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臣专利>正文

粪便微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51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粪便微生物处理装置,其微生物处理槽置于外壳内,该外壳上部设有粪便收集口和排气孔道,处理槽外设有电加热机构,处理槽内设有搅拌转子,其与减速器相连的转子轴一端固定部分的管壁上设与供氧风机相连的通孔,置于处理槽另一端侧壁支承件上的转子轴的管壁上设通孔。上述转轴上设间断的条状叶片,叶片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与端边平行的两个导杆的自由端上,这些等长的导杆,其固定端垂直固定在转轴上,每组的两个导杆不仅有一定间距,而且两者的轴向夹角为80°-90°,转子轴上相邻的两叶片位差170°-1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叶片具有特殊的角度,其与物料自身的粘稠度和重力特性结合,直接实现物料的周向和轴向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物料向一边搅的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卫设施,特别是用于公厕及城市生活小区 化粪池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水冲厕所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粪便污水 的排放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为此有人设计出,利用生物技术 处理粪便的装置。该装置主要有一个固定在型钢框架上的上开口槽体,其上 部设有粪便收集口和排气孔道,槽体外设有加热机构,槽体内设有铰龙和微 生物载体。它的不足之处是铰龙将微生物载体及粪便向一个方向推,使其 堆积在槽体的一侧,导致微生物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由于微 生物的活性化条件得不到满足,便不能对粪便进行充分有效的分解、氧化, 而长时间滞留的粪便又会产生臭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微生物活化条件使其能对 粪便进行高效氧化分解的粪便徼生物处理装置。本技术有固定在型钢框架上的微生物处理槽,其为横截面呈U形的 上开口槽形壳体,该壳体置于将其包容的外壳内,在处理槽上部设有粪便收 集口,其上面可设有直漏式蹲(坐)便器。在处理槽上部还设有排放生化反 应所产生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的排气孔道。处理槽内设有搅拌转子,其纵向 设置的转子轴是由位于处理槽内的部分和位于处理槽外的部分两部分组成 的,两者均为一端封闭的空心管,两者的非封闭端插接,该插接处设滑动密 封件。端部与减速H相连的转子轴的空心管壁上设一个通孔,其与供氧风机 相连;端部置于处理糟側壁支承件上的转子轴位于处理槽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向槽内提供氧气的通孔,最好通孔为斜孔,以防堵孔。在上述转轴上设若 干间断的条状叶片,该叶片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与端边平行的两个导杆即 一组导杆的自由端上,这些等长的导杆,其固定端垂直固定在转轴上,最好 插入转轴上与其对应的径向通孔内。每组的两个导杆不仅有一定间距,而且两者不在同一平面内其轴向夹角为80°-90° ,使叶片呈扭转的曲面,它既可 驱使物料作轴向运动又可驱使tf料作周向运动。转子轴上相邻的两叶片位差 (即两叶片的首部或两叶片的尾部的轴向夹角)约为170°-190° 。最好相邻 的两个叶片一个的首端与另一个的尾端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或交错,以消 除搅拌死角。上述叶片外缘的曲率半径与处理槽的弧形壳体曲率半径相等, 一则可使叶片转动不受阻碍,同时又可使两者间隙尽量地小,以防止存料。 为保证微生物载体能与粪便充分混合,可根据处理槽的大小、处理量来调整 搅拌转子叶片的数量、每组导杆间的距离和它们的轴向夹角以达到最佳搅拌 效果。最好叶片成对, 一个为左向叶片另一个为右向叶片,其左向叶片的内 曲面朝左,当转轴顺时针转时其可使物料向槽的左向运动;右向叶片的内曲 面朝右,当转轴顺时针转时其可使物料向槽的右向运动,在左右向叶片的共 同作用下可使处理槽内的粪便与微生物载体充分混合。为了避免处理槽两端 出现叶片搅拌不到的死角,在转轴位于处理槽内的两端分别设两组垂直固定 与其上的刮片,每组刮片均为以转轴为对称的两个,而每个刮片又均为夹角 呈钝角(最好135 °)的一段角钢,其一个边与处理槽侧板平行且间隙很小, 另一个边与轴线平行。最好在刮片夹角顶内设与其平行的加强筋。该可增加 刮片强度的加强筋与刮片一端同固定在转轴上,最好插在转轴上与其对应的 径向孔内。在处理樯外设有电加热机构,即在处理槽下部的弧形壳体外表面 设电加热材料,其可以是普通的镍铬丝、电加热棒,也可以是耗能低的半导体、纳米铝等。为使处理槽外表面温度均衡,在电加热材料外面包覆一层锡 箔纸,其外面再包覆一层防止热量向外散发的保温材料,以便为槽内微生物 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为掌握处理槽内物质的温度,在处理槽内设有温度传 感器,其与温控机构相连,该温控机构设定了槽内物质温度的上下限,当温 度低于下限值时温控机构启动电加热机构,当温度高于上限值时温控机构关 闭加热机构。上述温控机构设在控制机构上,该控制机构除设有温控机构外 还设有机械运转,供氧风机的显示仪表,对应的控制开关及工作状态批示灯。 本技术的控制机构也可采用数控技术,在控制室或远程对装置进行控制。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内含多种微生物的杉材切片置于上述处 理槽内。当人们如厕时,搅拌转子便在电动机的驱使下顺时针低速转动,由 于不同方向的叶片和刮片的作用,将进入处理槽内的粪便与含微生物的载体 充分混合,这些微生物便将粪便的有机物作为它们的食物,与此同时供氧风 机又为微生物提供分解有机物的氧气,加热机构又为微生物提供分解有机物 的适宜温度,于是粪便被分解为新的微生物细胞和简单的无机物即水和二氧 化碳,它们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实现粪便的环保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微 生物活性降低,可补充一些微生物,如果微生物活性很低,可将槽内物质取 出(作为优质绿色有机肥料)然后再更换新的含微生物的载体。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 本技术的叶片具有特殊的角度,其与物料自身的粘稠度和重力特性 结合,直接实现物料的周向和轴向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物料向一边搅 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微生物载体能与粪便充分混合。采用该结构的叶片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用于使物料轴向及周向转动的2-3个搅拌机构,使该处理机构结构大大简化,同时又降低了制造加工成本和难度。2、 本技术能对粪便进行集中收集、封闭处理,使粪便进行完全分解, 实现无污染、无公害环保处理,而排出的废渣为优质的绿色有机肥料。3、 本技术不需要上下管道和化粪池等配套设施,拆装十分简单、移动 方便、适于多种场合下使用。4、 本技术可改变目前公厕专人全天侯管理的模式,放大管理范围,即 在一个控制室便可对整个城市或一个大区域的公厕进行操控管理。5、 本技术的加热材料为镍铬芯加热电缆,其外面又包覆锡箔纸和保温 材料,与达到同等效果的传统电热带相比可节电5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局剖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本技术搅拌转子及刮片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搅拌转子局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和图2所示的粪便微生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中,横截 面呈U形的上开口微生物处理槽1固定在型钢框架2上的并置于外壳3内。 型钢框架下面的4个角上设有滑轮4,顶部4个角上设有起吊栓5的外壳上部 设有粪便收集口6,其上面设直漏式坐便器。该外壳上部还设有排气孔道7。 处理槽内设有搅拌转子,其纵向设置的转子轴8是由位于槽内的部分和位于 槽外的部分组成的,两者均为一端封闭的空心管,两者非封闭端插接,该插 接处设滑动密封件。端部与减速器相连的转子轴的空心管壁上设一个通孔, 其与供氧风机9相连。端部置于处理槽侧壁U形支耳上的转子轴的空心管壁 上设有若干斜通孔IO。在上述转轴上设4个间断的条状叶片11。在图3和图 4所示的粪便微生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中,叶片为两对左向12和两对右向叶片13,叶片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与端边平行的两个导杆14的自由端上,这 8根等长的导杆,其固定端垂直固定在转轴上。每组的两个导杆间距240毫米, 两者的轴向夹角为80° 。转子轴上相邻的两叶片位差170°-190° 。相邻的两个 叶片一个的首端与另一个的尾端所在的平面相互交错。上述叶片外缘的曲率 半径与处理槽的弧形壳体曲率半径相等。在转轴位于处理槽内的两端分别设 两组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粪便微生物处理装置,其上开口微生物处理槽固定在型钢框架上,该处理槽上部设有粪便收集口和排气孔道,处理槽外设有电加热机构,处理槽内设有搅拌转子,其与减速器相连的转子轴一端的管壁上设与供氧风机相连的通孔,其另一端置于处理槽侧壁支承件上的转子轴的管壁上设通孔,其特征在于:上述转轴上设间断的条状叶片,叶片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与端边平行的两个导杆的自由端上,这些等长的导杆,其固定端垂直固定在转轴上,每组的两个导杆不仅有一定间距,而且两者的轴向夹角为80°-90°,转子轴上相邻的两叶片位差170°-1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臣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