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氟滤料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359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地除去饮用水中过量氟化物的除氟材料的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含铝和含镁的两种天然矿石,经粉碎磨细后,同一种成孔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粘结剂粘结加工成圆球形颗粒,自然晒干后再在高温下焙烧一定时间,就得到了所需的除氟材料。将滤料用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或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或流动活化,用清水冲洗后,就可通过高氟水,控制一定滤速,就可获得稳定的低氟浓度出水,运行失效后,可通过再生,使吸附容量重新恢复。B01J23/89(*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处理材料的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是与饮用水除氟技术有直接关系的。本专利技术的除氟滤料,能有效地除去饮用水中过量的氟化物。目前普遍使用的除氟滤料主要有活性氧化铝、磷酸钙、骨炭和沸石等。这些滤料不是除氟容量不高、机械强度不够,就是原料紧张,制作加工工艺复杂。其中活性氧化铝除氟容量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除氟滤料,但由于原料铝的紧张,使产品价格很高,限制了其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新的除氟滤料的制造及其应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含铝、含镁的天然矿石,经粉碎磨细后,同一种成孔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粘结剂粘结加工成园球形颗粒,自然晒干后再在高温下焙烧一定时间,就得到了所需要的除氟滤料。将这种滤料活化后,就可用于饮水除氟过程。失效后的滤料可通过再生,使吸附容量得到重新恢复。例将含三氧化二铝33%,含二氧化硅50%的高岭土和含碳酸镁90%左右的白云石分别粉碎磨细到200目以下后,按3份三氧化二铝、5份二氧化硅、27份碳酸镁的比例混合,再加入粒度小于100目的锯末1份混匀,以浓度2.5%的水玻璃溶液作粘结剂,加工成粒径0.5-2.0毫米的园形颗粒,在800℃高温下焙烧6小时,冷却后的滤料用3%浓度的硫酸铝溶液浸泡48小时,或在0.45米/小时滤速下过滤通过4倍于滤料体积的硫酸铝溶液后,滤料就被活化,用清水冲洗后,在4米/小时的滤速下过滤氟浓度为5.0mg/l的高氟水。控制出水氟浓度小于1mg/l,滤料的吸附氟容量为2.26毫克氟/克滤料。本专利技术采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天然矿石,经过一定处理后,就可得到一种性能优于或接近于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滤料,并提出了其活化和再生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除氟滤料不同于活性氧化铝和其他材料,是一种以镁和铝为主要成份的、具有良好除氟性能的、活化和再生方法简单、易行的滤料。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在实施上是可行的,其材料来源广、价格低、使用寿命长。权利要求1.一种饮水除氟用滤料,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为镁和铝,并具有多孔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氟滤料,是采用含镁和含铝的两种天然矿石,经粉碎磨细后,按一定比例同一种成孔材料混匀后,用粘结剂粘结成型,高温焙烧后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除氟滤料,其特征在于多孔性是通过加入成孔材料,高温焙烧后形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孔材料是价格低廉的锯末或谷壳。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除氟滤料,其特征在于强度是通过粘结剂而增强的,粘结剂应保证在高温焙烧下强度不降低,并且不影响滤料的吸附性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结剂是水玻璃。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地除去饮用水中过量氟化物的除氟材料的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含铝和含镁的两种天然矿石,经粉碎磨细后,同一种成孔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粘结剂粘结加工成圆球形颗粒,自然晒干后再在高温下焙烧一定时间,就得到了所需的除氟材料。将滤料用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或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或流动活化,用清水冲洗后,就可通过高氟水,控制一定滤速,就可获得稳定的低氟浓度出水,运行失效后,可通过再生,使吸附容量重新恢复。文档编号C02F1/28GK1037465SQ8810281公开日1989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何文杰, 朱筠, 张惠懿 申请人:天津市公用事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水除氟用滤料,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为镁和铝,并具有多孔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杰朱筠张惠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公用事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