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实现了一种室内场景的控制端,在所述室内场景中装设多个传感器,所述控制端用于识别每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状态传感参数,并根据场景传感关联来启动与所述室内场景相关的传感器动作,所述控制端包括:可通讯耦接这些传感器的传感关联装置;以及可通讯耦接该传感关联装置的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产生的状态传感参数启动处于当前室内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器设备以改变当前室内场景的场景变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特别是对于室内实时场景的判断和控制系统。该方法通过无线方式将布置在各个位置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当前的室内场景状况以进行变化,从而更加符合用户生活工作的环境需求。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用户通过例如Bluetooth、Wi-Fi、ZigBee等无线通讯方式实现对电器、灯具等的控制方式已经非常普及,但是通过这些方式控制的智能家居只是单纯的增加了操控的方式,或者例如雷达灯具等单一传感器控制的场景。这些都没有将现有的传感器的优势和无线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且现在的用户也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控制方式的多样化。大数据分析技术日趋成熟,对于大量数据利用的手段日趋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实时场景控制系统。本技术实施例将不同于以往技术中通过单一传感器或者控制器信息作直接的判断,或者(例如)一键控制所有设备实现控制,这种方式需要一个场景空间内的数字式设备都需要置于已预设的状态,而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信号对场景实现(例如)根据时间、状态和环境进行实时控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改变室内场景的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室内场景中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在当前室内场景中发生改变的第一状态传感参数;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状态传感参数以产生场景传感关联,根据所述场景传感关联启动第二传感器以检测在当前室内场景中的第二状态传感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第二状态传感参数启动处于当前室内场景中的电器设备以改变当前室内场景呈现的内容。作为一种变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室内场景外的第三传感器检测与当前室内场景相关改变的第三状态传感参数;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第三状态传感参数以产生外部场景传感关联;以及将该外部场景传感关联与所述场景传感关联结合计算。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改变室内场景的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室内场景中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当前室内场景中发生改变的第一状态传感参数;设于所述室内场景中的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当前室内场景中的第二状态传感参数;可通讯耦接该第一、第二传感器的传感关联装置,用于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状态传感参数以产生场景传感关联,并根据所述场景传感关联启动该第二传感器;以及可通讯耦接该传感关联装置的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第二状态传感参数启动处于当前室内场景中的电器设备以改变当前室内场景的场景变量。作为一种变型,所述的改变室内场景的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场景外的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三状态传感参数,其中所述传感关联装置还用于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第三状态传感参数以产生外部场景传感关联,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该外部场景传感关联与所述场景传感关联结合计算以得出改变后的场景变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或第三传感器是设置于建筑面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选用红外地脚灯。例如,红外地脚灯包括: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靠近或进入所述红外地脚灯的预定检测范围内并产生第一状态传感参数;照明装置,用于根据该第一状态传感参数点亮照明光源;以及耦接该红外传感器和照明装置的控制器,根据该第一状态传感参数控制该照明装置启动。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传感器选用摄像头或灯。例如,所述摄像头具有供拍摄镜头旋动的旋转部件,用于根据该传感关联装置就所述场景传感关联来产生旋动量,以调节所述拍摄镜头对准至所需拍摄的最佳角度。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或第三传感器是设置于任一电器设备内,或者所述第一、第二或第三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设置于另一个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设置在窗内的温度传感器。例如,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量的温度;以及耦接该温度感应组件的控制器,用于根据该温度的变化来计算出第三状态传感参数,并在该第三状态传感参数满足设定阈值条件下激励传感关联装置启动所述室内场景中用于调节室温的电器设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是设置在窗内的感光传感器。例如,所述感光传感器包括:光感组件,用于感测外部环境变量的光照强度;以及耦接该感光传感器的控制器,用于根据该光照强度的变化来计算出第三状态传感参数,并在该第三状态传感参数满足设定阈值条件下激励传感关联装置启动所述室内场景中用于照明的电器设备。此外,所述窗还包括耦接该控制器的电磁开关,用于根据该第三状态传感参数控制窗的打开或关闭。其中,所述电磁开关包括分别装设在固定的窗框和可活动的窗本体上的磁性组件和电磁吸合组件,其中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吸合组件与磁性组件吸合以关闭窗。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可设置一种室内场景的控制端,在所述室内场景中装设多个传感器,所述控制端用于识别每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状态传感参数,并根据场景传感关联来启动与所述室内场景相关的传感器动作,所述控制端包括:可通讯耦接这些传感器的传感关联装置;以及可通讯耦接该传感关联装置的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产生的状态传感参数启动处于当前室内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器设备以改变当前室内场景的场景变量。作为一种变型,所述控制端用于控制室内传输网络与外部交互网络之间的交互通断,其中所述控制端还包括通讯接口,用于提供上述任一传感器和该室内传输网络之间的通讯链路。所述传感关联装置可设置为多个,多个传感关联装置之间通过所述通讯接口相互耦接,或者通过所述传感器相互可通讯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室内传输网络包括电力网络,该电力网络是设置在建筑面内用于串接上述室内场景中各个传感器或电器设备的交流电力线。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室内传输网络又包括有线/无线数据网络。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多种室内安装的传感器之间的结合来自动控制用户所期望的室内场景环境的改变,避免用户使用多种遥控器或软件程序来调节或开关这些室内场景内容的繁琐操作,使家庭场景更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附图说明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出现的特征、要素和组件等将以实例的方式加以呈现,但并非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图1形象绘示出用户2所在的家庭室内场景的系统框架示意图;图2示意性绘示出本技术系统的状态传感参数的传输结构功能框图;图3示意性绘示出产生改变的场景变量的逻辑时序流程图;图4形象地绘示出一个室内场景的陈设示意图;图5绘示出本技术一种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绘示出本技术另一种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绘示出本技术又一种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或“实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位置的出现不必都是指同一实施例。另外,在本技术所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可使用术语“耦合”和“耦接”及其衍生词。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术语不是要作为彼此的同义词。“耦合”用于指示彼此可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或者可不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的两个或更多个元件彼此共同操作或相互作用。“连接”用于表示彼此耦合的两个或更多元件之间的通讯的建立。在本说明书所附的附图中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场景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内场景中装设多个传感器,所述控制端(200)用于识别每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状态传感参数,并根据场景传感关联来启动与所述室内场景相关的传感器动作,所述控制端(200)包括:可通讯耦接这些传感器的传感关联装置(201);以及可通讯耦接该传感关联装置(201)的处理器(202),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产生的状态传感参数启动处于当前室内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器设备以改变当前室内场景的场景变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场景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内场景中装设多个传感器,所述控制端(200)用于识别每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状态传感参数,并根据场景传感关联来启动与所述室内场景相关的传感器动作,所述控制端(200)包括:可通讯耦接这些传感器的传感关联装置(201);以及可通讯耦接该传感关联装置(201)的处理器(202),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产生的状态传感参数启动处于当前室内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器设备以改变当前室内场景的场景变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场景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200)用于控制室内传输网络与外部交互网络(4)之间的交互通断,其中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梨炯,徐鹤还,王晓东,章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