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处理用的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05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处理用的供水设备,其储水箱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箱的底面略高于右箱的水面,泵与左储水箱相通,右储水箱出水口与模块化紫外-C水消毒设备的进口相通,消毒紫外-C反应腔模块化的内容包括模块体结构形式,在反应腔的横截面内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n>3个紫外灯管,紫外-C消毒设备输出已消毒的海水,经过控制室,让控制室出来的海水流速稳定,使贝类处于模拟的天然态,自由吞吐,于达到净化杀菌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贝类净化消毒处理时使用的一种恒压稳流供水设备,确切地说,它是利用左、右分开的恒压水箱和模块化结构紫外-C水消毒设备及通过一个大口径管道连接的流量控制室构成的一种恒压稳流供水设备。众所周知,由于江河湖海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沿海滩涂养殖的贝类资源受到水污染的影响,贝类中带有严重超标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肝炎病毒等细菌和病毒,这些贝类严重损害大众的健康,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食品防疫卫生部门纷纷加强管理,一般规定贝类上市前必须经过净化消毒处理,使贝类含菌率降低到一定的限度内。在贝类净化消毒处理方面现代紫外-C水的消毒技术是很经济、很有效的。然而,由于大多数贝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已具有一种独特的习性,仅当周围的流水保持某种恒定状态时才开口吞吐,遇到环境水流状态变化时紧闭贝壳,所以贝类净化消毒需要具有经过消毒处理的恒压稳流的海水供水设备。曾经有人设想利用大功率、大水量的压力泵,把消毒过的海水引入各个贝类净化水箱中,以保持各净化水箱的入水水压和水流速度保持一种恒定状态,但这种方法电能消耗过大,运行成本过重,大大超过紫外-C海水消毒的费用,所以该方案不经济,不适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研制一种贝类净化处理用的供水设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储水箱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箱的底面略高于右箱的水面,泵与左储水箱相通,左储水箱水位高于右储水箱,设置储水箱的水面液位控制装置,右储水箱出水口与模块化紫外-C水消毒设备的进水口相通,模块消毒装置的出水口与流量控制装置相联接,消毒反应腔模块化的内容包括模块体结构形式,模块的左端面为瑞士斯特劳勃接头或法兰接头,在反应腔横截面内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n>3个紫外灯管,消毒腔模块主体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其他任意形状,消毒腔模块主体的通水口径和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成不同的尺寸。利用一种廉价可行的方法为紫外-C大水量消毒设备提供一个水压较大的恒压海水供水设备,同时要让紫外-C消毒设备输出已消毒的海水,通过大管道(其通水截面积必须大大于流向各净化储水箱的管道截面积总和)和装有流量控制装置的控制室,保证紫外消毒设备输出海水的总能力,大大超过流入各个净化储水箱的总流量,使输入净化储水箱的海水处于恒定流量的稳流状态,让贝类处于模拟的天然态,自由吞吐,以达到净化杀菌的目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模块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模块A-A向视图图中,1为瑞士斯特劳勃接头或法兰接头;2为消毒腔模块主体;3为探测孔;4为紫外灯管和玻璃套管;5为水出口法兰座;6为模块主体端面法兰座;7为模块主体端面法兰座的密封垫片;8为主定位板;9为玻璃套管密封接口;10为玻璃套管密封螺母;11为电源防护盖;12为电源防护盖固定螺栓、螺母;13为电源线引入口的橡胶防护圈;14为主定位板紧固螺丝;15为玻璃套管定位板;16为泄放孔和密封螺母;17为反应腔内壁的防腐、减阻、反紫外涂层;18为紫外灯管。19为泵;20为储水箱水面液位控制装置;21为左储水箱出水口;22右储水箱出水口;23为模块消毒装置的进水口;24为模块消毒装置的出水口;25为控制室;26为流量控制装置;27为高位水箱。本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高位恒压海水储水箱,储水箱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箱的底面略高于右箱的水面。利用泵19把海水引入左储水箱,左储水箱需保证随时可以给右储水箱供水。右储水箱设置水面液位控制装置20,当右储水箱水面位置低于原设定的液位时,左储水箱出水口21自动开启,为右储水箱补充海水,当右储水箱液面达到设定的液位时,左储水箱出水口21自动关闭,右储水箱的液面保持不变,使右储水箱出水口22的水压保持恒定,能给紫外-C水消毒设备的模块消毒装置的进水口23,提供恒定压力的水,经过紫外-C消毒后,从紫外-C消毒设备的模块消毒装置的出水口24出来,通过大口径管道进入各个净化水箱的流量控制室C1、C2、C3至Cn,分别流入各净化水箱。各控制室设有流量控制装置,由于从模块消毒装置的出水口24;水进入大孔径管道,该孔径的面积大于各个净化水箱的海水进水管道孔径的面积总和,所以能保持各净化水箱进水稳定的速度,使各净化水箱中的贝类处于模拟的自然状态,在已消毒的海水中自由吞吐,达到净化消毒的目的。本技术的特点无需大功率的电能损耗,利用左右分开,左底面高于右水面的高位储水箱和右储水箱液面水位自动控制装置,使储水箱保证不间断提供压力恒定的海水,海水利用紫外-C消毒设备消毒,实现了大水量广谱高效杀菌,使该供水设备供水成本很低,紫外-C消毒设备出来的海水通过大口径管道和流量控制室做到总的供水能力大大超过流向各净化水箱的水量总和,使各净化水箱的流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使各水箱中的贝类获得模拟自然态,可以在净化水箱中自由吞吐,达到贝类净化杀菌的目的。这是廉价获得满足贝类净化需要的恒压稳流供水方法。该供水设备利用紫外-C大水量消毒设备才能提供廉价的、有效的净化用水。权利要求1.净化处理用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储水箱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箱的底面略高于右箱的水面,泵(19)与左储水箱(21)相通,左储水箱(21)水位高于右储水箱(22),设置储水箱的水面液位控制装置(20),右储水箱出水口(22)与模块化紫外-C水消毒设备的进水口(23)相通,模块消毒装置的出水口(24)与流量控制装置相联接,消毒反应腔模块化的内容包括模块体结构形式,模块的左端面为瑞士斯特劳勃接头或法兰接头(1),在反应腔横截面内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n>3个紫外灯管(18),消毒腔模块主体(2)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其他任意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处理用的供水设备,其储水箱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箱的底面略高于右箱的水面,泵与左储水箱相通,右储水箱出水口与模块化紫外-C水消毒设备的进口相通,消毒紫外-C反应腔模块化的内容包括模块体结构形式,在反应腔的横截面内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n>3个紫外灯管,紫外-C消毒设备输出已消毒的海水,经过控制室,让控制室出来的海水流速稳定,使贝类处于模拟的天然态,自由吞吐,于达到净化杀菌的目的。文档编号C02F1/32GK2486540SQ00249269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健 申请人: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净化处理用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储水箱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箱的底面略高于右箱的水面,泵(19)与左储水箱(21)相通,左储水箱(21)水位高于右储水箱(22),设置储水箱的水面液位控制装置(20),右储水箱出水口(22)与模块化紫外-C水消毒设备的进水口(23)相通,模块消毒装置的出水口(24)与流量控制装置相联接,消毒反应腔模块化的内容包括模块体结构形式,模块的左端面为瑞士斯特劳勃接头或法兰接头(1),在反应腔横截面内的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n>3个紫外灯管(18),消毒腔模块主体(2)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