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087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存放液体,如体液或血液的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试管,包括环形侧壁和底封板,试管上部设有开口,试管上部用于与其他设备的配合和连接,试管中部及试管下部用于存储液体;所述试管上部与试管下部之间设有折弯,试管上部管径大于试管下部管径,目的在于在采集同等高度液体时,可减少储液部的储液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减少试管容积,降低原材料的用量,并大幅降低成本,同时便于灌注液体,且试管与试管架或检测仪器固定时不易晃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存放液体,如体液或血液的试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体液的收集及存储设备多为试管。可对体液检测时,要求试管中的体液必须达到一定的容积才能实现检测的目的。如使用试条检测时,试条置入试管时必须达到一定深度才能使试条的全部检测部分浸入液体中,即要求试管中的液体有较高的液面(离管口更近)才能使液体与试条的全部检测部分接触,因而只有试管中的液体的液面离管口近,才便于滴管汲取液体和试条的检测。可对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的体液收集时,由于儿童老人等体液的给及很少,经常不能达到检测所必须的容积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常规的试管100,壁厚为B1,试管的内径为D5,试管的外径为d,试管的管半径为R(轴线至试管环状侧壁外表面的距离)。解决儿童体液收集量少的问题,解决方式为减少体液的收集量,即减少试管的容积,使较少的体液即可达到检测的要求。减少试管的容积,不改变试管外径d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通过减少试管管腔的内径D1达到降低试管容积的目的,D1小于D5,但此方法的弊端是试管100的壁厚B2增加了,B2大于B1,此方法增加了试管原材料的使用量,使成本大幅提高。如图4所示,试管100的外径不变,但是壁厚B3较B1增加,内径D2较D5减少,但储液量减少有限。如图3所示,如果在减小试管的内径D3的同时减小试管外径d1,即D3小于D5,d1小于d,虽然解决了用材量和成本的问题,又会使试管100无法直立放置于试管架上或在试管架上晃动,导致放置于试管架上的试管倾斜,甚至导致试管内液体洒出。另一方面,由于试管的开口直径减小,导致试管开口部很能与其它部件配合,如试管塞、连接件等导致灌注液体困难,其它相关作用很难体现如防漏、便捷连接等,再者,减小了外径的试管无法在检测仪器上正常使用(通用检测设备无法夹住减少了外径的试管,检测设备试管架放置试管处的内径是类似的都比较大,试管外径小了放里面会晃动),不便于使用仪器的对试管中的液体直接检测。因而如何在符合检测需求的情况下,能既减少试管的容积,又能不增加成本,试管放置于试管架时不易倾斜或晃动,试管开口部便于和其它部件的配合如防漏塞,连接件等,同时灌注液体时也容易,且试管可直接使用检测仪器对其中液体进行检测,以上情形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公开一种在可降低原材料的用量,并大幅降低成本,符合检测要求的情况下,试管开口部(保证有一定的内外径)便于和其它部件的配合如防漏塞,连接件等,减少试管容积,并同时便于试管架或检测仪器固定及便于液体灌注,与试管架配合时不易晃动的试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试管,包括环形侧壁和底封板,试管上部设有开口,试管上部用于与其他设备的配合和连接,试管中部及试管下部用于存储液体;所述试管上部与试管下部之间设有折弯,折弯可以是仅位于环形侧壁的外表面上,也可是仅位于环形侧壁的内侧面上,还可是同时在环形侧壁的外表面和环形侧壁内侧面上。如所述试管中部有折弯、或所述试管中部与试管上部连接处有折弯、或所述试管中部与试管下部的连接处有折弯;其中折弯可以是1、2个等等,试管上部管径大于试管下部管径,目的在于在采集同等高度液体时,可减少储液部的储液量。但由于因生产加工原因,如脱模过程中,管径存在小锥度,使试管下部管径略小于试管上部管径除外。上述方案中,试管上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至试管轴线的最大距离为第一半径,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至试管轴线的最大距离为第二半径,第一半径大于第二半径。还可在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上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环形侧壁可以是一体,也可是分体配合。固定片可纵向设置于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上,也可是横向设置于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上。固定片的个数没有不限制,可以是1、2、3、4、5、6、7、8、9、10个等等。由于与试管架配合处的试管管径减小,试管在试管架中容易倾斜,会导致试管中的液体洒落造成污染。所述固定片用于试管放入试管架时,增加与试管架配合处的直径,使试管在试管架中不易晃动。所以,所述固定片外表面至试管轴线的最大距离为第三半径,所述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径,所述第三半径可以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半径,也可略大于所述第一半径。上述方案中,试管中部的横截面为外齿环状。如在试管中部设有轴向的凹槽,试管管腔容积减少,但试管与试管架配合处的直径不减小。也可是在试管的环形侧壁上设轴向的凸起。上述方案中,试管中部的管径至少部分与试管上部管径相同。试管中部管径与试管上部管径可以是相同,也可是部分相同。当试管中部管径与试管上部管径相同时,折弯位于试管中部与试管下部的连接处。当试管中部管径部分与试管上部相同,即试管中部与试管上部连接附近管径相同时,折弯位于试管中部上。试管中部管径还可与试管下部管径一致,也可试管中部管径小于试管上部管径,且试管中部管径可大于试管下部管径等等。上述方案中,试管中部的管径与试管下部管径相同,且小于试管上部管径。还可在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上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环形侧壁可以是一体,也可是分体配合。固定片可纵向设置于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上,也可是横向设置于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上。固定片的个数没有不限制,可以是1、2、3、4、5、6、7、8、9、10个等等。固定片可以是360°环状,可以是C形,也可是片状。所述固定片外表面至试管轴线的最大距离为第三半径,所述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径,所述第三半径可以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半径,也可略大于所述第一半径。上述方案中,环形侧壁内侧面包括中下部环状内侧面及上部环状内侧面,所述中下部环状内侧面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上部环状内侧面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其中,所述上部环状内侧面锥度小于等于所述中下部环状内侧面锥度。所述中下部环状内侧面锥度大于2°小于等于6°。中下部环状内侧面锥度可以是2°、3°、4°等等。环形侧壁内侧面还包括连接所述中下部环状内侧面及所述上部环状内侧面的环状连接面。中下部环状内侧面及上部环状内侧面连接处可以有折弯,也可没有折弯。折弯可以是1、2、3个等。上述方案中,上部环状内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其他部件配合时密封。上述方案中,试管的下部环形侧壁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可以是为防滑凸起;可以是所述防滑结构为试管的下部为多边形;可以是所述防滑结构为锥形。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大幅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原材料的使用量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管,包括环形侧壁和底封板,试管上部设有开口,试管上部用于配合、连接;试管中部及试管下部用于存储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上部与试管下部之间设有折弯,试管上部管径大于试管下部管径,其目的在于采集同等高度液体时,减少储液部的储液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21 CN 20152064426891.一种试管,包括环形侧壁和底封板,试管上部设有开口,试管上部用于配合、连接;试
管中部及试管下部用于存储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上部与试管下部之间设有折弯,试
管上部管径大于试管下部管径,其目的在于采集同等高度液体时,减少储液部的储液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其特征在于:试管上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至试管轴
线的最大距离为第一半径,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至轴线的最大距离为第二半径,第
一半径大于第二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管,其特征在于:在试管中部的环形侧壁外表面上设有
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环形侧壁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外表面至试管轴线的最大
距离为第三半径,所述第三半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其特征在于:试管中部的横截面为外齿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其特征在于:试管中部的管径至少部分与试管上部
管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其特征在于:试管中部的管径小于试管上部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