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说,是采用有效成分为晶胞内含(Si6O15)或(Si4O10)结构单元的含水镁硅酸盐的絮凝剂对海水赤潮及淡水水华进行处理的方法。在现已公开的有关粘土的方法中,有用无机酸(硫酸)处理粘土(如蒙脱土)的方法(JP57131119),有用过氧化氢处理粘土的方法(JP03255008),有将表面活性剂与粘土混合的方法(JP09154466),近年来有本人提出将不饱和脂肪酸与粘土混合的方法(US6071859)。以往所用的粘土主要为高岭土或蒙脱土。这些方法除了所加载化学物质可对天然水水质造成污染以及成本太高(如不饱和脂肪酸)无法大面积实地应用外,主要技术上的缺陷是絮凝效率低,不仅无法彻底清除水中的有害藻,而且由于用量过大造成底泥淤积的负效应。寻找高效、安全、廉价的藻絮凝剂一直是该
的方向。本专利技术人曾提出了以一种以氧化铁为主,以粘土及其他配合物为辅的专利技术(UK GB2337749)。它不仅可絮凝沉降水体中的藻细胞,而且可加速分解溶解态的藻毒素,但在藻絮凝效率方面,仍未有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理海水赤潮及淡水水华的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类治理海水赤潮及淡水水华的方法,是采用粘土作为藻细胞絮凝剂进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的有效成分是理想晶胞内含有(Si↓[6]O↓[15])或(Si↓[4]O↓[10])结构单元的含水镁硅酸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纲,张明明,闫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