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有机废水的降解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装置。合成化学等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水中,含多环芳烃类(PAH)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有机氰化物、合成洗涤剂、多氯联苯、合成农药、合成染料等难降解且有毒害的有机废物,这类物质结构稳定,直接排放危害极大。目前,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技术主要有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光化学法、臭氧氧化法、菲啉(Fenton)试剂法、生物炭法等。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等的目的在于分离出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这会带来二次污染。UV/H2O2与UV/O3等光化学法、臭氧氧化法、菲啉试剂法等对多氯联苯等结构十分稳定的物质难以有效破坏其结构,处理效率也不高,且消耗大量的H2O2等化学试剂,运行成本高。如WO93/11073公开的UV/H2O2工艺处理受污染的地下水与废水,所用H2O2浓度远远超过有机物浓度,这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是不可行的,处理后出水中的H2O2需用Na2SO3中和,运行成本高。生物炭法只适合于微污染废水的处理,且活性炭的再生困难。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湿式催化氧化技术通过高温高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效果较好,但该技术对设备要求高,运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废水的光催化处理方法,包括对废水进行前处理、光催化处理和后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处理是由紫外光照射,以TiO↓[2]或改性TiO↓[2]作光催化剂,以活性炭纤维网作光催化剂的载体,同时加入H↓[2]O↓[2]、O↓[3]和二价铁盐作辅助氧化剂,使废水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所述的H↓[2]O↓[2]的加入量调节到使其浓度为废水中COD浓度的10%~50%;所述的O↓[3]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5~100mg;所述的二价铁盐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0.001~0.01mo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柏,黄志尧,万洪富,王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