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中的给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23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6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机中的给纱机构,不使各针织纱的张力过高就能够可靠地防止供给路径上的针织纱的松弛。在通过集束器将各针织纱形成为并纱而向导纱器供给的供给路径上,将具有大致V字状的槽的上游侧及下游侧V槽引导辊支承为旋转自如。使各V槽引导辊的轴相对于与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倾斜,以使并纱从槽的各斜面中的一侧的斜面转动直至谷底而在各V槽引导辊间捻转。另外,沿周向将各V槽引导辊的槽的谷底连接的线在展开后在该V槽引导辊旋转1周的期间成为1个周期的正弦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横机中的给纱机构,详细而言,涉及防止将多根针织纱向导纱器供给的供给路径上的各针织纱的松弛的对策。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在将从纱筒放出的针织纱向导纱器供给的供给路径上,为了防止该供给路径上的针织纱的松弛,而设置用于对该针织纱作用张力的顶部弹簧(天バネ)装置或侧部张紧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存在通过集束器使多根针织纱集束而形成为并纱,经由供给路径将该并纱向导纱器供给的方案。【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4301号公报不过,若经由供给路径将并纱向导纱器供给,则由于作用于各个针织纱的阻力的不同、或在编织时形成的线圈的内周与外周之差等,各针织纱的彼此的消耗量不同。该情况下,考虑通过顶部弹簧装置、侧部张紧装置将供给路径上的并纱的张力设定得较高,而除去在消耗量少的针织纱上产生的松弛。但是,若配合产生松弛的针织纱而使并纱的张力过高,则在未产生松弛的针织纱上容易发生断纱,并且线圈缩短等而对编织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机中的给纱机构,其不使并纱的张力过高就能够可靠地防止供给路径上的针织纱的松弛。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以通过集束器将多根针织纱形成为并纱而向导纱器供给的横机中的给纱机构为前提。而且,在从所述集束器直至所述导纱器的供给路径上,将具有大致V字状的槽的V槽引导辊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其特征在于,使所述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所述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并纱容易从所述槽的2个斜面中的一侧的斜面转动直至谷底。另外,也可以是,沿周向将所述V槽引导辊的槽的谷底连接的线在展开后在该V槽引导辊旋转1周的期间成为1个周期的正弦曲线。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供给路径上设置根据需要将所述并纱向所述V槽引导辊积极地送纱的积极送纱装置。另外,也可以是,对所述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设置变更该旋转轴相对于与所述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变更机构。而且,在所述供给路径的相比所述V槽引导辊靠导纱器侧,将具有大致V字状的槽的下游侧V槽引导辊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也可以是,使所述下游侧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所述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向所述V槽引导辊的倾斜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以使被所述V槽引导辊转动后的并纱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相对于此,在所述供给路径的相比所述V槽引导辊靠导纱器侧,将在底部具有与所述并纱接触的凹字状的平坦的槽的下游侧凹槽引导辊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也可以是,使所述下游侧凹槽引导辊的旋转轴与所述供给路径正交,以使被所述V槽引导辊转动后的并纱在所述平坦的槽接触而不施加捻转地将其原样送出。【专利技术效果】使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倾斜,使来自集束器的并纱容易从V槽引导辊的槽的一侧的斜面转动直至谷底,由此在供给路径上被捻转而并纱相互缠绕,不使并纱的张力过高就能够可靠地防止供给路径上的各针织纱的松弛。另外,使沿周向将V槽引导辊的槽的谷底连接的线在展开后在该V槽引导辊旋转1周的期间成为1个周期的正弦曲线,由此在V槽引导辊旋转1周的期间槽的谷底在两斜面之间蜿蜒而移动,槽的各斜面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并纱仅在一侧的斜面转动,因此伴随V槽引导辊的旋转,谷底向另一侧的斜面侧移动而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平缓的缓倾斜时在该一侧的斜面转动而捻转,谷底向一侧的斜面侧移动而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急剧的急倾斜时向一侧的斜面侧移动,但当谷底向另一侧的斜面侧再次移动而一侧的斜面成为缓倾斜时,在该一侧的斜面转动而被捻转,反复进行上述步骤。由此,仅使用V槽引导辊的槽的一侧的斜面而容易使并纱捻转,能够顺畅地进行直至导纱器的供给路径上的并纱的捻转。另外,设置根据需要将并纱向V槽引导辊积极地送纱的积极送纱装置,由此被积极地送纱的并纱也能够从V槽引导辊的槽的斜面转动直至谷底而在供给路径顺畅地捻转。另外,利用倾斜角度变更机构变更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的倾斜角度,由此能够对应于各针织纱的种类而变更使用V槽引导辊的槽的斜面中的哪个斜面的选择、或该捻转状况的强弱等,能够对应于各针织纱的粗细或纱线种类、或编织条件等而增强或减弱对于并纱的捻转状况。而且,使供给路径的相比V槽引导辊靠导纱器侧的下游侧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向V槽引导辊的倾斜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使被V槽引导辊转动而捻转后的并纱从下游侧V槽引导辊的槽的一侧的斜面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谷底,由此能够在该两引导辊之间进一步增加捻转而使并纱更加缠绕,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供给路径上的各针织纱的松弛。而且,使下游侧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向V槽引导辊的倾斜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由此从下游侧V槽引导辊直至织针之间的并纱也能够捻转,能够在对并纱进行了捻转的状态下进行基于织针的编织。相对于此,使供给路径的相比V槽引导辊靠导纱器侧的下游侧凹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供给路径正交,使被V槽引导辊捻转后的并纱与下游侧凹槽引导辊的底部的平坦的槽接触而不施加捻转地将其原样送出,由此能够在该两引导辊间进一步增加捻转而使并纱更加缠绕,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供给路径上的各针织纱的松弛。而且,若使被V槽引导辊捻转后的并纱与下游侧凹槽引导辊的平坦的槽接触而不施加捻转地将其原样送出,则与该平坦的槽接触的以后的并纱的捻转自然地返回,能够将两引导辊间的并纱的捻转在从下游侧凹槽引导辊直至织针之间释放,能够在将并纱的捻转释放的状态下进行基于织针的编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横机中的给纱机构的概略构成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表示供给路径的详细构成的构成图。图3是从导纱器的相反侧观察上游侧引导装置后的正视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下游侧引导装置后的俯视图。图5是从与轴正交的方向观察上游侧及下游侧V槽引导辊后的正视图。图6是上游侧及下游侧V槽引导辊的纵剖正视图。图7是说明基于供给路径上的上游侧及下游侧V槽引导辊的并纱的捻转的方向的说明图。图8是将上游侧及下游侧V槽引导辊的槽的形状展开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横机中的给纱机构的概略构成的概略构成图。【标号说明】1横机12并纱12A、12B针织纱2给纱机构20供给路径21集束器24上游侧V槽引导辊(V槽引导辊)241槽242轴(旋转轴)243A、243B斜面25下游侧V槽引导辊251槽252轴(旋转轴)253A、253B斜面26倾斜角度变更机构3导纱器4积极送纱装置X、Y沿周向连接槽的谷底的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横机中的给纱机构的概略构成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表示供给路径的详细构成的构成图。图1及图2中,横机1具备将从2个纱筒11A、11B分别送出的针织纱12A、12B向未图示的织针给纱的给纱机构2。该给纱机构2具备相对于与未图示的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方向平行地延伸的行走轨道滑动的导纱器3。该导纱器3具备基台31、从该基台31向下方延伸的单一的给纱臂32。在给纱臂32的下端设有给纱口33。另外,给纱机构2具备:将从各纱筒11A、11B放出的2根针织纱12A、12B合并而集束成并纱12的集束器21;及将来自该集束器21的并纱12引导直至导纱器3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引导装置22、23。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横机中的给纱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机中的给纱机构,通过集束器将多根针织纱形成为并纱而向导纱器供给,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集束器直至所述导纱器的供给路径上,将具有大致V字状的槽的V槽引导辊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所述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并纱容易从所述槽的2个斜面中的一侧的斜面转动直至谷底。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16 JP 2015-1418571.一种横机中的给纱机构,通过集束器将多根针织纱形成为并纱而向导纱器供给,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集束器直至所述导纱器的供给路径上,将具有大致V字状的槽的V槽引导辊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V槽引导辊的旋转轴相对于与所述供给路径正交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并纱容易从所述槽的2个斜面中的一侧的斜面转动直至谷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中的给纱机构,其中,沿周向将所述V槽引导辊的槽的谷底连接的线在展开后在该V槽引导辊旋转1周的期间成为1个周期的正弦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中的给纱机构,其中,在所述供给路径上设置根据需要将所述并纱向所述V槽引导辊积极地送纱的积极送纱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口一人户口久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