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痉挛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61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痉挛治疗仪,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痉挛肌治疗仪不能完全、持续牵伸痉挛肌,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肌异常增高的肌张力的问题,其结构是,壳体的前部面板上装有从左向右依次设有蜂鸣器窗口、显示器窗口、时间指示灯、复位按钮、电位调整器旋钮,壳体后部有电源输入口,壳体前面板下部有治疗头插孔,控制电路与复位电路、显示器、电位调整电路相连,电位调整电路经放大电路与驱动电路相连,驱动电路与治疗头相连,壳体前面板上的蜂鸣器窗口内装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蜂鸣器电路中的蜂鸣器,时间指示灯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携带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用于牵伸痉挛肌,降低肌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抗痉挛治疗仪
技术介绍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多万新发脑卒中病人。脑卒中是我国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死亡三大原因之一。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特征性表现,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运动控制和协调功能障碍,出现典型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痉挛症状,易导致患者出现运动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痉挛机治疗仪是为了改善脑卒中后的肌张力异常增高,是为脑卒中患者设计的一种低频脉冲治疗仪。通过A、B两个通路对痉挛肌和拮抗肌产生交替刺激;A路电流刺激痉挛肌,使其产生强烈收缩,肌腱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由1类纤维拮入背髓,反射性抑制痉挛肌。B路电流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拮抗肌产生收缩对抗痉挛肌,发生反射性抑制作用;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并提高拮抗肌群肌力,从而有效的降低肌张力,更重要的是对痉挛肌和拮抗肌的交替刺激可以使兴奋向中枢传导、有利于各种反射的调节,从而协调肌群和拮抗肌群。以利用肢体的随意运动,克服偏瘫后肢体出现的异常模式。但是因为市场上目前现有的痉挛肌治疗仪的两组电流通路输出脉冲周期都是只有1s—2s可调,所以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输出的电流不能引起拮抗肌的完全并持续一段时间的收缩,不能够有效的牵引痉挛肌,不能达到实际所需要的降痉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抗痉挛治疗仪,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痉挛肌治疗仪不能完全、持续牵伸痉挛肌,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肌异常增高的肌张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和控制电路,壳体的前部面板上装有从左向右依次设有蜂鸣器窗口、显示器窗口、时间指示灯、复位按钮、电位调整器旋钮,壳体后部有电源输入口,壳体前面板下部有治疗头插孔,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有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显示器、电位调整电路、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复位电路、显示器、电位调整电路相连,电位调整电路经放大电路与驱动电路相连,驱动电路经壳体上的治疗头插孔与治疗头相连,电位调整电路旋钮与电位调整电路相连,复位按钮与复位电路相连,壳体前面板上的蜂鸣器窗口内装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蜂鸣器电路中的蜂鸣器,时间指示灯与控制电路相连,显示器装在显示器窗口内,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相连。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携带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用于牵伸痉挛肌,降低肌张力,利于身体健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电路框示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电路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位调整电路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蜂鸣器电路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时间指示电路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放大电路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电路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输出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和控制电路,壳体1的前部面板上装有从左向右依次设有蜂鸣器窗口3、显示器窗口4-1、时间指示灯5、复位按钮6-1、电位调整器旋钮7-1,壳体后部有电源输入口2,壳体前面板下部有治疗头插孔8-1,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控制器、复位电路、显示器、电位调整电路、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控制电路11分别与复位电路6、显示器4、电位调整电路7相连,电位调整电路7经放大电路12与驱动电路13相连,驱动电路13经壳体上的治疗头插孔8-1与治疗头8相连,电位调整器旋钮7-1与电位调整电路7相连,复位按钮6-1与复位电路6相连,壳体前面板上的蜂鸣器窗口3内装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蜂鸣器电路中的蜂鸣器,时间指示灯5与控制电路相连,显示器4装在显示器窗口4-1内,控制电路11与电源电路9相连。所述的电源电路9与壳体上的电源输入口2相连,用于向抗痉挛治疗仪充电或外接市电;所述的壳体为前部呈倾斜面的方形;所述的壳体左右两侧的搬手槽1-1;所述的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控制芯片和辅助电路,控制芯片型号为STC12C5A16S2,控制芯片的9脚经电阻R1接地,并经电解电容C3正极接电源电路+5V输出端,控制芯片的18脚、19脚间接有晶振12M,并经并联的电容C4、C5接地,20脚接地,33脚经电阻R22接电源电路+5V输出端及电位调整电路的电位器5端(TEST),40脚接电源电路+5V输出端和电解电容C1的正极,并经并联的电解电容C1、电容C2接地,14脚接电位调整电路7的电阻R9的PWMA端,21-26脚接时间指示灯5,时间指示灯包括计时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的多个,37脚、38脚与显示器相连;所述的电源电路结构是,如图5所示,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壳体上的电源输入口2(J101),电源输入端经并联的电容C101、C102接地,并与由整流二极管构成的电桥B101的两输入端1、3相连,经整流电桥整流成两路直流输出,一路经电桥B101的输出4脚输出+21V电源,并接电解电容C104的负极,+21V电源经第三三端稳压器U103输出(3脚)-12V电源,第三三端稳压器U103的1脚接地;另一路输出的+21V电源接电解电容C101的正极,并经电阻R101接第一三端稳压器U101的1脚,经第三三端稳压器U103的3脚输出+12V电源,+12V电源经第二三端稳压器U102输出(3脚)+5V电源,第一三端稳压器U101的2脚、第二三端稳压器U102的2脚接地;所述的电位调整电路如图6所示,结构是,三极管Q2(型号S8550)的发射极接电源+5V,集电极接电位器RPA的3脚,基极经电阻R9接控制电路芯片的14脚,电位器RPA的5脚接控制电路芯片的33脚,电位器RPA的2脚接放大电路的运算放大器(IC201A),电位器RPA的1脚、4脚接地,电位器RPA上有置于壳体上的电位调整器旋钮7-1;所述的蜂鸣器电路如图7所示,其结构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5V,基极经电阻R4接控制器芯片的34脚,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蜂鸣器(BUZZER)的正端和二极管D2的负端,二极管D2的正端接地,并与蜂鸣器的负端相连;所述的时间指示电路如图8所示,其结构是,电阻R11、R12、R13、R14、R15、R16并联接电源+5V,电阻R11接发光二极管LED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5的负极接控制电路芯片的21脚,电阻R12接发光二极管LE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10的负极接控制电路芯片的22脚,电阻R13接发光二极管LED1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15的负极接控制电路芯片的23脚,电阻R13接发光二极管LED2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20的负极接控制电路芯片的24脚,电阻R14接发光二极管LED2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25的负极接控制电路芯片的25脚,电阻R15接发光二极管LED3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30的负极接控制电路芯片的26脚,并分别与置于壳体上的黄绿色的时间指示灯5相连;所述的放大电路如图9所示,结构是,运算放大器(型号LM358N)的3脚(+端)接电位调整电路中的电位器2脚,运算放大器的2脚(-端)接电阻R210的一端和电阻R208的一端,电阻R210另一端接地,电阻R208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的1脚和驱动电路中的场效应三极管N2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抗痉挛治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痉挛治疗仪,包括壳体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前部面板上装有从左向右依次设有蜂鸣器窗口(3)、显示器窗口(4‑1)、时间指示灯(5)、复位按钮(6‑1)、电位调整器旋钮(7‑1),壳体后部有电源输入口(2),壳体前面板下部有治疗头插孔(8‑1),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控制器、复位电路、显示器、电位调整电路、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控制电路(11)分别与复位电路(6)、显示器(4)、电位调整电路(7)相连,电位调整电路(7)经放大电路(12)与驱动电路(13)相连,驱动电路(13)经壳体上的治疗头插孔(8‑1)与治疗头(8)相连,电位调整器旋钮(7‑1)与电位调整电路(7)相连,复位按钮(6‑1)与复位电路(6)相连,壳体前面板上的蜂鸣器窗口(3)内装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蜂鸣器电路中的蜂鸣器,时间指示灯(5)与控制电路相连,显示器(4)装在显示器窗口(4‑1)内,控制电路(11)与电源电路(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痉挛治疗仪,包括壳体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前部面板上装有从左向右依次设有蜂鸣器窗口(3)、显示器窗口(4-1)、时间指示灯(5)、复位按钮(6-1)、电位调整器旋钮(7-1),壳体后部有电源输入口(2),壳体前面板下部有治疗头插孔(8-1),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控制器、复位电路、显示器、电位调整电路、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控制电路(11)分别与复位电路(6)、显示器(4)、电位调整电路(7)相连,电位调整电路(7)经放大电路(12)与驱动电路(13)相连,驱动电路(13)经壳体上的治疗头插孔(8-1)与治疗头(8)相连,电位调整器旋钮(7-1)与电位调整电路(7)相连,复位按钮(6-1)与复位电路(6)相连,壳体前面板上的蜂鸣器窗口(3)内装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蜂鸣器电路中的蜂鸣器,时间指示灯(5)与控制电路相连,显示器(4)装在显示器窗口(4-1)内,控制电路(11)与电源电路(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痉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9)与壳体上的电源输入口(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痉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前部呈倾斜面的方形,壳体左右两侧的搬手槽(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痉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辅助电路,控制芯片型号为STC12C5A16S2,控制芯片的9脚经电阻R1接地,并经电解电容C3正极接电源电路+5V输出端,控制芯片的18脚、19脚间接有晶振12M,并经并联的电容C4、C5接地,20脚接地,33脚经电阻R22接电源电路+5V输出端及电位调整电路的电位器5端,40脚接电源电路+5V输出端和电解电容C1的正极,并经并联的电解电容C1、电容C2接地,14脚接电位调整电路7的电阻R9的PWMA端,21-26脚接时间指示灯5,时间指示灯包括计时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的多个,37脚、38脚与显示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痉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结构是,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壳体上的电源输入口(2),电源输入端经并联的电容C101、C102接地,并与由整流二极管构成的电桥B101的两输入端1、3相连,经整流电桥整流成两路直流输出,一路经电桥B101的输出4脚输出+21V电源,并接电解电容C104的负极,+21V电源经第三三端稳压器U103输出-12V电源,第三三端稳压器U103的1脚接地;另一路输出的+21V电源接电解电容C101的正极,并经电阻R101接第一三端稳压器U101的1脚,经第三三端稳压器U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银涛冯晓东谷玉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