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界荣专利>正文

快速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048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是设有二个过滤器、二马达、一净水储水槽及一废水槽,其特征在于:其中二过滤器顶部净水出水口各设有一流量检测器及一分歧管,该分歧管的二端各设有阀,且两阀间并设有二导管予以连通,其中一导管连接一马达后藉另一分歧管与另一导管汇流至净水储水槽,该二过滤器底部进水口则设有一分歧管,分歧管的二端各设有阀,且两阀间并设有导管予以连通,该导管则分别与原水进水口及废水槽连接,该原水进水口是设有一马达。(*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指一种出水量较大、不需更换滤心的水质净化装置,可减少废水中污泥量排放,同时于反向冲洗时仍有净水输出的快速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适于应用在需大量使用净化水质的工业场所。
技术介绍
一般最简易的过滤器是利用滤材本身所具的空隙,使水由滤材的顶部导入,并利用重力流动的关系,于滤材底部设有出水口,令原水中所带的悬浮微粒(污泥)卡附于滤材的空隙上,使混浊的原水可得到初步过滤的净水,然该滤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其本身的空隙已被原水的微粒填满,该滤材已无法再拦截、留滞原水中所带的沙尘微粒,故需定期更换滤材,以使过滤后的净水可符合工业排放标准。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78381号的『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虽已改善常用过滤器于反向冲洗时,过滤程序停止即无净水输出的缺点,但该种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是适于用水量较小的家庭或公司使用,是较无法提供充足用水给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使用,殊不理想。是故,常用过滤器在使用上仍有上述的缺点,专利技术人即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终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供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使用的快速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快速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是设有二个过滤器、二马达、一控制电路一净水储水槽及一废水槽,配合特定管路的布建及若干电磁阀的安置,使得原水进入后经由两过滤器作沙尘微粒、脏物的筛滤,当其中一过滤器内部过度脏污时,则自动侦测到而使电磁阀将连通的管路导向改变,以第二马达对向冲洗脏污的过滤器,待完成后恢复常态的滤水功能,两过滤器可交互作用,使得永久免更换滤材,令其中一过滤器在反向冲洗时,不仅不影响净水出水量,且可藉预存的净水来加速反洗出水量少的过滤器,藉此以达快速对洗,以供工业用大量使用。以下谨藉由具体的实施例配合图式说明以对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作一详细的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常过滤时的动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过滤器反向冲洗时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过滤器反向冲洗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简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本技术的快速对洗式水质净化装置是由二过滤器10,10a、二马达40,41、一控制屯路30(参图4)、多个电磁阀、一净水储水槽42及一废水槽43所组成。其中该二过滤器10,10a的内部构造是相同,其底部各设有一分歧管,分歧管的一端由一原水进水管11连通,该原水进水管11串联于马达40以抽取脏污的原水进入,且原水进水管11于过滤器入水口的二侧处各设有-A电磁阀12及B电磁阀13,该分歧管的另端同样各装设有A1电磁阀14及B1电磁阀15后,再由一废水排放管16连通,并连接至废水槽43,该二过滤器10,10a的顶端出水口各设有一流量检测器17、18,二顶端出水口各连设有一分歧管,该分歧管的二出口上是各设C电磁阀19、C1电磁阀20、D电磁阀21及D1电磁阀22,而C1电磁阀20及D1电磁阀22间以净水出水管23连接至净水储水槽42,该净水出水管23分设出另一反向冲洗水管24,该反向冲洗水管24管路上串联有一马达41,再分别连设至设有C电磁阀19与D电磁阀21的分歧管,藉此形成一完整的净水管路装置。其中,该二过滤器10,10a底部分歧管所设的两常开型电磁阀12,13及两常闭型电磁阀14,15,惯用的技术上当然可由单一只三通控制阀所取代(图无示出)。请参图4,上述四个A、B、C、D电磁阀12,13,19,21均是受控制电路30的控制,本技术的控制电路30是由一个内设控制程序的单晶片所构成,二流量检测器17、18分别用以检测二过滤器10,10a的出水量,而A电磁阀12B电磁阀13、C1电磁阀20及D1电磁阀22是设为常开状态,而A1电磁阀14、B1电磁阀15、C电磁阀19及D屯磁阀21则设为常闭状态,该单晶片则藉其内的控制程序统畴控制流量检测器17、18及A~D电磁阀12,13,19,21、A1~D1电磁阀14,15,20,22,当二组流量检测器17、18流量侦测为正常时,各电磁阀维持原来设定的开启或关闭状。如图2所示,在正常的情况下,马达40将原水抽入原水进水管11中,经过呈常开状态的A电磁阀12及B电磁阀13分别导入过滤器10,10a中进行过滤,而滤过后的净水则经由顶部出水口的流量检测器17、18导至净水出水管23中,最后导入净水储水槽42,其净水最后经由滤材室44末道过滤手续后以排放出去。请参图2,当处理原水净化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其中一只过滤器10a内部的滤棉严重积污受阻塞,原水要通过滤棉时的压力增加,且出水口的流量检测器18将检测出流量减少,故此时控制电路30即令B电磁阀13由常开状态跳至关闭状态,B1电磁阀15同步由常闭状态跳至开启状态(即废水排放管16与过滤器10a导通),同时令D1电磁阀22由常开状态跳至关闭状态,D电磁阀21则由常闭状态跳至开启状态,因此原水进水管11进入的原水全部经由A电磁阀12导入过滤器10中,且马达41启动,将净水出水管23的净水及部份净水储水槽42内的净水,抽取而导引至反向冲洗水管24,藉净水反向冲洗过滤器10a内部的滤棉,而使留滞于滤棉上的沙尘微粒、脏物被快速冲洗出,使夹带微粒、脏物的废水经由已开启的B1电磁阀15而由废水排放管16导入废水储存槽43,直至控制电路30设定可将滤棉洗净的冲洗时间到达时,该D电磁阀21及B1电磁阀15将再度跳回常闭状态(即废水排放管16与过滤器10a不连通)。当过滤器10a反向冲洗清除干净后(大约5~8秒时间),控制电路30接着将D1电磁阀22及B电磁阀13跳回常开状态,使原水进水管11二侧回恢导通,净水出水管23由净水导出,重新回复到图1的正常过滤作业情形。前揭当过滤器10a进行反向冲洗洗净过程中,净水出水管23内的净水虽被马达41启动后抽入,但于最终净水出口端处,仍然可利用净水储水槽42内的储水而不间断达出水供应。再者,请参图3,如该控制电路30的流量检测器17检测出另一过滤器10的出水量减少时,即代表过滤器10其中滤棉已达严重积污程度,A电磁阀12、C1电磁阀20由常开状态跳至关闭状态,A1电磁阀14、C电磁阀19则由常闭状态跳至开启状态,反向冲洗净化其中滤棉方式及效果亦同如上所述,而形成逆洗式的净水装置。况且,废水排放管16连接至一废水槽43之中,废水槽43底部设有一污泥排放控制阀45,废水槽43顶部设有一溢流管46,溢流管46上连设有一浮球阀47,且溢流管46与原水进水管11相连接,因此排放于废水槽43中的废水可具沉淀作用,令污泥由污泥排放控制阀45导出。又于净水储水槽42后段再设有一内部填充有吸附材的滤材室44,使经由过滤后的净水再经吸附材吸附,将不易滤掉的金属元素被吸附,而使排出的净水的水质更佳。而经反洗后的废水一般是直接排放掉,其排放量加总后亦相当惊人,故将其收集于废水槽43中,令废水经一段时间沉淀后,将废水内所含的污物沉淀,该污泥排放控制阀45亦受控制电路30定时开启控制,直到单晶片31设定的排放时间到达后污泥排放控制阀45关闭;亦可藉由手动开启排放控制阀45而将沉淀的污物排出。再者,当经沉淀的废水高度超出浮球阀47的高度时,该浮球阀47便自动开启溢流管46入口,使经沉淀后的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界荣
申请(专利权)人:赖界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