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地下渗滤与中水回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198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生活污水经由下水道阴井、格栅井、多级沉淀池、压送泵槽构成的预处理部分,送至含有第一配水槽、第二分配水槽、布水管、散水管和特殊土壤构成的渗滤部分,通过地下全封闭运行所得渗滤水引至具有集水池、离心泵房的集水部分,其离心泵房的出水可作为中水进行各种回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方法,可节约大量污水输送设备与费用且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系统建于地下,保护地表景观与周围环境。(*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是污水处理与中水回收再利用相结合的水处理与水回收技术。国内外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通常采用集中处理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污水收集与输送费用,城市污水处理一般采用的活性污泥法,带来的缺点是基建费用与运行费用高,能源消耗大,出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去除率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使基建与运行费用较低,节约能源,中水水质优良的污水处理技术。本专利技术根据我国的经济条件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采用预处理和地下渗滤系统等过程实现出水水质可满足各种回用要求,采用增加保温层和配制特殊土壤等独特技术措施,可保证系统在北方寒冷地区的连续运行与处理结果。同时,筛选了多种新型建筑替代材料,有效地降低了建设费用,使这一技术在我国的推广能够成为现实。予处理部分以物理过程为主,污水经过预处理进入地下渗滤系统后,在特殊土壤介质中,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从而获得良好的再生水水质,其特征是生活污水经由下水道阴井、格栅井、多级沉淀池、压送泵槽构成的预处理部分,送至含有第一分配水槽、第二分配水槽、布水管、散水管和特殊土壤构成的渗滤部分,通过地下全封闭运行所得渗滤水引至具有集水池、离心泵房的集水部分,其离心泵房的出水可作为中水进行各种回用。这种污水回用技术加强了予处理的处理强度,其下水道阴井、格栅井主要去除较大的杂物,设置的沉淀池降低污水中的污染负荷,其目的是将污水在预处理部分中得到较好的处理,保证地下渗滤系统的出水质量和该系统的运行寿命。本专利技术采用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方法,可节约大量污水输送设备与费用,且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本专利技术属于自然处理方法,具有基建与运行费用低,节约能源,中水水质优良,可用于多种回用用途的优点,同时系统建于地下,保护地表景观与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的渗滤沟为布水管,散水管和特殊土壤的总称。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处理部分水位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地下渗滤部分布水断面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用配水槽平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部分由下水道阴井、格栅井、沉淀池、压送泵槽(即提水泵井)组成,其沉淀池可采用1~3个,本实例给出2个沉淀池(即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墙面加抹水泥照面和聚胺脂防水涂料。格栅井为长漏斗形有格栅、档板、沉沙坑进出水口组成;格栅间距为2~5cm格栅井中间设挡板,下面有沉坑,格栅井内污水停留时间为0.1~0.6小时,出水高度为-1.5~-1.6m,两沉淀池的规格是第一沉淀池长×宽×高=5×2×2.2m,污水停留时间为5~8小时,进出水口高度-1.5~-1.7m;第二沉淀池,长×宽×高=3×2×2.2m,污水停留时间为3~5小时,进出水口高度-1.5~-1.7m。压送泵槽的泵坑池,长×宽×高=2×2×2.2m,污水停留时间为2~4小时,进水高度-1.5~-1.7m,坑内设污水潜水泵二台轮换使用,泵规格试水量而定。总之,预处理部分污水停留时间为12~18小时,沉淀池(一沉+二沉)构筑物的长宽比为4∶1,为了保证预处理各单元的处理效果,在沉淀池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按装丁字型φ200mmpvc管,保证沉淀池水面漂浮物和沉淀物不能各单元串通,其结构形式见图2。以上所述有关尺寸可根据水量的改变而不同。渗滤部分的布水管采用PVC管,散水管采用PVC管与陶土管两种,根据污水水质污染负荷状况,水力负荷为100L/m·d~200L/m·d,为保证冬季安全运行,散水管埋深在0.5~1.6m,既保证了防冻又达到了处理效果。散水管周围由φ40~60mm砾石包围,砾石外罩网状膜,网孔<1.5mm,上方由特殊土壤组成,厚度为100~500mm,特殊土壤根据土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配方,以提供稳定的C·N源。为净化污水的微生物提供理想的环境。经过分析,特殊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均大于高于对照土,本系统断面构造如图3。所述配水槽为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阀的全封闭结构,槽内设有挡板、整流板和量水堰,其挡板下边距槽底间留有50~150mm缝隙,与槽底相接的整流板面开有若干φ20~30mm的孔洞,量水堰为与槽底相接的三角形量水堰(见图4);所用第一配水槽为60度角,第二配水槽为30度角。特殊土壤为普通土壤加入10~20%的炉灰和泥炭等填充物构成,用以调整土壤C/N比。与集水池相连的集水管为PVC管或陶土管,PVC管径φ160mm,上钻6排孔,孔径φ10mm,孔之间交叉排列,下方留30mm高空位,其余部分6排孔均匀分布陶土管插接方式联接,下铺防水薄膜,周围填充φ50~120mm砾石,宽2000,高500mm外罩网状膜网眼<1.5mm。集水管比降1/200。集水管外设砾石沟或防水薄膜与砾石配合而成,两侧为30°坡度集水翼,内填φ80~120mm砾石,纵向坡度>1/200,砾石厚度同上。其回水量与集水管无明显差异。集水管末端加监测水样质量的采样井8个,用φ200mm陶土管连接到地面。总集水管为PVC或陶土管,其管径视收集水量大小而定。本范例中总集水管径为200mm。集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或砖墙水泥照面,加聚胺脂防渗层。容积视回水量而定,离心泵房所用提升泵为两台,交替使用,泵的型号以提水量配套而定。高位水箱容积适当即可,以保证用水需要为依据,内设水位自动控制阀,本范例以冲洗厕所为主要用途,春夏秋季也用来浇灌绿地冲洗汽车,道路,其中水回收率60~70%。图2中的1为阴井,2为格栅,3为档板,4为一沉池,5为二沉池,6为泵坑,7为一配水槽。图3中的8为原土,9为炉渣,10为特殊土壤,11为砾石,12为不透水层,13为散水管,14为细砂,15为集水管。图4中的16为出水口,17为量水堰,18为整流板,19为挡板,20为溢流阀,21为进水口。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地下渗滤与中水回用技术,其特征是生活污水经由下水道阴井、格栅井、多级沉淀池、压送泵槽构成的预处理部分,送至含有第一配水槽、第二配水槽、布水管、散水管和特殊土壤构成的渗滤部分,通过地下全封闭运行所得渗滤水引至具有集水池、离心泵房的集水部分,其离心泵房的出水可作为中水进行各种回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地下渗滤与中水回用技术,其特征是格栅井为长漏斗形有格栅、档板、沉沙坑进出水口组成;格栅间距为2~5cm格栅井中间设挡板,下面有沉坑。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地下渗滤与中水回用技术,其特征是散水管周围由φ40~60mm砾石包围,砾石外罩网状膜,网孔<1.5mm,上方由特殊土壤组成,厚度为100~500mm,特殊土壤为普通土壤加入10~20%的炉灰和泥炭等填充物构成,用以调整土壤C/N比。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地下渗滤与中水回用技术,其特征是所述配水槽为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阀的全封闭结构,槽内设有挡板、整流板和量水堰,其挡板下边距槽底间留有50~150mm缝隙,与槽底相接的整流板面开有若干φ20~30mm的孔洞,量水堰为与槽底相接的三角形量水堰;所用第一配水槽为60度角,第二配水槽为30度角。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地下渗滤与中水回用技术,其特征是与集水池相连的集水管为PVC管或陶土管,PVC管径φ160mm,上钻6排孔,孔径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地下渗滤与中水回用技术,其特征是生活污水经由下水道阴井、格栅井、多级沉淀池、压送泵槽构成的预处理部分,送至含有第一配水槽、第二配水槽、布水管、散水管和特殊土壤构成的渗滤部分,通过地下全封闭运行所得渗滤水引至具有集水池、离心泵房的集水部分,其离心泵房的出水可作为中水进行各种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铁珩常土俊李培军马学军齐恩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