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自然回流式污水处理装置。目前的活性污泥曝气式污水处理装置,一般由一较大槽体构成,在槽体内又分隔为分解槽、曝气槽、沉淀槽和放流槽。台湾178181申请案中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从注水管排入的污水污物首先进入主分解槽内部,在主分解槽内部设有集油装置,而在槽体一侧边上配置有斜半圆形板,斜半圆形板与槽边面之间形成一溢流流道,在溢流流道的入口底部还设置有一大于溢流口径的挡板,以防止微体物上浮而进入溢流通道内,在溢流道的顶部接合的槽边部开设有一通向第二分解槽的溢流孔,第二分解槽内设置有同主分解槽相同结构的溢流道和挡板,当第二分解槽内的污水经其自身溢流孔流出到第二分解槽末端的曝气槽,再经曝气槽内多层滤网的过滤,在曝气槽中部分别设有一进气管和一逆洗管。经曝气槽处理后污水经管道流入到终沉槽予以沉淀处理,沉淀槽内装有水泵。这种结构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不足之点在于1、结构复杂,体积庞大。2、由于在污水经处理后排出前,仍有一部分小块粒污杂物,未被充分曝气分解成碎沫沉积,所以,其仍可随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故处理效果不甚理想。3、主分解槽为所设置的半圆 ...
【技术保护点】
自然回流式污水处理装置,有一蓄液容槽(1),蓄液容槽(1)带有封闭的上盖(4),上盖(4)上设置有活动盖(5),蓄液容槽(1)由纵向隔板(11)分隔成分解槽(2)和暴气槽(3),分解槽(2)一侧引入有排污管(12),暴气槽(3)一侧设有一排液管(14),活动盖(5)上向下探插有一通气管(37),在纵向隔板(11)的分解槽(2)一侧设有一竖直的导管(24),导管(24)下端与分解槽(2)下部相通,导管(24)的上端(25)与暴气槽(3)相通,其特征在于:沿分解槽(2)的槽深方向间隔设置有数块横向隔板(21),横向隔板(21)均呈倾斜状并在其长度方向的前后部开设有相对应的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