌发生糖的代谢,产生出酸。由此酸导致牙本质的矿物质成分溶出(脱矿(日语:脱灰)),有机质(胶原蛋白)层暴露。进一步胶原蛋白层在物理上·化学上被破坏,牙的根在本质上发生缺损。一直以来,作为牙本质龋病的预防方法,提出了几个抑制脱矿的技术和促进再矿化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4)。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口腔用组合物抑制牙本质的矿物质溶出,所述口腔用组合物具有水解蚕丝(日语:加水分解シルク)和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在0.04~0.5μm范围内的<br>轻质碳酸钙的成分。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牙质再矿化促进剂以促进再矿化,所述牙质再矿化促进剂具有(a)具有羟基的单体、(b)相对于(a)成分的混合量为5~200重量%的具有含磷原子的酸性基团的单体。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口腔用组合物,预防牙质龋病、特别是根面龋病,所述口腔用组合物具有(A)锌化合物、(B)从醛系化合物、酚系化合物和茶提取的多酚化合物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使用由黄烷酮类和/或其苷(日语:配糖体)构成的牙根面龋病预防剂,抑制胶原蛋白分解和脱矿。此外,指出了在牙本质龋病(根面龋病)中,胶原蛋白层即使暴露,其成为再矿化的立足处,消耗唾液中的钙离子和磷酸离子,有在暴露的胶原蛋白层中沉积结晶的可能性。从而,可以说在牙本质龋病的预防中,抑制此暴露的胶原蛋白层的分解是必须的。作为一直以来的龋病预防技术,公开有以氟化物为中心,与钙等金属离子的并用技术(专利文献5~7)等的氟化物缓释·滞留技术。虽然这些对牙釉质龋病有可能发挥一定的效果,但是发生牙本质龋病(根面龋病)时,氟化物不能充分地保护暴露的胶原蛋白层,导致胶原蛋白分解。另一方面,作为覆盖技术,虽然公开有利用磷酸酯或聚合物的牙面涂层技术(专利文献8和9)、利用铝、氟化物和钙的牙质保护技术(专利文献10)等,但对暴露的胶原蛋白层的覆盖效果不充分。多酚可以覆盖暴露的胶原蛋白层。多酚具有使胶原酶酶活性降低的功能,其结果,作为期待有暴露的胶原蛋白层的分解抑制效果的物质而被知晓。例如,公开有混合茶多酚·氟化物·铝盐的牙质的耐酸性增强技术(专利文献11),以及,利用龙眼核提取物和氟化物与糖醇的组合(专利文献12)或利用橙皮苷(专利文献13)的根面耐酸性付与技术。然而,多酚有因氧化、pH变化、复合体的形成等容易产生变色和浑浊的缺点,所以在洁牙剂、漱口剂等剂型中难于保持稳定性。另外多酚在制成制剂保存后的有效性降低,对应用制剂后的暴露的胶原蛋白层有多余着色的难题。因此,期望着开发制成制剂保存后也能抑制牙本质暴露的胶原蛋白的分解,防止对暴露的胶原蛋白层的着色,而且,作为制剂时显示制剂高稳定性的有效成分。[牙本质感觉过敏症]如果像上述的牙根部暴露使牙本质暴露时,则通过对此牙本质给予温度上、化学上、机械上的外来刺激,会产生已知作为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一过性的非常使人不愉快的疼痛。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原因认为是神经通过牙本质小管被刺激所致。作为利用洁牙剂等口腔卫生制品的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抑制和改善(缓和)策略,可列举:通过乳酸铝等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方法、通过硝酸钾等使神经麻痹从而使疼痛减轻的方法等。乳酸铝已知具有堵塞牙本质小管的开口部,并改善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作用(专利文献14)。但是得到乳酸铝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間,有缺乏即效性的缺点。乳酸铝也发现有特有的涩味和金属味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硝酸钾作为神经麻痹成分被经常采用(专利文献15),但是尽管有即效性,其效果也不易持续。换言之,硝酸钾的效果是有限的。硝酸钾苦味强,使用时有时伴有不愉快感。[色斑的去除]齿的着色斑点被称为色斑或色斑膜,认为是在唾液蛋白吸附到牙面形成的薄膜上,来自于饮料食品的多酚(鞣酸、绿原酸等)、金属离子、烟焦油等沉积并着色后的物质。其中,最频繁被观察到的色斑称为褐色斑,认为与鞣酸、绿原酸等饮料食品中的多酚化合物相关。以往,附着在牙面上的色斑的去除,主要利用通过向洁牙剂等口腔用组合物中混合的研磨剂的机械作用的技术。另一方面,有提出混合焦磷酸盐的洁牙组合物(专利文献16)、混合磺基琥珀酸系表面活性剂的色斑形成阻碍用口腔用组合物(专利文献17)等利用化学作用的色斑的去除技术,进一步含有木瓜蛋白酶的牙膏(专利文献18)、含有(A)溶菌酶和/或(B)脂肪酶、葡聚糖酶、葡糖苷酶、1,3-葡聚糖酶和变聚糖酶中的一种以上的酶的色斑去除用口腔用组合物(专利文献19)等利用酶作用的色斑的去除技术。在另一方面,提出了抑制牙齿色斑形成的技术。例如,提出了含有聚磷酸或其盐和酰基牛磺酸盐使显示规定pH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专利文献20)、含有(A)聚磷酸或其盐和(B)特定的二糖类与(C)苹果酸、酒石酸及其盐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专利文献21)具有牙齿着色防止效果。然而,如果通过研磨剂的机械作用想要除去色斑,则有因过度的刷牙使牙齿损伤、在牙刷的刷毛端不能到达的部位有色斑残留等的担心。另一方面,利用化学作用的色斑的去除,有来自于除去成分的味道差和使用感低下的难题。利用酶作用的色斑的去除,使用木瓜蛋白酶的情况下,则有木瓜蛋白酶可能作用于口腔内的软组织的问题点。使用其他酶的情况下,则也有色斑的成分不一定适合酶的分解基质等问题点。上述的色斑形成抑制技术,任一个都因为含有三聚磷酸钠等聚磷酸,从而未能克服缩合磷酸盐特有的味道和对口腔粘膜的不适应感的问题,因此不能说是充分的技术。上述在以往的技术中,还未发现能充分发挥色斑形成抑制效果和色斑去除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腔用组合物,其中,含有(A)成分:具有γ‑内酰胺骨架、δ‑内酰胺骨架或ε‑内酰胺骨架中的任一个内酰胺骨架、且具有酸性基团的内酰胺化合物;以及进一步含有(B)成分:选自乳酸铝、水溶性无机钾盐的化合物;所述内酰胺化合物是选自吡咯烷酮羧酸、4‑(3‑羟基苯基)‑4‑氮杂三环基(5.2.1.0(2,6))十二基‑8‑烯‑3,5‑二醇、2‑(3,5‑二氧代‑4‑氮杂三环基(5.2.1.0(2,6))十二基‑8‑烯‑4‑基)苯甲酸及它们的盐,6‑氧代‑2‑哌啶甲酸、4‑(2‑氧代‑1‑哌啶基)丁酸、1‑乙基‑6‑氧代‑3‑哌啶甲酸及它们的盐,3‑(2‑氧代‑1‑氮杂环庚烷基)丙酸、3‑(2‑溴‑5‑羟基苯基)‑1‑甲基‑2‑己内酰胺及它们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内酰胺化合物中的盐化合物是选自钠盐、钾盐、镁盐、铵盐形成的组中的盐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8 JP 2011-212472;2012.02.27 JP 2012-040521.一种口腔用组合物,其中,含有(A)成分:具有γ-内酰胺骨架、δ-
内酰胺骨架或ε-内酰胺骨架中的任一个内酰胺骨架、且具有酸性基团的内酰胺
化合物;以及进一步含有
(B)成分:选自乳酸铝、水溶性无机钾盐的化合物;
所述内酰胺化合物是选自吡咯烷酮羧酸、4-(3-羟基苯基)-4-氮杂三环基
(5.2.1.0(2,6))十二基-8-烯-3,5-二醇、2-(3,5-二氧代-4-氮杂三环基
(5.2.1.0(2,6))十二基-8-烯-4-基)苯甲酸及它们的盐,
6-氧代-2-哌啶甲酸、4-(2-氧代-1-哌啶基)丁酸、1-乙基-6-氧代-3-哌啶
甲酸及它们的盐,
3-(2-氧代-1-氮杂环庚烷基)丙酸、3-(2-溴-5-羟基苯基)-1-甲基-2-
己内酰胺及它们的盐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内酰胺化合物中的盐化合物是选自钠盐、钾盐、
镁盐、铵盐形成的组中的盐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A)成分是吡咯烷酮羧酸和
/或选自其钠盐、钾盐、镁盐、铵盐形成的组中的盐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A)成分的含量是0.3~
10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含有(C)成分:
水溶性氟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含有(3-C)成分:
单氟磷酸盐。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是牙本质感觉过敏者用
的。
7.一种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其中,有效成分为(A)成分:具有γ-内酰胺
骨架、δ-内酰胺骨架或ε-内酰胺骨架中的任一个内酰胺骨架、且具有酸性基团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志磨子藤川晴彦朝熊弘树鬼木隆行福田康
申请(专利权)人:狮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