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调节腔(1)、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沉淀室(4)、消毒集水室(5)和曝气管(8),沉淀室(4)与调节腔(1)之间设有回流泵,所述第二曝气室(3)的体积大于第一曝气室(2)的体积,所述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1)的进污水量之比大于2。本装置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出水水质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处理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以及生化法,采用生化法处理生活污水是一种节约能源的低成本处理方法,它是利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污泥则形成絮状团与水分离。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的生物以好氧菌为主,并伴有浮游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藻类,经沉淀的水加入药剂将细菌杀死后排放。目前船用生化法处理污水装置由曝气柜、沉淀柜、消毒集水柜和曝气管组成,曝气柜中设有软性填料,由于该装置用于船舶,则要求缩小装置的重量尺寸,可将更多的舱容和排水量用来提高运力,免得带着多余的重量来回往返,因此要求曝气柜的体积要小,但整个装置的高负荷处理能力又要求曝气柜的体积要大,所以两曝气室的腔容比优化是该装置充分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装置的回流量小,不利于提高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出水水质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调节腔、第一曝气室、第二曝气室、沉淀室、消毒集水室和曝气管,沉淀室与调节腔之间设有回流泵,所述第二曝气室的体积大于第一曝气室的体积。在本技术中,要求所述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的进污水量之比大于2,最优化的方案是所述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的进污水量之比为3。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后,适度增大第二曝气室的体积,使第二曝气室留有较大容积余量,当装置的污水处理负荷增大时,能达到较高的处理能力和较好的处理效果,耐冲击负荷能力提高。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的进污水量之比较大,增加了水力负荷率,提高冲刷生物膜的能力,促进生物膜脱落更新,防止滤床堵塞,保持良好的生物膜活性与通气,提高有机负荷率,因此采用大回流比稀释进水,可提高出水水质,并有利于生物滤池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2所示,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由调节腔1、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沉淀室4、消毒集水室5组成,各腔室依次串接而成,调节腔1与污水进管6相通,消毒集水室5与排放泵7的进水口相通。曝气软管8与压气机9连接并伸入调节腔1、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沉淀室4的底部,所述曝气软管8上设有微米级的超微孔作为曝气孔。沉淀室4与调节腔1之间设有回流泵,回流泵的进口与沉淀室4的底部相连通,出口则伸入调节腔1中。调节腔1外设有粉碎泵10,粉碎泵10的进水口与调节腔1的下部相通,粉碎泵10的出水口与调节腔1的上部相通。第一曝气室2和第二曝气室3中设有多面球状的刚性填料11。第二曝气室3的体积比第一曝气室1的体积大二分之一。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1的进污水量之比大于2,最优化的方案是所述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1的进污水量之比为3。污水首先进入调节腔1中,在曝气软管8充氧的同时,由粉碎泵10连续不断地对污水中的块状物进行循环粉碎,并对调节腔1中污泥进行紊流搅动,提高了充氧效率,使水中氧含量接近饱和,为第一曝气室2的高耗氧量做好准备。调节腔1中以好氧菌为主的活性污泥菌团形成象棉絮状带有粘性的絮体吸附有机物质,在充氧条件下消解有机物质,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活性污泥得到繁殖和培养,从沉淀室4内撇渣返回的活性污泥经回流泵被送至本腔室内,作菌种繁殖。经过充氧后的污水以一定流速进入曝气室,与生物膜接触,其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经曝气室的生物膜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室4沉淀,澄清后的水进入消毒集水室5,由液位控制经排放泵7定期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调节腔(1)、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沉淀室(4)、消毒集水室(5)和曝气管(8),沉淀室(4)与调节腔(1)之间设有回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室(3)的体积大于第一曝气室(2)的体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生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1)的进污水量之比大于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1)的进污水量之比为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调节腔(1)、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沉淀室(4)、消毒集水室(5)和曝气管(8),沉淀室(4)与调节腔(1)之间设有回流泵,所述第二曝气室(3)的体积大于第一曝气室(2)的体积,所述回流泵的出水量与调节腔(1)的进污水量之比大于2。本装置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出水水质好。文档编号C02F3/02GK2778803SQ200520069300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利平 申请人:张利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调节腔(1)、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沉淀室(4)、消毒集水室(5)和曝气管(8),沉淀室(4)与调节腔(1)之间设有回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室(3)的体积大于第一曝气室(2)的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利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