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一种供热系统,适用于生物质热电联产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有较多行业例如酿酒工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洁净程度较高的蒸汽,使用压力较低,且用量较大。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小容量低压蒸汽锅炉,多点分散产汽,集中供热,必然造成管理上的不便和供热成本的大大增加,导致整个系统的热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效率较高的换热装置,另外,相应地提供一种热效率较高的供热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于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件竖向隔板,使得壳体在长度方向上依次分隔为进出料腔、传热腔、中转腔;进出料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使得进出料腔在竖直方向由上往下依次分隔为进气腔、凝液排出腔;传热腔内布置有传热管,其中一部分传热管将中转腔和进气腔连通、另一部分传热管将中转腔和凝液排出腔连通;传热腔顶壁设置有蒸汽出口、底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气腔设置有进气口,凝液排出腔设置有凝液出口。进一步的是:竖向隔板垂直于壳体长度方向设置,横向隔板沿壳体长度方向水平横向设置,传热管沿壳体长度方向水平横向设置。进一步的是:传热腔的顶壁向外凸 ...
【技术保护点】
换热装置(2),包括壳体(29),其特征在于:壳体(29)内设有两件竖向隔板(210),使得壳体(29)在长度方向上依次分隔为进出料腔、传热腔、中转腔;进出料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213),使得进出料腔在竖直方向由上往下依次分隔为进气腔、凝液排出腔;传热腔内布置有传热管(212),其中一部分传热管(212)将中转腔和进气腔连通、另一部分传热管(212)将中转腔和凝液排出腔连通;传热腔顶壁设置有蒸汽出口(23)、底壁设置有进料口(24),进气腔设置有进气口(22),凝液排出腔设置有凝液出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换热装置(2),包括壳体(29),其特征在于:壳体(29)内设有两件竖向隔板(210),使得壳体(29)在长度方向上依次分隔为进出料腔、传热腔、中转腔;进出料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213),使得进出料腔在竖直方向由上往下依次分隔为进气腔、凝液排出腔;传热腔内布置有传热管(212),其中一部分传热管(212)将中转腔和进气腔连通、另一部分传热管(212)将中转腔和凝液排出腔连通;传热腔顶壁设置有蒸汽出口(23)、底壁设置有进料口(24),进气腔设置有进气口(22),凝液排出腔设置有凝液出口(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2),其特征在于:竖向隔板(210)垂直于壳体(29)长度方向设置,横向隔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峰,贺志宝,李敬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昊特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