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前拯专利>正文

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334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包括第一跟腱微创穿线器、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第一微创缝合针、第二微创缝合针;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分别包括手柄、连接杆、穿线孔三部分;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缝合针为直线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避免损伤腓肠神经,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跟腱断裂部位作手术切口,破坏局部的血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尤其涉及在跟腱断裂微创手术中采用的穿线器和缝合针。
技术介绍
跟腱断裂通常见于运动损伤,如小腿三头肌猛烈收缩或踝关节强烈背伸活动都可能导致跟腱断裂。跟腱断裂的部位常见于跟腱止点上方4至6厘米处,跟腱断裂后患足主动跖曲活动受限,不能做蹬地运动,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治疗跟腱断裂的传统方法需要广泛切开跟腱后方的皮肤,剥离跟腱周围滑膜组织,暴露跟腱断端和远近端跟腱组织,使用Bunnel,Kessler等方法缝合跟腱。传统的切开手术方法对跟腱周围皮肤和软组织损伤较大,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伤口开裂。常见的跟腱微创缝合方法有:Ma&Griffith法,在跟腱周围切开六个小口,经小切口穿过缝线,该方法创伤小,容易损伤到腓肠神经;“跟腱龙”法,在跟腱断端处做一个横切口,使用特制的穿线器分别插入跟腱的远近端,最后在跟腱断端处打结固定,该方法缝合确切,但是仍然需要暴露跟腱断端,破坏局部血运,另外手术瘢痕位置较低,穿鞋时容易摩擦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微创缝合跟腱技术不能避免损伤腓肠神经和破坏跟腱断端血运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跟腱微创穿线器,该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避免损伤腓肠神经,并且手术切口避开跟腱损伤区域保护跟腱血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包括第一跟腱微创穿线器、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第一微创缝合针、第二微创缝合针。所述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包括手柄、连接杆、穿线孔,手柄处呈扁平状,手柄长度90mm,厚度3mm,表面做防滑处理,例如手柄表面做斜45度防滑纹处理,手柄表面设置一处直径10mm的球形凹陷方便使用者拇指按持,手柄一端同连接杆相接。连接杆总长130mm,直径3mm,断面呈圆形,连接杆在距离手柄30mm处折弯,角度呈170度,连接杆另一端和穿线孔连接。穿线孔呈长圆形,穿线孔的平面和手柄的平面保持一致。穿线孔侧面厚度3mm,正面观孔壁厚度1mm,穿线孔外部长度12mm,外部宽度6mm,孔内长度9mm,孔内宽度4mm。穿线孔两端各有一个点状凸起,点状突起朝向折弯的方向,点状凸起直径1.5mm,高度1.5mm。微创缝合针包括缝合针、缝合线,缝合针呈直线型,长度50mm,直径0.40mm,缝合针尾与跟腱缝合线连接。缝合线直径0.35mm,长度750mm,为单股线可吸收缝线,表面光滑,两根缝线的颜色分别为渐变的绿色和蓝色,靠近缝合针的一端颜色深,向线尾方向颜色逐渐变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在跟腱微创缝合手术中,手术切口位于跟腱断裂部位的近端,使用微创缝合器将微创缝合线从跟腱止点处引入跟腱腱鞘组织内部,自手术切口引出,本专利技术既可以避免损伤腓肠神经,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跟腱断裂部位作手术切口,破坏局部的血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跟腱微创穿线器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跟腱微创穿线器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跟腱微创穿线器的穿线孔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跟腱微创缝合针及微创缝合线示意图;图5为最终缝合效果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手柄;2-连接杆;3-穿线孔;4-球形凹陷;5-点状突起;6-微创缝合针;7-微创缝合线。具体实施方式在跟腱断裂的手术中需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在手术中将无菌包装的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打开至于手术操作台上。手术中踝关节放置于中立位,在距离跟腱止点约10cm处做一纵向切口,切口长度约3cm,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纵向切开深筋膜。将第一把跟腱微创缝合器沿跟腱组织的一侧插入,将跟腱微创穿线器的穿线孔插入至跟腱止点附近,保证点状突起朝向皮肤。同理将第二把跟腱微创缝合器沿跟腱组织的另一侧插入,其穿线孔同第一把跟腱微创穿线器的深度一致,其点状突起朝向皮肤。经皮肤触摸跟腱两侧的点状突起,可以确认穿线孔的位置,保证其位于跟腱止点近端并且保证两把跟腱微创穿线器的位置平行。使用一枚跟腱微创缝合针(如蓝色缝线),自外侧向内侧方向,经一侧的两个点状突起之间扎入皮肤,依次穿过皮下组织、深筋膜、穿线孔、跟腱、另一侧穿线孔、深筋膜、皮下组织,经另一侧的两个点状突起之间扎出皮肤,同法与第一枚跟腱微创缝合针平行的方向,在第一枚缝合针的近段,用另一枚跟腱微创缝合针(如绿色缝线)经一侧的两个点状突起之间扎入皮肤,经另一侧的两个点状突起之间扎出皮肤。此时可用手控制微创跟腱穿线器的手柄,轻轻向外牵拉,感受穿线孔被缝合针阻挡不能抽出,用手控制微创跟腱穿线器的手柄,向内轻轻推挤,感受穿线孔被另一枚直针阻挡不能推入,此法可确认两枚直针都在穿线孔内横行穿过跟腱组织。依次将两枚直针自其尖端拔出,把直针尾部连接的缝线引出,跟腱两侧保留足够长度的缝线,在缝合针尾部剪断缝线。手持跟腱微创缝合器的手柄,同时向外抽出两把跟腱微创缝合器,将两侧的缝线自手术切口中引出,此时通过观察缝线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深色的一端在跟腱组织的内侧,浅色的一端在跟腱组织的外侧。可以两手分别把持两侧缝线,轻轻牵拉,观察踝关节跖屈动作,此操作可确认远端跟腱组织的缝合强度,同时可以确认缝线穿过了远端跟腱组织。此时需将踝关节自中立位改变为极度跖屈位,通过观察两根缝线的颜色,同时轻轻滑动缝线组织确认两根缝线的对应关系,先取其中一根缝线(如绿线),借助普通的手术缝合针在近端跟腱组织内缝合固定,同理将另一根缝线(如蓝线)在绿线打结处的近段的跟腱组织内缝合固定,最终的缝合效果如“回”字型。冲洗手术切口,依次缝合深筋膜组织、皮下组织、皮肤,手术完成。手术后患肢需保持跖屈位固定,减少跟腱断端张力,保证局部充分愈合。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包括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第一和第二微创缝合针,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分别包括手柄、连接杆、穿线孔三部分;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缝合针为直线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包括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第一和第二微创缝合针,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分别包括手柄、连接杆、穿线孔三部分;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缝合针为直线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跟腱微创穿线器以及第一和第二微创缝合针作为一组器械使用,整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和穿线孔的平面保持一致,手柄表面做斜45度防滑纹处理,手柄表面设置一处直径10mm的球形凹陷方便使用者拇指按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在距离手柄30mm处折弯,角度呈170度,连接杆的折弯方向同穿线孔的方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跟腱微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前拯林朋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朱前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