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夹持机构及面板的杯托,包括:杯托本体,杯托本体为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杯托本体具有底壁和侧壁,侧壁上开设若干开孔;容置于开孔中的杯托夹持机构,杯托夹持机构与杯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且杯托夹持机构的与杯托本体相连的一端形成活铰链,杯托夹持机构的外侧具有凹槽;以及弹性带,弹性带卡入凹槽中;位于杯托顶部的面板;面板与杯托本体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制造成本、便于装配且能延长杯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中使用的杯托,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夹持机构及面板的杯托。
技术介绍
中高挡车型中的杯托普遍采用夹持机构以使杯托能容置多种规格的杯子、饮料瓶等而不会产生晃动。现有技术中有的杯托大致可分为不带面板的杯托与带面板的杯托,其中,不带面板的杯托又分为一体成型的杯托以及组装而成的杯托。对于组装而成的杯托,其夹持机构为单独成型的零件,零部件通过轴孔卡接或者螺钉安装装配至杯托本体上以形成杯托,然后通过弹簧或者弹性带提供夹持机构的回弹力。而目前常见的组装而成的带夹持机构的杯托通常由十余个零件组装而成。这样的组装结构不但会由于零件数量多,单个零件成本高、零件组装成本高而导致杯托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零件之间由于存在间隙而容易产生异响,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对于一体成型的杯托,其通常直接安装在副仪表板本体或者造型复杂的饰板上,属于敞开式杯托。然而,对于常见的带翻转门或者带卷帘门的杯托,其往往需要配置一个面板,很多情况下,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该面板与杯托本体通常形成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待装配时再组装到一起,这样的杯托结构由于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个整体,会导致制造零件的成本增加,零件组装的成本增加,同时也容易出现由于零件之间存在间隙而产生异响。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杯托夹持机构往往设置于杯托本体的上部,因而杯托夹持机构的体积较小,其旋转半径相应较小,因而使用时旋转角度往往较大,久而久之会造成杯托夹持机构的疲劳断裂,不能够保证长久使用。而且现有技术中带面板的杯托生产时采用的模具较为复杂,设计时需要考虑滑块运动的空间,其夹持机构的位置布置受模具滑块行程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带面板的杯托无法实现一体成型,因而不能在保持夹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面板及夹持机构的杯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带面板的杯托易疲劳断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带面板及夹持机构的杯托,包括:杯托本体,杯托本体为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杯托本体具有底壁和侧壁,侧壁上开设若干开孔;容置于开孔中的杯托夹持机构,杯托夹持机构与杯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且杯托夹持机构的与杯托本体相连的一端形成活铰链,杯托夹持机构的外侧具有凹槽;以及弹性带,弹性带卡入凹槽中;位于杯托顶部的面板;面板与杯托本体一体成型。活铰链连接于杯托本体的底壁的外缘。面板围绕开口向外延伸。杯托夹持机构的内侧还具有凸起部,凸起部朝向杯托本体内部凸伸。杯托夹持机构远离活铰链的一端形成为挡板,挡板与杯托本体的侧壁配合。开孔均匀分布。杯托本体形成为双筒状结构。每个筒状结构的侧壁上均匀地分布三个开孔。本技术通过使面板、夹持机构与杯托本体一体成型,减少了零件数量、使杯托的结构简单化,便于装配,从而达到生产成本降低的目的。夹持机构的位置设置于杯托本体的底壁,不仅能够保证杯托夹持不同规格杯子的功能,而且能够减小夹持机构的旋转角度,延长杯托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杯托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杯托的夹持机构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杯托的夹持机构安装后的静止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图3的杯托的夹持杯体后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构造的杯托,该杯托包括面板10、杯托本体20、杯托夹持机构30以及弹性带40。面板10与杯托本体20一体注塑成型且形成共同的用于容纳杯体的开口11,面板10位于杯托本体20的顶部且围绕开口11向外延伸。杯托本体20形成为双圆筒状结构。杯托夹持机构30与杯托本体20也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并可容置于杯托本体20的相应开孔中。杯托夹持机构30的背向圆筒内部的一侧具有凹槽,弹性带40卡入杯托夹持机构30的凹槽中,从而通过弹性带40的变形使杯托夹持机构30夹紧容置于杯托本体20内的杯体。图2示出了图1的杯托在开模位置的立体示意图,此时面板10、杯托本体20和杯托夹持机构30经过一体注塑成型但尚未进行装配。杯托本体20包括侧壁21和底壁23(图3),侧壁2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开孔22,开孔22从邻近底壁23附近朝上延伸,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孔22共六个,且围绕每个圆筒的外周均匀分布。杯托夹持机构30的与杯托本体20相连的一端形成活铰链34,使得杯托夹持机构30能够围绕着活铰链34而在开孔22内外来回转动。活铰链34连接于杯托本体20的底壁的外缘,一方面由于杯托夹持机构30的凸起部与活铰链34之间的长度变大,从而使夹持机构30的运动角度(或旋转角度)变小,具有更好的疲劳耐用性能;另一方面在制作时夹持机构30从开模位置旋转到装配位置的过程中(即从下往上旋转)的运动方向与橡皮筋安装的方向(即从下往上安装)一致,便于整体装配,可提高生产效率。由图2还可知,杯托夹持机构30形成为底部小上部大的块状结构,杯托夹持机构30包括凸起部31、凹槽32以及挡板33,在图3所示的装配位置,凸起部31朝向圆筒内部凸伸出以在使用时抵触圆筒内的杯体(参见图4),凹槽32的开口背向圆筒内部以便于容纳弹性带40,挡板33形成于远离活铰链34的一端从而与杯托本体20的侧壁21配合,防止杯托夹持机构30在围绕活铰链34转动时完全转入圆筒内部。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AA线的装配完成的杯托的剖面示意图,由图3可见,杯托夹持机构30的凹槽32位于杯托本体20的侧壁21的外侧,弹性带40卡入凹槽32中以为杯托夹持机构30提供向杯托本体20的内部运动的动力。另外,杯托夹持机构30的凸起部31向杯托本体20的内部突出。杯托夹持机构30的挡板33可在杯托本体20的开孔22的顶部与杯托本体20的侧壁21配合以防止杯托夹持机构向杯托本体20的内部过量压缩。图4示出了杯托中容置杯体50时的剖面示意图。由图4可清楚的看到,此时弹性带40对杯托夹持机构30施加朝向杯托本体20内部压紧的力,使得凸起31顶触杯体50,从而依靠凸起部31与杯体50之间的摩擦力使杯体50固定于杯托本体20内。本技术的面板10、杯托夹持机构30均与杯托本体20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减少了杯托的零件数量,同时减少了装配程序,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面板及夹持机构的杯托,所述杯托包括:杯托本体,所述杯托本体为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杯托本体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若干开孔;容置于所述开孔中的杯托夹持机构,所述杯托夹持机构与所述杯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杯托夹持机构的与所述杯托本体相连的一端形成活铰链,所述杯托夹持机构的外侧具有凹槽;以及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卡入所述凹槽中;位于所述杯托顶部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杯托本体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面板及夹持机构的杯托,所述杯托包括:
杯托本体,所述杯托本体为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杯托本体具有底
壁和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若干开孔;
容置于所述开孔中的杯托夹持机构,所述杯托夹持机构与所述杯托本体
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杯托夹持机构的与所述杯托本体相连的一端形成活铰
链,所述杯托夹持机构的外侧具有凹槽;以及
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卡入所述凹槽中;
位于所述杯托顶部的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与所述杯托本体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铰链连接于所述杯
托本体的底壁的外缘。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卉,邹江河,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