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氯组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990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氯组合系统,该组合系统包括:用于容纳固体含氯药剂的室(1);在所述室(1)底部的用于支持固体含氯药剂的多孔格栅(5);位于所述多孔格栅下方的喷水室(2),所述喷水室(2)内有喷水装置(4),所述喷水装置被放置成向上喷水;位于所述喷水室(2)下方的溶解池(3);向所述喷水装置(4)供水的装置(8);以及使水流从所述溶解池(3)中排出的装置(11)。该系统的人工操作具有较低的成本,且无需频繁的维护。(*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用于净化泳池和其它供水的加氯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净化供水(例如泳池水或者饮用水)的组合设备,一般利用固体含氯药剂。它布置在一个加氯组合系统中连续与水接触。供水周期性地进入含氯设备内,被动地溶解一部分固体药剂。水药溶液通过加氯装置后,返回到供水。从供水到加氯设备的流量被周期性中断,然后重新开始,以便周期性地输送加氯溶液到供水系统。美国专利号4,250,911(Kratz)揭示了流体循环系统的药剂进料器。水从侧部进口进入,提升到容器,以溶解一个加氯源。该系统不使用喷嘴。美国专利号4,690,305(Copeland)揭示了一个净化系统应用的固体块状药剂分散器。该系统具有一个上部圆筒蓄水部分以及一个下部漏斗式收集部分。药剂分散器、格板和药剂支撑器被集成到机体单元内。药剂分散器不包括任何调节阀或者电磁阀。上述静态加氯系统易于产生碳酸钙结垢,镀在药剂容器和支撑固体药剂的格栅上。系统结垢必须周期性地去除,否则将出现故障。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静态系统的维护必须频繁进行(大约两周)。此外,更重要的是,静态加氯系统不能更好地适用于较高可溶性固体含氯药剂,例如次氯酸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确保良好的运行,期望提供一种不需要消耗时间并过分频繁的维护的水净化系统。再者,也非常期望提供能够利用较高可溶性固体含氯药剂(例如次氯酸钙)的水净化系统,向需要处理的水中提供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氯组合系统,该组合系统包括用于容纳固体含氯药剂的室(1);在所述室(1)底部的用于支持固体含氯药剂的多孔格栅(5);位于所述多孔格栅下方的喷水室(2),所述喷水室(2)内有喷水装置(4),所述喷水装置被放置成向上喷水;位于所述喷水室(2)下方的溶解池(3);向所述喷水装置(4)供水的装置(8);以及使水流从所述溶解池(3)中排出的装置(11)。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溶解池(3)中还具有喷嘴。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溶解池(3)中有至少两个喷嘴,其中至少一个喷嘴被放置成沿溶解池内壁边缘进行水平喷射,至少另一个喷嘴被放置成朝向溶解池底部中心进行喷射。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溶解池(3)有倾斜的内部周边且其底部有深槽。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溶解池(3)有至少两个喷嘴,其中至少一个喷嘴被放置成沿所述倾斜的内部周边进行水平喷射,至少另一个喷嘴被放置成伸入所述溶解池底部深槽内进行喷射。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喷嘴为扇形喷嘴。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溶解池(3)中有与所述喷水装置(4)供水的装置(8)以及使水流从所述溶解池(3)中排出的装置(11)相连接从而控制其开闭的浮子。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顶部具有可以移动的盖子(6)。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向所述喷水装置(4)供水的装置(8)与控制供水水量的电磁阀(9)相连。本技术的系统的人工操作具有较低的成本,且无需频繁的维护。它可应用在小型水池中,由用户或者水池操作人员定期维护;自动控制的系统可用于大型水池或者在公共饮用供水系统中。专利技术的这些或者其它目标和优点,在下列详细描述,并参考所附图纸后,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加氯组合系统的纵剖面图。图2显示了在本技术较佳实施方案中在溶解池内安装喷嘴的俯视示意图。较佳实施方案详述本技术与水净化系统相关。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氯组合系统,该组合系统包括用于容纳固体含氯药剂的室(1); 在所述室(1)底部的用于支持固体含氯药剂的多孔格栅(5);位于所述多孔格栅下方的喷水室(2),所述喷水室(2)内有喷水装置(4),所述喷水装置被放置成向上喷水;位于所述喷水室(2)下方的溶解池(3);向所述喷水装置(4)供水的装置(8);以及使水流从所述溶解池(3)中排出的装置(11)。本技术利用了可溶性高的含氯固体通过净化系统中的水流被选择性溶解的原理。对于固体含氯药剂而言,“高度溶解性”指的是其溶解性至少约为10克每百毫升水,因此与其它含氯药剂(例如三氯异氰尿酸等)相比,该固体含氯药剂能快速溶解。本技术的加氯组合系统利用了一个间歇式喷水器来直接喷向含氯药剂。该喷水装置通常是一个或多个以各种方式排列的向不同方向喷水的喷嘴,其位于用于支持固体含氯药剂的多孔格栅的下方。在喷水过程中,喷水穿过支撑固体药剂的多孔格栅与固体含氯药剂间歇地接触,这样既冲刷了药剂的表面又溶解了药剂。固体药剂要充分大,可以是饼型、球形或其它形状,从而其不会单独通过支撑的多孔格栅。通过间歇式喷水来使固体含氯药剂释放化学物质的主要优点是,即便是使用溶解度较高的药剂(例如次氯酸钙,溶解度为28克每百毫升水)时,该输送方式仍然能够精确地控制水中的加氯程度。另外一个优点是,利用间歇式喷射器来释放药剂使得在运行中容器以及支撑格栅不会被动地淹没在药剂溶液中,因此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中生成水垢的速度。与以往的被动水池净化系统相比,通过降低系统中水垢生成的速度,需要维护系统的频率也减少了。喷水装置宜距离支承固体含氯药剂的格栅一定的距离,并成一定喷射角度,从而基本上覆盖百分之百的支撑格栅。间距和喷嘴速度应调整至能获得最少为约10米/秒的喷水撞击药剂的速率。在小型水净化系统中,一个简单适当的喷嘴配置能够以适当的速率覆盖百分之百的支撑格栅。在较大的净化系统中,可使用多只喷嘴。在这样的较大系统中,更希望采用多个小型喷嘴,以便覆盖百分之百的格栅。与用单个大型喷嘴相比,在大型净化系统中利用数个小口径喷嘴时,喷嘴能够更靠近格栅。而喷嘴越靠近格栅,在相同压力下,喷水所产生的药剂撞击速度就越高。另外,还应考虑到固体药剂物质的重量必须能被格栅所支撑。在大型游泳池或者类似的供水系统中,必须有利用大量固体药剂能力的简单净化器组合系统。在大型净化系统中,用于支撑药剂的格栅将必须更牢固,更粗。当使用较粗的格栅时,与较细的格栅相比,格栅的开口应更大。或者,可采用多个格栅来支承药剂。附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加氯组合系统。加氯组合系统100包括一个圆筒7,该园筒7的上方具有可移动的盖子6,该盖子6的下方是用于容纳固体含氯药剂的上部室1,在所述上部室底部有多孔格栅5,在所述多孔格栅5的下方一定距离有放置成向上喷射的喷水装置4,在喷水装置4下方的溶解池3。待净化的水流从外部管道10通过电磁阀9经由加氯组合系统的供水装置8(例如进水管道)流至喷水室2内,最终从喷水装置4喷射出来。喷水装置4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喷嘴组成。电磁阀9通过线路12连接到控制器(图中未显示)上,而控制器可与检测进入水中氯含量的传感器(图中未显示)相连,从而实现对流入喷水室2的水流量的控制。从喷水装置喷射出来的水穿过多孔格栅5撞击在支承在多孔格栅5上的固体含氯药剂上,使得固体含氯药剂的表面受到冲刷并溶解。随后,溶解了一定的含氯药剂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入溶解池3内,并经由排出装置11返回至泳池或其它供水系统。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明了,所列附图仅仅是描述性的,本技术的范围并不受附图描述以及附图中各个装置/部件的位置、数量的限制。例如,排出含氯水流的装置11可以在溶解池3的侧部,也可以在溶解池3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氯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系统包括:    用于容纳固体含氯药剂的室(1);    在所述室(1)底部的用于支持固体含氯药剂的多孔格栅(5);    位于所述多孔格栅下方的喷水室(2),所述喷水室(2)内有喷水装置(4),所述喷水装置被放置成向上喷水;    位于所述喷水室(2)下方的溶解池(3);    向所述喷水装置(4)供水的装置(8);以及    使水流从所述溶解池(3)中排出的装置(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W布朗谢特李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奥麒化工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