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林专利>正文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148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它是采用先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再流入沉砂池沉除泥渣,而后使污水流入深井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再做脱气处理,脱气处理后的水流入二沉池经泥水分离后清水即可排放,这种方法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产泥量小、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涉及城市污水的治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绝大部分采用氧化沟工艺,这种方法因自五、六十年代已开始使用,因此其技术比较成熟,但使用这种方法氧转移、利用率低,其生化反应器容积需要特别大,因此初期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另外此工艺还有耗能高、运行费用高、受气候影响大等缺点。为此目前又出现了A/O法,A/B法和微孔曝气法,这些方法与氧化沟工艺相比,其氧的转移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占地面积、初期投资运行费用能耗仍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初期投资低、运行费用较低、污泥量小、处理效果好、无污泥膨胀、处理效果不受气候影响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其工艺方法为先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和固型物,再将除去漂浮物和固型物后的污水流进沉砂池沉除泥渣,把沉除泥渣后的污水流入深井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再将经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脱气处理,经脱气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而后将达标清水排放,二沉池中所存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深井曝气池,剩余部分经脱水后外运。污泥回流比为50~150%。污水中漂浮物和回型物的处理程序为先用粗格栅清除大中型漂浮物和固型物,经清理后的污水再由提升泵提升,而后经细格栅去除污水中小型固型物。深井曝气池中井的深度为50~150米,井的直径为1~6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深井曝气工艺,氧的转移利用率高,水溶解氧浓度高,是一般工艺的10~20倍。所以,生物活性强,处理效果好,对于可生化性强的城市污水处理效果更佳。2、本专利技术采用深井曝气池,池容量向地下延伸,进入水中的气泡随水流下降,不断增加受压,氧的转移能力强,大大提高了生物负荷,这样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大幅度提高,使池容大大减少,是一般工艺反应器容积的1/15~1/20,减少土建造价和曝气设备造价。3、本专利技术采用深井曝气,因氧的转移能力强,氧的利用率高,所以节能效果明显,曝气功率只是一般工艺曝气功率的1/5,大幅度减少运转费用。4、本专利技术采用深井曝气产泥量少、是一般工艺泥量的1/4~1/5。这样可节约污泥处理设备和运行费用。又因污泥反复经好氧和缺氧交替状态运行,因此污泥少且污泥稳定程度高。设备运行中不会出现一般工艺中常有的且很难处理的污泥膨胀现象。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实施例1以日处理城市污水15万t的城市污水厂为例。水质情况为COD=300mg/lBOD5=150mg/l;SS=190mg/l;TN=35mg/l;NH3-N=25mg/l;TP=2mg/l。处理后水质达标为;COD<70mg/l;BOD5<20mg/l;SS<120mg/l;TN<15mg/l的国家排放标准。其工艺过程为首先由城市地下管网流进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由栅渠流向粗格栅经粗格栅除去大中型漂浮物和大中型固型物,经粗格栅处理的污水由提升泵站提升,然后污水经栅渠流向细格栅,再经细格去除小型漂浮物和固型物,经过细格栅的污水流入沉砂池沉泥砂,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二个沉砂池;沉砂池中的沉砂用提砂泵提出后经脱水外运。经沉砂池沉砂后的污水进入深井曝气池,该深井直径为6m,井深为80mm,井头槽尺寸为15m×22m×5m。本实施例中选用如下设计,污泥负荷为0.8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为5kgBOD5/m.d,污泥浓度6kgMCSS/m3,水力停留时间为0.75h,液体循环速度1.2m/s,表面空气流速0.1~0.2m/s,井内平均溶氧50mg/L,氧的利用率60~90%,氧的转移能力1.9~3kgO/m3h,,动力效率为3.5kgO2/kw.h。用空压机对深井曝气池供气,污水在井中受上升管通入的压缩空气的扬升作用,做循环流动,流动中污水中有机物、活性污泥、溶解氧互相接触产生生化反应,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被降解并产生新的微生物。污水从深井曝气池出来后进入脱气池脱气,脱气池的容量可根据水力停留时间而设计,脱气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本例中二沉池中达标清水向外排放,沉淀之后的污泥,部分返回进深井曝气池中,污泥回流比为50~150%。剩余污泥进入浓缩池,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污水状况与达标清水状况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工艺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但所采用深并曝气池的井深为120米,直径为5米的两口井。为了能使所排放的污水进一步脱氧和除磷,应将二沉池一部分污水经反硝化后再回流进深井中。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工艺除去污水中漂浮物和固型物;b、将除去漂浮物和固型物后的污水流进沉砂池沉除泥渣;c、将沉除泥渣后的污水流入深井曝气池做生化处理;d、将经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脱气处理;e、经脱气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而后将达标清水排放,二沉池中所存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深井曝气池,剩余部分经脱水后外运,污泥回流比为50~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污水中漂浮物和固型物的处理程序为先用粗格栅清除大中型漂浮物和固型物,经清理后的污水再由提升泵提升,而后经细格栅去除污水中小型漂浮物和固型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污水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深井曝气池中井的深度为50~150米,井的直径为1~6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污水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沉池中的部分清水经反硝化后回流进深井曝气池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它是采用先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再流入沉砂池沉除泥渣,而后使污水流入深井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再做脱气处理,脱气处理后的水流入二沉池经泥水分离后清水即可排放,这种方法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产泥量小、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文档编号C02F9/00GK1262241SQ9911633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玉林, 张转周, 张秭昆, 丁予刚, 李德操, 张秭仑, 张秭萌 申请人:张玉林, 张转周, 张秭昆, 丁予刚, 李德操, 张秭仑, 张秭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用如下工艺:除去污水中漂浮物和固型物;b、将除去漂浮物和固型物后的污水流进沉砂池沉除泥渣;c、将沉除泥渣后的污水流入深井曝气池做生化处理;d、将经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脱气处理;e、 经脱气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而后将达标清水排放,二沉池中所存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深井曝气池,剩余部分经脱水后外运,污泥回流比为50~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林张转周张秭昆丁予刚李德操张秭仑张秭萌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林张转周张秭昆丁予刚李德操张秭仑张秭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