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光专利>正文

饮用水净化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73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饮水杯的改进。其特征是杯体一侧外凸的滤水筒与杯体下部相通,滤水筒底部设有堵头,筒内的中下部充填活性炭纤维,上部装有磁环及杀菌剂,与放置杀菌剂处相通为端口带过滤网的倾斜吸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能够对饮用水质进行净化,除去有害物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饮水杯的改进。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由于水源的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对人体有害无益。如何使饮用水净化,除去有害物质,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净化水质,携带方便的水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杯体、杯盖和滤水装置构成。其特征是杯体(2)一侧外凸的滤水筒(7)与杯体(2)下部相通,滤水筒(7)底部设有堵头(10),筒(7)内的中下部充填活性碳纤维(6),上部装有磁环(5)及杀菌剂(3),与放置杀菌剂(3)处相通为端口带过滤网的倾斜吸管(4)。筒内的杀菌剂和活性碳纤维形成净水介质层。本技术的使用,能够对饮用水质进行净化,除去有害物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家庭、出差、旅游等各种场合,尤其是在偏僻的农村及施工现场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杯盖和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4为图2的B-B视图。图5为图2的K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堵头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杯体(2)与滤水筒(7)下部的通孔(8)为2~6个,吸管(4)端口上的过滤网网孔为100~180目。杯体(2)、杯盖(1)等均采用ABS塑料制成,磁环(5)采用高强度稀土永磁材料制成,图中的9为无毒橡胶制成的密封圈,所用的杀菌剂为三碘树脂或菌必死。本技术装水后,源水可通过杯体下部的通孔进入滤水筒,使用者所吸入的杯水经活性碳纤维、杀菌剂等进入口中,饮用水得到净化。权利要求1.一种饮用水净化杯,具有杯体、杯盖等,其特征是杯体(2)一侧外凸的滤水筒(7)与杯体(2)下部相通,滤水筒(7)底部设有堵头(10),筒(7)内的中下部充填活性碳纤维(6),上部装有磁环(5)及杀菌剂(3),与放置杀菌剂(3)处相通为端口带过滤网的倾斜吸管(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净化杯,其特征是杯体(2)与滤水筒(7)下部的通孔(8)为2~6个,吸管(4)端口上的过滤网网孔为100~180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饮水杯的改进。其特征是杯体一侧外凸的滤水筒与杯体下部相通,滤水筒底部设有堵头,筒内的中下部充填活性炭纤维,上部装有磁环及杀菌剂,与放置杀菌剂处相通为端口带过滤网的倾斜吸管。本技术的使用,能够对饮用水质进行净化,除去有害物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文档编号C02F1/00GK2153543SQ93227808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晓光 申请人:陈晓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用水净化杯,具有杯体、杯盖等,其特征是杯体(2)一侧外凸的滤水筒(7)与杯体(2)下部相通,滤水筒(7)底部设有堵头(10),筒(7)内的中下部充填活性碳纤维(6),上部装有磁环(5)及杀菌剂(3),与放置杀菌剂(3)处相通为端口带过滤网的倾斜吸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