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桂琴专利>正文

污水处理沉沙曝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12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污水处理沉沙曝气头,它包括带进气口的托杯、连接套,其特征是:托杯的杯口内设置可上下活动的压盖,压盖的下部设置数个隔腔,隔腔分为相隔的盲隔腔和通隔腔。优点是:能产生空气旋流,造成大量空气泡,在水中氧分子分解产生量大,曝气量可调,曝气效果功效高,沉沙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它是一种污水处理流程的前期沉沙池中的沉沙曝气头。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前期沉沙池,其功用是致使泥沙与水尽量分离,主要利用沉沙曝气头通入空气产生旋流,造成大量空气泡,由于泥沙与水的比重差,再添加处理药品,最终实现水与泥沙的分离目的。目前使用的沉沙曝气头为筒式曝气头,存在气泡大、数量少、曝气量不能自行调节、曝气效果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在水中氧分子的分解量,影响沉沙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沉沙曝气头,能产生空气旋流,形成大量空气泡,曝气量可调,曝气效果功效高,在水中氧分子分解产生量大,沉沙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带进气口的托杯、连接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托杯的杯口内设置可上下活动的压盖,压盖的下部设置数个隔腔,隔腔分为相隔的盲隔腔和通隔腔。上述的托杯杯壁上设置限位件。本技术的优点是能产生空气旋流,造成大量空气泡,在水中氧分子分解产生量大,曝气量可调,曝气效果功效高,沉沙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见图1-3,具体结构如下托杯2的下部有进气口5,进气口5处组装螺纹连接套6,螺纹连接套6与托杯2之间设有密橡胶圈4。托杯2的杯口内放置钢体压盖1,压盖的下部有四个隔腔,两个相对的隔腔下端封住为盲隔腔7,另两个相对的隔腔下端敞开为通隔腔3;在托杯2的杯壁上插装两个限位件8,两个限位件分别位于两个盲隔腔7内。工作原理当气体从托杯2的进气口进入托杯后顶起压盖1,气体从压盖1上部与托杯2的杯口处缝隙曝出,形成大量空气泡,空气旋流及在水中分解大量氧分子使污物与水分离。为防止气体压力过大将压盖1顶出托杯2,故而限位件8限制了压盖1的顶起距离。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沉沙曝气头,它包括带进气口的托杯、连接套,其特征是托杯的杯口内设置可上下活动的压盖,压盖的下部设置数个隔腔,隔腔分为相隔的盲隔腔和通隔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沙曝气头,其特征是托杯杯壁上设置限位件。专利摘要一种污水处理沉沙曝气头,它包括带进气口的托杯、连接套,其特征是:托杯的杯口内设置可上下活动的压盖,压盖的下部设置数个隔腔,隔腔分为相隔的盲隔腔和通隔腔。优点是:能产生空气旋流,造成大量空气泡,在水中氧分子分解产生量大,曝气量可调,曝气效果功效高,沉沙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C02F3/20GK2351431SQ9823884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世钟, 仉玉梅 申请人:刘桂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沉沙曝气头,它包括带进气口的托杯、连接套,其特征是:托杯的杯口内设置可上下活动的压盖,压盖的下部设置数个隔腔,隔腔分为相隔的盲隔腔和通隔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钟仉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刘桂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