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素军专利>正文

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53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该设备由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组合而成,每个反应器从下至上包括斜管沉淀区、混合区、轻质滤料过滤区、清水区,清水区互相连通,清水区以下由两块隔板纵向将其分割成四个相同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在清水区的中间前后布置有进、出水槽,进水槽在下,出水槽在上。灰水进入进水槽后通过管路分别进入四个反应器中,清水区的水流入出水槽后回用。它具有设备造价及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湿法脱硫灰水再生处理的常用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半地下灰水沉降池自然沉降法;二是斜板沉淀法;三是加药混凝+灰水分离器处理法。第一种处理方法虽然工艺流程简单,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且不稳定,处理水质难以达到回用要求,目前,该处理方法正在逐步被淘汰;斜板沉淀法是灰水加入石灰水后由污水泵提升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该法具有投资较低、占地较少、处理效果较好(SS在100mg/l左右)等优点,但出水悬浮物仍较高;第三种处理法目前采用的灰水分离器由斜板沉淀及砂滤池下、上组成,灰水加入石灰水及混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后由污水泵提升进入灰水分离器,进行先沉淀后石英砂过滤的固液分离,该设备运行至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反冲洗,由反冲洗水泵将反冲洗水提升从下向上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量一般为10L/m2.s,该处理法处理效果好(SS≤10mg/l)、占地面积小,但该工艺处理成本高(需要加入混凝剂、加大了石灰水的投加量,反冲洗水量大)的缺点限制了该设备的推广使用,这是现有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及设备造价低的湿法脱硫灰水再生处理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设备由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组合而成,每个反应器从下至上包括斜管沉淀区、混合区、轻质滤料过滤区、清水区,清水区互相连通,清水区以下由两块隔板纵向将其分割成四个相同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在清水区的中间前后布置有进、出水槽,进水槽在下、出水槽在上。灰水进入进水槽后通过管路分别进入四个反应器中,清水区的水流入出水槽后回用。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它具有以下优点(1)灰水经斜管沉淀及轻质滤料过滤后,出水水质好,再生水SS稳定在10mg/l以下,真正做到灰水经再生处理后全部封闭循环,不外排;(2)设备造价及处理成本低再生水的低SS使喷头的小口径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脱硫设备的雾化及反应效果,降低了循环水量(可减少循环水量25%以上),减少了药剂使用量(可减少药剂使用量10%以上),该设备不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因而不会因混凝剂的投加,而增大石灰水的投加量,采用轻质滤料进行过滤,反冲洗水量少,反冲洗水量为5L/m2.s,设备反冲洗时,清水区的水重力自流从上至下进行反冲洗,上述措施,降低了设备的造价及处理成本;(3)减轻了循环水泵及脱硫设备的磨损,提高了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4)占地面积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B-B剖面图)。附图中,1为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2为进水槽、3为出水槽、4为斜管沉淀区、5为轻质滤料过滤区、6为斜管沉淀区污泥斗、7为斜管填料区、8为混合区、9为斜管沉淀区进水反射板、10斜管沉淀区进水喇叭口、11为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进水管、12为轴承、13为轻质滤料过滤区、14为布水器、15为清水区、16为搅拌机、17为进水口、18为出水口、19为排泥口、20为设备支架、21为出水堰、22为设备纵向隔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壳体,由四个完全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组成(通过两块纵向隔板22分割而成),单个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从下至上由斜管沉淀区4、混合区8、轻质滤料过滤区5(装填直径为2-3mm的轻质滤料)、清水区15组成,四个反应器的清水区15互相连通。进、出水槽2、3设置在清水区中间,前后布置(进水槽2在下),进水槽2通过进水管11与斜管沉淀区进水喇叭口10相连,斜管沉淀区从下至上由排泥口19、污泥斗6、进水反射板9、进水喇叭口10、斜板填料区7组成,轻质滤料过滤区5从下至上由轻质滤料过滤区13、布水器14、搅拌机16组成,搅拌机16搅拌轴与进水管11通过轴承12连接。出水槽3上部设置21出水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湿法脱硫排放的灰水加入石灰水进行中和反应后通过污水泵提升由进水口17进入进水槽2中,通过与进水槽相连的进水管11及斜板沉淀区进水喇叭口10进入斜板反应区4中进行固液分离(出水SS在100mg/l左右),出水向上通过混合区8进入轻质滤料过滤区13过滤后(出水SS≤10mg/l),出水进入清水区15,通过出水堰21进入出水槽3,最后通过出水口18回用。轻质滤料过滤区5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反冲洗,四个完全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反冲洗时间间隔设定为6小时,反冲洗周期为1次/24小时,反冲洗历时为5分钟。设备进行反冲洗时,首先转动搅拌机,然后打开排泥口19阀门,5分钟后,关闭搅拌机,再关闭排泥口19阀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对灰水实现了高效的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备造价及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的特点。权利要求1.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由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组成,单个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从下至上由斜管沉淀区(4)、混合区(8)、轻质滤料过滤区(5)、清水区(15)组成,四个反应器的清水区(15)互相连通,进、出水槽(2)、(3)设置在清水区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轻质滤料过滤层(5)以下的壳体由两块纵向隔板(22)将其分割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轻质滤料过滤区(5)装填直径为2-3mm的轻质滤料,在轻质滤料过滤区(5)的上部设置布水器(14),搅拌机(16)叶片设置在轻质滤料层中。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水槽(2)通过进水管(11)与斜管沉淀区进水喇叭口(10)相连,搅拌机(16)搅拌轴与进水管(11)通过轴承(12)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该设备由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组合而成,每个反应器从下至上包括斜管沉淀区、混合区、轻质滤料过滤区、清水区,清水区互相连通,清水区以下由两块隔板纵向将其分割成四个相同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在清水区的中间前后布置有进、出水槽,进水槽在下,出水槽在上。灰水进入进水槽后通过管路分别进入四个反应器中,清水区的水流入出水槽后回用。它具有设备造价及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的特点。文档编号C02F1/52GK2776959SQ200520081410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翟素军, 吕思忠, 田相学, 孙恒军, 李秀丽, 盛杰 申请人:翟素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由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组成,单个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1)从下至上由斜管沉淀区(4)、混合区(8)、轻质滤料过滤区(5)、清水区(15)组成,四个反应器的清水区(15)互相连通,进、出水槽(2)、(3)设置在清水区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素军吕思忠田相学孙恒军李秀丽盛杰
申请(专利权)人:翟素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