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表面活性剂排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405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排水的处理方法,其在膜分离处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排水时,能够防止膜的通量降低,长期持续稳定的处理,在膜分离处理之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臭氧氧化,将排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氧化分解,对该碱性的氧化处理水进行膜分离处理。由于不将氧化处理水中和、以碱性直接向膜分离装置供水,所以在膜分离装置内因微生物而导致的污染被抑制,可以长时间防止通量的降低;由于在膜分离之前于碱性条件下进行臭氧氧化,可以将排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分解除去,所以可以防止因表面活性剂导致的膜通量的降低、长期持续稳定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处理在半导体、液晶等电子设备制造领域中产生的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排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液晶等电子设备制造领域所使用的超纯水的制造装置中,作为有机物质(TOC)除去装置,通常设置有反渗透(RO)膜分离装置。特别是在从TOC为数mg/L左右的含有低浓度TOC的排水中将TOC除去来作为超纯水制造装置的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排水回收系统中,RO膜分离装置被广泛使用。但是,在RO膜分离装置的原水(以下有时称“RO给水”)中含有作为TOC成分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时,存在如下问题RO膜分离装置的RO膜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显著污染,膜通量降低而导致处理水量降低。以往,为了解决这种膜污染的问题,一般采用在RO膜分离装置的前段设置活性炭吸附塔、来吸附除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方法中存在产生大量废弃活性炭的问题。关于该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导致的RO膜污染的问题,在非专利文献1中,报道了如果以某种程度分解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使其表面活性能力丧失,则其分解物质没有RO膜污染性。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RO膜污染,提出了将原水进行臭氧氧化后进行RO膜分离的方法。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排水的处理方法,其是将含有表面活性剂排水用氧化工序和膜分离工序顺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氧化工序是使该排水在碱性条件下与臭氧接触,将该排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氧化处理的工序;    该膜分离工序是对从该氧化工序排出的碱性氧化处理水进行膜分离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一柳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