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掌抗内翻鞋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869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一种前掌抗内翻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底面、鞋底顶面以及鞋底外侧面,鞋底底面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底面;前掌底面前后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横向沟槽,相邻两第一横向沟槽之间设为防滑块,防滑块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与鞋底外侧面相粘接的稳定凸部,每个稳定凸部上设有与前掌底面相连通的容置槽;每个防滑块与容置槽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横向沟槽,第二横向沟槽平行于第一横向沟槽,每个第二横向沟槽内固设有橡胶条,橡胶条的一端向上延伸至容置槽内并与鞋底外侧面相粘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和侧面支撑强度,可避免在前掌触地过程或侧向移动过程中发生过度内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掌抗内翻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人在正常走路或运动过程中,脚部会出现一定角度的侧翻现象,所谓脚部侧翻是指以人体重力线为参考,脚掌面绕其轴线旋转。脚部侧翻可分为内翻和外翻,内翻是脚掌面围绕其轴线,外侧下落、内侧上升的过程,外翻则方向相反。研究发现,适度的脚部侧翻是脚在运动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种正常现象,有利于足部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但是,过度的侧翻容易导致脚部受伤,尤其是在做侧向运动或者曲线运动的时候,足部前掌部位受伤概率骤增,而现有运动鞋大都不具有防止脚部过度内翻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掌抗内翻鞋底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和侧面支撑强度,可避免在前掌触地过程或侧向移动过程中发生过度内翻。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前掌抗内翻鞋底结构,包括朝向地面的鞋底底面、与鞋底底面相对置的鞋底顶面以及远离双足中心并竖向连接鞋底底面的鞋底外侧面,所述鞋底底面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底面;所述前掌底面前后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横向沟槽,相邻两第一横向沟槽之间设为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与鞋底外侧面相粘接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掌抗内翻鞋底结构,包括朝向地面的鞋底底面、与鞋底底面相对置的鞋底顶面以及远离双足中心并竖向连接鞋底底面的鞋底外侧面,所述鞋底底面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底面前后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横向沟槽,相邻两第一横向沟槽之间设为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与鞋底外侧面相粘接的稳定凸部,每个所述稳定凸部上设有与前掌底面相连通的容置槽;每个所述防滑块与容置槽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横向沟槽,所述第二横向沟槽平行于第一横向沟槽,每个第二横向沟槽内固设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一端向上延伸至容置槽内并与鞋底外侧面相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掌抗内翻鞋底结构,包括朝向地面的鞋底底面、与鞋底底面相对置的鞋底顶面以及远离双足中心并竖向连接鞋底底面的鞋底外侧面,所述鞋底底面包括与前脚掌位置对应的前掌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底面前后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横向沟槽,相邻两第一横向沟槽之间设为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与鞋底外侧面相粘接的稳定凸部,每个所述稳定凸部上设有与前掌底面相连通的容置槽;每个所述防滑块与容置槽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横向沟槽,所述第二横向沟槽平行于第一横向沟槽,每个第二横向沟槽内固设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一端向上延伸至容置槽内并与鞋底外侧面相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环腾达鞋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