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901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底端设置有驱动辊组,驱动辊组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胶片的第一输送带,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配合的自动递头器,自动递头器与支架旋转连接,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自动递头器在支架上旋转的气缸,位于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设置有与自动递头器配合的第二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胶片自动递头装置采用机械来自动递头,使得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更加容易简便,省事省力,避免了因人工递头存在的夹伤手指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橡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片自动递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橡胶机械行业中,胶片冷却主要通过喷水冷却实现,出于节省空间及成本考虑,胶片冷却装置分为多段独立的输送带,输送带上下叠加放置,头部胶片从一段输送带尾部到另一段输送带头部时需要人工牵头,如图1所示。当胶片体3从第一传送带1到第二传送带2时需要人工牵头递胶,人工牵头递胶由于受到机架限制,操作不易;而且人工牵头递胶存在安全隐患,手指容易被传输带夹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自动递头,避免了人工牵头递胶的缺陷的胶片自动递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端设置有驱动辊组,所述驱动辊组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胶片的第一输送带,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配合的自动递头器,所述自动递头器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自动递头器在所述支架上旋转的气缸,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自动递头器配合的第二输送带,所述自动递头器旋转到与所述第二输送带接触时,所述自动递头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平齐。优选地,所述自动递头器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旋转中心以及可旋转的弧形机架,所述旋转中心处设置有被动辊组件;所述弧形机架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托辊组件,所述弧形机架的自由端设置有主动辊组件,运输带跨过所述被动辊组件、托辊组件及主动辊组件绕在所述弧形机架上。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胶片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胶片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尽头处。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胶片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胶片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带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自动递头器配合的导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胶片自动递头装置采用机械来自动递头,使得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更加容易简便,省事省力,避免了因人工递头存在的夹伤手指等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胶片递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胶片自动递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动递头器1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胶片14过度到自动递头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完成整个胶片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胶片体,4-运输带,5-托辊组件,6-被动辊组件,7-气缸,8-主动辊组件,9-弧形机架,10-旋转中心,11-自动递头器,12-第二输送带,13-第一输送带,14-胶片,15-第一胶片检测装置,16-第二胶片检测装置,17-导向器,18-支架,19-驱动辊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参照图2,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包括支架18,所述支架18底端设置有驱动辊组19,所述驱动辊组19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胶片14的第一输送带13,所述支架1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3配合的自动递头器11。图3为自动递头器11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所述自动递头器11包括与所述支架18连接的旋转中心10,以及可旋转的弧形机架9,所述旋转中心10处设置有被动辊组件6;所述弧形机架9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托辊组件5,所述弧形机架9的自由端设置有主动辊组件8,运输带4跨过所述被动辊组件6、托辊组件5及主动辊组件8绕在所述弧形机架9上。所述自动递头器11与所述支架18旋转连接,所述支架1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自动递头器11在所述支架18上旋转的气缸7,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3的正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自动递头器11配合的第二输送带12,所述自动递头器11旋转到与所述第二输送带12接触时,所述自动递头器11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12平齐。本技术的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包括还包括第一胶片检测装置15和第二胶片检测装置16。所述第一胶片检测装置15安装在所述支架18上,位于所述第一输送13带输送尽头处;所述第二胶片检测装置16安装在所述支架18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12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12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自动递头器11配合的导向器17。工作原理及过程:1、当胶片14输送到第一输送13的尾部时,自动递头器11中的弧形机架9处于位置1处,如图3所示;2、当胶片14进一步输送到自动递头器11上时,此时第一胶片检测装置15检测到胶片,发出控制信号;此时自动递头器11的运输带开始传输,带动胶片向二输送带12输送,同时气缸17把弧形机架9推到图3所示的位置2处,如图4所示;3、当胶片14从自动递头器11上通过导向器17输送到第二输送带12上时,第二胶片检测装置16检测到胶片14,发出控制信号,气缸17拉动自动递头器11退回图3所示的位置1处,同时自动递头器11运输带4停止传输,整个自动递头过程完成。如图5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胶片自动递头装置采用机械来自动递头,使得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更加容易简便,省事省力,避免了因人工递头存在的夹伤手指等安全隐患。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胶片自动递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端设置有驱动辊组,所述驱动辊组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胶片的第一输送带,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配合的自动递头器,所述自动递头器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自动递头器在所述支架上旋转的气缸,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自动递头器配合的第二输送带,所述自动递头器旋转到与所述第二输送带接触时,所述自动递头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端设置有驱动辊组,所述驱动辊组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胶片的第一输送带,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配合的自动递头器,所述自动递头器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自动递头器在所述支架上旋转的气缸,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自动递头器配合的第二输送带,所述自动递头器旋转到与所述第二输送带接触时,所述自动递头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自动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递头器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旋转中心以及可旋转的弧形机架,所述旋转中心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飞吴应灿金星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恒瑞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