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光有专利>正文

能产生微量元素的电解保健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99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保健杯。由内胆、矿物质层、外胆、杯壳、直流电源、电极a、b等部件组成,在内胆外层设置矿物质层,在矿物质层外层设置外胆,在外胆与杯壳间设置直流电源,在内胆里设置电极a、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产生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可防止口腔疾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制造容易,具有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保健杯。现有的保健杯,功能单一,不能产生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不能防止口腔疾病。本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能产生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及能防止口腔疾病的能产生微量元素的电解保健杯。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的措施来实现先制作内胆,在内胆外层设置矿物质层,在矿物质层外层设置外胆,在外胆与环壳间设置直流电源,在内胆里设电极a,电极b,在内胆上设置小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产生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能够消除口臭、改善口腔环境,防止口腔疾病。3、长期使用,能防止细菌滋生,减少各类牙病及口腔溃疡等疾病。附图是本技术结构图。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附图,本技术由杯盖1、内胆2、小孔3、矿物质层4、外胆5、直流电源6、电极a7、电极b8、杯壳9、手把10组成,在内胆2外层设置矿物质层4,在矿物质层4外层设置外胆5,在外胆5外层设置杯壳9,在外胆5与杯壳9间设置直流电源6,在内胆里设置电极a7及电极b8,在杯壳侧设置手把10,在内胆2上设置小孔3。工作原理当该杯盛入开水时,所含的各种矿物质中,则有少量微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同时电解反应开始。电解过程中,溶液中所含的各种矿物质,将逐渐电解为碱性电解质,即微量元素。饮用时,微量元素,将以离子状态直接进入人体,被人体所吸收,从而达到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目的。同时,由于利用正负离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故能够对口腔及牙齿等疾病起到保健和预防作用。长期使用,并能防止细菌滋生和减少各类牙病及口腔溃疡等疾病。权利要求一种由杯盖(1)、杯壳(9)、手把(10)组成的能产生微量元素的电解保健杯,其特征是该保健杯还由内胆(2)、小孔(3)、矿物质层(4)、外胆(5)、直流电源(6)、电极a(7)、电极b(8)组成,在内胆(2)外层设置矿物质层(4),在矿物质层(4)外层设置外胆(5),在外胆(5)与杯壳(9)间设置直流电源(6),在内胆里设置电极a(7)及电极b(8),在内胆(2)上设置小孔(3)。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保健杯。由内胆、矿物质层、外胆、杯壳、直流电源、电极a、b等部件组成,在内胆外层设置矿物质层,在矿物质层外层设置外胆,在外胆与杯壳间设置直流电源,在内胆里设置电极a、b。本技术能产生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可防止口腔疾病。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制造容易,具有市场前景。文档编号C02F1/68GK2400024SQ9924977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吴光有 申请人:吴光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杯盖(1)、杯壳(9)、手把(10)组成的能产生微量元素的电解保健杯,其特征是该保健杯还由内胆(2)、小孔(3)、矿物质层(4)、外胆(5)、直流电源(6)、电极a(7)、电极b(8)组成,在内胆(2)外层设置矿物质层(4),在矿物质层(4)外层设置外胆(5),在外胆(5)与杯壳(9)间设置直流电源(6),在内胆里设置电极a(7)及电极b(8),在内胆(2)上设置小孔(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有
申请(专利权)人:吴光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