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并案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4227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并案识别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预处理步骤,对案件的案情描述进行分词与词性标注,并去除停用词;对预处理后的案情描述,通过基于规则和字典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案件的重要特征,将案件文本转化成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采用案件特征相似度计算方法获得案件的综合相似度,通过综合相似度进行聚类,找到相关案件的密集簇,识别出串并案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及系统,基于特征密度进行聚类,改进了传统聚类算法应用于数值型向量的局限性;克服了从案情文本库获取可能的串并案簇的难点;将该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案件侦查可提高侦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数据挖掘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串并案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串并案分析作为打击系列犯罪案件的重要方法,可以挖掘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减轻分析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破案效率。刑事案件文本包含了案件时间、案发地点、作案手法和工具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结合数据挖掘方法挖掘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案件的聚集簇,可以减轻分析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破案效率。传统的发现密集簇的技术主要是利用聚类方法,其中,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如经典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将具有足够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在具有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大集合;OPTICS算法在经典DBSCAN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可以通过该聚类算法得到不同密度的聚类。传统的聚类算法虽然可以发现任意形状及密度的簇,但其应用对象主要针对数值型多维向量空间中的点;刑事案件文本篇幅短小,包含大量重要信息,但属于自由文本,没有固定格式,无法直接通过传统聚类方法发现案件之间的关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串并案识别方法,根据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串并案识别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并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案件的案情描述文本进行预处理,包括分词与词性标注、停用词去除;(2)通过基于规则和字典相结合的方法,从预处理后的案情描述文本中获取案件特征向量;(3)采用案件特征相似度计算方法,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获得案件的综合相似度;并通过所述综合相似度进行聚类处理,找到相关案件的密集簇,识别出串并案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并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案件的案情描述文本进行预处理,包括分词与词性标注、停用词去除;(2)通过基于规则和字典相结合的方法,从预处理后的案情描述文本中获取案件特征向量;(3)采用案件特征相似度计算方法,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获得案件的综合相似度;并通过所述综合相似度进行聚类处理,找到相关案件的密集簇,识别出串并案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子步骤:(1.1)采用分词器对案情描述文本进行分词与词性标注;(1.2)根据分词及词性标注的结果,结合无用词性字典以及专业停用词典,去除停用词以及无意义的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串并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2.1)根据预设规则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案情的特征向量,包括案件的时间、地点、类别;(2.2)利用字典从预处理后的案情描述文本中抽取案件的时间、地点、类别;(2.3)将所述步骤(2.1)与步骤(2.2)抽取到的案件的时间、地点、类别进行合并,并进行去重处理,获得案件的特征向量。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串并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子步骤:(3.1)根据案件的时间、地点、类别,获取案件P与案件Q之间的综合相似度si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胜夏明徐涛张胜周可蒋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数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