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靖山专利>正文

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4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包括储水池、过滤池、渗水管,渗水管穿入地面,在其上端的周围是过滤池,在该过滤池的周围是储水池,在过滤池与渗水管之间及储水池与过滤池之间均有隔墙,在该隔墙上有过水孔,在所述的储水池、过滤池上有盖板,在储水池的边缘有进水口,在过滤池内有滤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扩大地表与地下的通水面积,将雨水过滤后渗入地下,充分利用了自然水资源。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实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过滤渗透装置,用于将雨水过滤后渗入地下,以充分保存自然的水资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水池、过滤池、渗水管,渗水管穿入地面,在其上端的周围是过滤池,在该过滤池的周围是储水池,在过滤池与渗水管之间及储水池与过滤池之间均有隔墙,在该隔墙上有过水孔,在所述的储水池、过滤池上有盖板,在储水池的边缘有进水口,在过滤池内有滤料。还包括沉淀池,其两端分别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出水口与所述的储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渗水管是带有过水孔的管道,在其周围还有一层滤砂。在所述的过滤池与渗水管之间的隔墙的下部有挡泥墙。在所述的储水池的外侧和底面及过滤池的底面均有一层砂石加固层。所述的滤料为砂石。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扩大地表与地下的通水面积,将雨水过滤后渗入地下,充分利用了自然水资源。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实施。还可设置沉淀池9,其两端分别有进水口91和出水口92,该出水口92与所述的储水池1的进水口8连接。沿淀池9的作用是将雨水较大的泥砂初步沉淀。所述的渗水管3是带有过水孔31的管道,在其周围还有一层滤砂10。在所述的过滤池2与渗水管3之间的隔墙5的下部有封闭的挡泥墙51,以阻止细泥砂流入渗水管3。在所述的储水池1的外侧和底面及过滤池的底面有一层砂石加固层11。本技术使用时将雨水先排入沉淀池9将泥沙初步沉淀,再流入储水池1进一步沉淀并通过带孔的隔墙5进入过滤池2,经过滤后进入渗水管3流入地下,并在整根渗水管3的管壁上的过水孔31渗入到土地中。本技术的渗水管3也可用来抽取地下水。权利要求1.一种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过滤池、渗水管,渗水管穿入地面,在其上端的周围是过滤池,在该过滤池的周围是储水池,在过滤池与渗水管之间及储水池与过滤池之间均有隔墙,在该隔墙上有过水孔,在所述的储水池、过滤池上有盖板,在储水池的边缘有进水口,在过滤池内有滤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池,其两端分别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出水口与所述的储水池的进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水管是带有过水孔的管道,在其周围还有一层滤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过滤池与渗水管之间的隔墙的下部有挡泥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水池的外侧和底面及过滤池的底面均有一层砂石加固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为砂石。专利摘要一种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包括储水池、过滤池、渗水管,渗水管穿入地面,在其上端的周围是过滤池,在该过滤池的周围是储水池,在过滤池与渗水管之间及储水池与过滤池之间均有隔墙,在该隔墙上有过水孔,在所述的储水池、过滤池上有盖板,在储水池的边缘有进水口,在过滤池内有滤料。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扩大地表与地下的通水面积,将雨水过滤后渗入地下,充分利用了自然水资源。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实施。文档编号C02F1/00GK2534169SQ0220875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靖山 申请人:陈靖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过滤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过滤池、渗水管,渗水管穿入地面,在其上端的周围是过滤池,在该过滤池的周围是储水池,在过滤池与渗水管之间及储水池与过滤池之间均有隔墙,在该隔墙上有过水孔,在所述的储水池、过滤池上有盖板,在储水池的边缘有进水口,在过滤池内有滤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靖山
申请(专利权)人:陈靖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