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支气管镜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进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各叶段支气管的情况,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诊疗。大多数气道病变,可以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来诊断,还有些气道旁的病变,可在B超引导下经气道穿刺活检明确(EBUS-TBNA);同时,支气管镜亦可应用于球囊扩张、摘取异物、肿瘤氩气刀及冷冻治疗、放置气管支架等气管腔内治疗。特别是在球囊扩张、TBNA等操作时,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要求术者一手持气管镜插入部,一手固定操作部,保持操作部在气道内位置不变,长时间握持极易引起术者手抖、定位不准等,进而影响诊断操作的成功率,甚至在TBNA时增加了患者的风险。因此,缓解术者在操作过程中的疲劳、替代术者双手固定支气管镜就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气管镜固定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代替术者双手固定支气管镜操作部和插入部,避免术者因长时间握持造成的疲劳、手抖、定位不准等弊端,降低操作风险、提高疾病诊治的成功率。为了实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气管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下端的底座和横向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二支撑杆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支气管镜操作部的第一固定夹套和用于固定支气管镜插入部的第二固定夹套,在第一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固定夹套在纵向平面摆动的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气管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下端的底座和横向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二支撑杆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支气管镜操作部的第一固定夹套和用于固定支气管镜插入部的第二固定夹套,在第一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固定夹套在纵向平面摆动的角度调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杆自由端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蜗轮、一端穿入壳体且与所述蜗轮作传动配合的蜗杆和用于对蜗杆进行旋转锁定的锁定机构,蜗轮的涡轮轴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固定夹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气管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操作杆、连杆、阻力球和锁定套,所述蜗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沿蜗杆的轴线方向开有盲孔,蜗杆在所述盲孔下端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槽,所述操作杆一端插入到盲孔内,所述连杆与通槽一一对应设置,连杆的一端沿所述通槽插入到盲孔内、且与操作杆的下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具有弹性的阻力球,所述锁定套与蜗杆同轴地设置在壳体外侧;当移动操作杆使得连杆位于水平面时,阻力球与锁定套的内壁相抵触,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明霞,杨雪梅,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