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5929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包括:插入到集水管内的导向塑料管、四个刷体组件、支撑板、第一滚筒、第二滚筒、钢丝绳和钢丝绳固定夹;刷体组件包括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的铰链座、连杆和清理刷,钢丝绳的前端与支撑板连接,后端从导向塑料管后端的管壁上的孔中穿出;导向塑料管的前端周向均布有四个长孔,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设置在地面以上,导向塑料管夹设在二者之间;利用两个滚筒的相对转动将导向塑料管插入集水管内合适位置后,拉动钢丝绳使清理刷接触集水管内壁,然后将导向塑料管拉出,清理刷对集水管内污垢进行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清理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治理工程
,尤其是一种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用来清理将长期沉积在集水管内的淤泥和其他杂物定期清理出去。
技术介绍
盐碱地治理过程主要是通过暗管排盐技术,在地下埋设排盐暗管,利用灌溉水、雨水对排盐暗管以上含盐碱土层进行冲洗,排除土壤中过高的盐分,同时控制地下水位在一定深度,防止向上反盐,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以其治理效果明显、治理周期较短、后期维护和管理简易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发展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措施。横向平行铺设多条排盐暗管,排盐暗管均连接到纵向设置的集水管上,通过集水管流入集水罐中。淤泥等其他杂物会沉积或者附着在集水管的内壁上,长期不清理出去,导致集水管内水流不畅通,影响排盐效果。由于集水管一般埋设在地下1.2米~1.5米处,给清理工作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提出的清理工作困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清理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到集水管内的导向塑料管、四个刷体组件、支撑板、第一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到集水管(1)内的导向塑料管(2)、四个刷体组件(3)、支撑板(4)、第一滚筒(5)、第二滚筒(6)、钢丝绳(7)和钢丝绳固定夹(8);所述刷体组件(3)包括安装块(31)、设置在所述安装块(31)上的铰链座(32)、连杆(33)和清理刷(34),所述连杆(33)的一端与所述铰链座(3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清理刷(34)连接;四个所述安装块(31)沿所述导向塑料管(2)的中心轴线排列,所述安装块(31)之间通过隔离杆(9)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边缘设置有凸台,所述导向塑料管(2)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板(4)通过凸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到集水管(1)内的导向塑料管(2)、四个刷体组件(3)、支撑板(4)、第一滚筒(5)、第二滚筒(6)、钢丝绳(7)和钢丝绳固定夹(8);所述刷体组件(3)包括安装块(31)、设置在所述安装块(31)上的铰链座(32)、连杆(33)和清理刷(34),所述连杆(33)的一端与所述铰链座(3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清理刷(34)连接;四个所述安装块(31)沿所述导向塑料管(2)的中心轴线排列,所述安装块(31)之间通过隔离杆(9)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边缘设置有凸台,所述导向塑料管(2)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板(4)通过凸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板(4)设置在最后方的安装块(31)的后方,且通过隔离杆(9)与最后方的安装块(31)连接;所述钢丝绳(7)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板(4)连接,后端从所述导向塑料管(2)后端的管壁上的孔中穿出;所述导向塑料管(2)的前端周向均布有四个长孔(21),且四个所述长孔(21)从前至后依次错位设置,所述连杆(33)穿过所述长孔(21);当所述连杆(33)与所述导向塑料管(2)的轴向垂直时,两相邻长孔(21)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两相邻连杆(33)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清理刷(34)接触所述集水管(1)的内壁面,且所述连杆(33)抵靠在所述长孔(21)的后端,使连杆(33)不可向后转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