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和并联式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807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包括立式框架以及模块化的风机部、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所述风机部位于框架内的顶部且作为空调出风模块,所述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位于框架内部且在风机部下方。本空调通过立式的框架,使得本空调占用空间较小,其中风机部、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安装在框架内,各个模块相对独立,取消传统的电控柜,本空调结构紧凑,性能优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本空调采用顶部出风的方案,不会对用户产生直吹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由多个上出风高精密空调组合而成的并联式空调,功率更大,适合大面积室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内部高精密布局的立式空调机和并联空调机。
技术介绍
立式空调是分体式空调的一种,普遍用于家庭及小型办公室,立式空调具有功率大、风力强等优点,价格起点也相对要高一些,通常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居室,是买挂式空调还是柜式空调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以保障良好的制冷制热效果。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立式空调具有一下两种结构:1.无骨架式结构:无骨架结构的空调,安装即制作方法采用由下到上逐层安装,只有在底部功能模块安装完毕之后,再安装上部模块,在生产上效率低下,散装部件见通用性不高,使得单一型号的空调配件均需定制,生产成本较高。另外,此类空调配件较多且零散,容易造成供应零件时遗漏或错件。2.分体骨架式结构:该种结构采用整体机柜分拆为电控柜和制冷柜两类柜子,成本较高。同时该类空调占用空间较大,在居家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弊端凸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本空调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同时生产中部件模块化,组装效率高,容错率更佳。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模块化的并联式空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包括立式框架以及模块化的风机部、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所述风机部位于框架内的顶部且作为空调出风模块,所述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位于框架内部且在风机部下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部与所述风机部相邻;所述热交换部包括盘管和过滤网,所述盘管由顶部连接的两个热交换壁构成,且两个热交换壁纵向截面为“V”字型,所述过滤网覆盖在热交换壁的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部进一步包括电加热模块,所述盘管的上方具有由两个热交换壁围合形成用于空气流动的开口处,所述电加热模块位于热交换壁自由端部之间且架设在所述开口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部进一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框架上且温湿度传感器与热交换壁外侧面相对,该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部包括提供空气流动动力的风机模块和用于控制空调工作状态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为双层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外侧密封并覆盖保温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部位于热交换部的下方,所述空气调节部包括压缩机模块、加湿器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模块中的压缩机为普通压缩机或/和变频压缩机,所述加湿器模块为红外加湿器或/和电极加湿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模块为电加热管或PTC加热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管包括用于制冷剂流入或流出的集气管,所述集气管布置在所述空调的正面或/和背面。并联式空调,包括多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并联组成。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空调通过立式的框架,使得本空调占用空间较小,其中风机部、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安装在框架内,各个模块相对独立,取消传统的电控柜,本空调结构紧凑,性能优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本空调采用顶部出风的方案,不会对用户产生直吹的效果。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由多个上出风高精密空调组合而成的并联式空调,功率更大,适合大面积室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中的红外加湿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中的电极加湿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中的电加热管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中的PTC加热管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的前后布管的盘管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的前布管的盘管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上出风高精密空调的后布管的盘管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左并联式空调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右并联式空调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0-风机部110-风机模块120-电控盒200-热交换部210-盘管211-集气管220-过滤网230-电加热模块240-温湿度传感器250-压缩机驱动器260-电加热控制器300-空气调节部310-压缩机模块320-膨胀阀330-阀门340-加湿器模块400-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包括立式框架400以及模块化的风机部100、空气调节部300和热交换部200,风机部100位于框架400内的顶部且作为空调出风模块,空气调节部300和热交换部200位于框架400内部且在风机部100下方。具体的,本实施利中框架400为梁式框架400,框架400上密布通孔,风机部100、空气调节部300和热交换部200三部分均由相对独立生产的,当每个模块独立生产后,只需要将三个模块依照预先设计架装在框架400上或吊装在框架400中,最后以螺钉固定,以便于快速组装。在本实施例中,风机部100作为空调整体内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风机部100设置在框架400的最上方,风机部100驱动空气在空调顶部流出。本空调采用立式框架400,使得占用空间较小,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控柜,使电控的部分集成在框架400内部,结构紧凑,且各个部分模块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阀门330可控制空调水的流出时机,其中阀门330可为球阀或者座阀。热交换部200与风机部100相邻;热交换部200包括盘管210和过滤网220,盘管210由顶部连接的两个热交换壁构成,且两个热交换壁纵向截面为“V”字型,过滤网220覆盖在热交换壁的外侧。热交换壁由密布的热交换管组成壁式结构,且热交换管之间依次相互连通,当空气经过热交换管之间的空隙中时,空气与热交换管充分换热,以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过滤网220覆盖在热交换壁的外侧,使得空气中粉尘被阻挡在过滤网220外,不会进入空调器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220密布褶皱,使得过滤面积增大。热交换部200进一步包括电加热模块230,盘管210的上方具有由两个热交换壁围合形成用于空气流动的开口处,电加热模块230位于热交换壁自由端部之间且架设在开口处。电加热模块230作为加热空气的模块,在工作时应保证其散热面与空气充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模块230位于盘管210的开口处,电加热模块230位于空气流动的必经之处,使得空气与电加热模块230充分换热,加热效率更高。风机部100包括提供空气流动动力的风机模块110和用于控制空调工作状态的电控盒120,电控盒120为双层电控盒120,电控盒120外侧密封并覆盖保温层。由于电控盒120位于空调冷风区,如工作时,电控盒120所在区域温度骤降。为避免电控盒120内部凝结水滴,应在电控盒120外侧密封,防止水分进入电控盒120内部。同时电控盒120外部覆盖保温层,以减缓电控盒120的温度变化,进一步防止电控盒120内部凝结水滴。热交换部200进一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240,温湿度传感器240安装在框架400上且温湿度传感器240与热交换壁外侧面相对,该温湿度传感器240用于检测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传感器240设置在热交换部200中,温湿度传感器240与电控盒120信号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240用于检测环境中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并将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式框架以及模块化的风机部、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所述风机部位于框架内的顶部且作为空调出风模块,所述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位于框架内部且在风机部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式框架以及模块化的风机部、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所述风机部位于框架内的顶部且作为空调出风模块,所述空气调节部和热交换部位于框架内部且在风机部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与所述风机部相邻;所述热交换部包括盘管和过滤网,所述盘管由顶部连接的两个热交换壁构成,且两个热交换壁纵向截面为“V”字型,所述过滤网覆盖在热交换壁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进一步包括电加热模块,所述盘管的上方具有由两个热交换壁围合形成用于空气流动的开口处,所述电加热模块位于热交换壁自由端部之间且架设在所述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出风高精密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进一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框架上且温湿度传感器与热交换壁外侧面相对,该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空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发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