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儒专利>正文

组配式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2 阅读:5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组配式玉米收获机系一种农业机械。有摘穗板组合式摘穗装置、绞龙横向输送的摘穗割台,有链式喂入、剥皮棍、叶轮压送组合式的剥皮装置,有带排茎辊的果穗第一升运器,有侧、后两方向输送的果穗第二升运器,装配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上,可完成玉米的摘穗、剥皮、果穗装车诸作业。具有部件少,卸装简便,通用性强,功效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配式玉米收获机,特别是组配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玉米收获机,属于农业收获机械
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玉米收获机,一种是专用型玉米收获机,如原苏联产的KCKY-6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北京联合收割机厂最新生产的4YZ-4型玉米收获机。这两种机型优点是能完成玉米的摘穗、剥皮、果穗装配、茎杆切碎诸作业。符合我国玉米收获的农艺要求。收获质量好,适应范围广。缺点是只能收获玉米,用途单一,造价昂贵,应用受到限制。另一种是通用型收获机,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如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生产的SIBILL-6620型谷物联合收获机,配装40型玉米割台,可完成玉米的摘穗、脱粒、清粮诸作业。优点是一台机组可完成谷物、玉米多种作物的收获,利用率高投资少。缺点是由于采用摘穗直接脱粒的工艺,要求玉米成熟度严格,不适应我国玉米收获的特点,在国内应用很少。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组配式玉米收获机,实现了在自走式谷物收获机上采用玉米的摘穗、剥皮、果穗装车收获工艺,适应了我国玉米收获的农艺要求,还具有一台机组可收获谷物、玉米、多种作物功能,利用率高,投资少的优点。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如下:该组配式玉米收获机是组配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它包括摘穗割台、剥皮装置、果穗第一升运器、果穗第二升运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谷物联合收获(2)前面的摘穗割台(1),由通用机架(9)和安装在通用机架(9)上的3至6个摘穗板组合式摘穗单体(12)、搅龙(13)组成,用通用机架(9)上的悬挂臂(7)油缸支座(10)与谷物联合收获机(2)挂结,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动力用-->皮带通过中间轮(6)、割台主动轴(8)传入摘穗割台(1)的各工作部位。果穗第一升运器(3)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前部一侧,前端与摘穗割台(1)联接,后端支承在剥皮装置(4)的上方。剥皮装置(4)安装在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后部上方机壳上,剥皮装置(4)包括有果穗喂入链(24)、剥皮棍(26)、压送叶轮(27)、苞叶输送链(28),果穗喂入链(24)位于剥皮棍(26)上方一侧,果穗第二升运器(5)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后部另一侧,通过回转盘(29)与剥皮机架(21)联接,并能回转。用定位肖(30)锁定。果穗第二升运器(5)能固定在向后和向侧面二个方向,谷物联合收获机(2)后部动力用皮带通过主动轴(17)传动箱(18)剥棍主动轴(25)传动剥皮装置(4)各工作部位。又通过传动箱(18)反向轴(19)传动果穗第一升运器(3)和果穗第二升运器(5)的固定轴(31)、太阳轮(32)、随动轴(33)。本技术的优点是:可组配在各种型号的自走式谷物收获机上,通用性强,具有侧面后面二方位果穗装车功能,卸粮效率高。部件少,造价低,组配简便。工作性能适合我国玉米收获特点。本技术的附图如下:图1为组配式玉米收获机的左侧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B-B剖面视图;图中1为摘穗割台,图2为谷物联合收获机,图3为果穗第一升运器,图4为剥皮装置,图5为果穗第二升运器,图6为中间轮,图7为悬挂臂,图8为割台主动轴,图9为通用机架,图10为油缸支座,图11为方梁,图12为摘穗单体,图13为搅龙,图14为排出口,图15为槽体,图16为链耙,图17为主动轴,图18为传动箱,图19为反向轴,图20为排茎棍,图21为剥皮机架,图22为槽体,图23为链耙,图24为果穗喂入链,图25为剥棍主动轴,图26为剥皮棍,图27为压送叶轮,图28为苞叶输送链,图29为回转盘,图30为定位肖,图31-->为固定轴,图32为太阳轮,图33为随动轮。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实施例:本技术主要构成包括:谷物联合收获机(2)、摘穗割台(1)、果穗第一升运器(3)、剥皮装置(4)、果穗第二升运器(5)。摘穗割台(1)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前面,主要由通过机架(9)、摘穗单体(12)、搅龙(13)构成。通用机架(9)是由方梁(11)、悬挂臂(7)、油缸支座(10)焊合而成。中间轮(6)装于悬挂臂(7)后端,搅龙(13)左后侧装有割台主动轴(8),右后侧开有排出口(14)、摘穗割台(1),用悬挂臂(7)、油缸支座(10)、悬挂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机身的前端,并可以升降。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动力用皮带通过中间轮(6)、割台主动轴(8)、传动到摘穗单体(12)、搅龙(13)。果穗第一升运器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前部的右侧,主要由槽体(15)、链耙(16)、排茎棍(20)构成。槽体(15)的前端与排出口(14)联接,后端支承在剥皮机架(21)右上侧,动力由反向轴(19)传动到链耙(16)、排茎棍(20)。剥皮装置(4)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后部上方机壳上,主要由果穗喂入链(24)、剥皮棍(26)、压送叶轮(27)、苞叶输送链(28)、剥皮机架(21)和传动机构组成,果穗喂入链(24)位于剥皮棍(26)上方一侧,传动机构包括有:主动轴(17)、传动箱(18)、反向轴(19)、剥棍主动轴(25)。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动力用皮带通过主动轴(17)、传动箱(18)、剥皮主动轴(25)、分别传动到剥皮棍(26)、压送叶轮(27)、果穗喂入链(24)、苞叶输送链(28),又通过传动箱(18)、反向轴(19)、传动到果穗第一升运器(3)和果穗第二升运器(5)。果穗第二升运器(5)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后部左侧,主要由槽体(22)、链耙(23)、回转盘(29)、定位肖(30)和传动机构构成。槽体(22)通过回转盘(29)安装在剥皮机架(21)底部,并能回转。用定位肖(30)锁定,使槽体(22)-->与谷物联合收获机(2)保持在平行或垂直二个位置。传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轴(31)、太阳轮(32)、随动轴(33)。动力由反向轴(19)通过固定轴(31)、太阳轮(32)、随动轴(33)传动到链耙(23)。该组配式玉米收获机工作时,由摘穗单体(12)将直立的玉米果穗摘下,并通过搅龙(13)的横向输送到右侧,经排出口(14)进入果穗第一升运器(3),由链耙(16)输送到上端,残余茎杆经排茎棍(20)排出机外,果穗掉入剥皮装置(4)内。果穗再由果穗喂入链(24)输送到剥皮棍(26),和压送叶轮(27)之间剥皮。苞叶通过剥皮棍(26)掉入苞叶输送链(28)并输出机外。果穗由剥皮棍(26)上滑入果穗第二升运器(5),由链耙(23)输送到果穗运输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配式玉米收获机,组配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上,它包括有摘穗割台(1)、果穗第一升运器(3)、剥皮装置(4)、果穗第二升运器(5);其特征在于:摘穗割台(1)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前方,通过通用机架(9)上的悬挂臂(7)、油缸支座(10)悬挂在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机身前端,果穗第一升运器(3)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前部一侧,前端与摘穗割台(1)相接,后端位于剥皮装置(4)上方一侧,剥皮装置(4)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后部上方机壳上,一侧上端支承着果穗第一升运器(3),果穗第二升运器(5)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后部另一侧,通过回转盘(29)与剥皮机架(21)联接,并能回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配式玉米收获机,组配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上,它包括有摘穗割台(1)、果穗第一升运器(3)、剥皮装置(4)、果穗第二升运器(5);其特征在于:摘穗割台(1)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前方,通过通用机架(9)上的悬挂臂(7)、油缸支座(10)悬挂在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机身前端,果穗第一升运器(3)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的前部一侧,前端与摘穗割台(1)相接,后端位于剥皮装置(4)上方一侧,剥皮装置(4)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后部上方机壳上,一侧上端支承着果穗第一升运器(3),果穗第二升运器(5)位于谷物联合收获机(2)后部另一侧,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儒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