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健瑞专利>正文

水力渗透中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33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力渗透中水处理工艺及设备,一种现有物理、化学中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改进之后解决了现有工艺及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其能缩短工艺流程、减少投资和占地、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增加出水率和出水效率、提高并稳定出水水质及管理简便。改进之处在于,用水力渗透分离器取代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水力渗透分离器是为实施该处理工艺而设计的水处理设备,其结构特征为:在设备之内设置渗透滤层,用以平衡水压使布水均匀并阻挡絮凝物使絮凝物絮凝沉淀,渗透材料不会堵塞,不需清洗。该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与其他设备组合,用于生产自来水、废水再生利用及污水处理排放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进行中水处理的工艺及设备,尤其是一种能缩 短工艺流程、减少投资和占地、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增加出水率和出水效率、提高并稳定 出水水质及管理简便的物理、化学中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对生活杂排水进行物理、化学中水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由格删、调 节池、毛发集聚器、提升泵、加药装置、混合池、沉淀池(气浮)、过滤装置、活性碳吸附 和消毒工艺流程组成。原水在流入调节池前经格删去除水中大块杂物,并在调节池内进行均 化水质和流量调节。从调节池出来的污水由提升泵提升并加入絮凝剂到混合池,在混合池内, 利用机械或曝气等措施使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作用之后,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污 水中的杂质与絮凝剂形成的絮凝物凝聚、沉淀,其中大且比水重的絮凝物沉到池底从水中分 离出去,比水轻的絮凝物及微絮凝随着水流进入过滤装置,在过滤介质的吸附和拦截作用下 被去除。为扩大中水的使用范围,提高处理水质,增加水质稳定性,通常结合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处理工艺,然后消毒灭菌进入清水池备用。;第二种方法是采用膜过滤取代第-种方法中混合、沉淀、过滤工艺。但是,第一种方法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 工艺流程过长,投资和占地较大;2、 格栅只能拦截大块杂物,对不溶于水的其他杂物没有作用,使这些杂物在调节池内 陈积、腐烂。为防止污水腐败变臭,在调节池内增设曝气装置进行预曝气,增加投 资和能耗;3、 毛发集聚器设置在提升泵吸水管前的管道上,由于较快的水流流速及提升泵的抽吸 作用,较短的毛发很难集聚下来,而较长的毛发大部分已被用户的地漏截留下来, 所以在此设置毛发集聚器不合适,意义也不大;4、 在沉淀(气浮)池中,生活废水中的污染物与絮凝剂形成的絮凝物不易沉淀,悬浮 在水中的絮凝物无论是沉淀还是气浮去除效果都不理想,实验测定去除率在60%左 右,其余部分通过过滤装置的过滤介质进行拦截和吸附,致使过滤介质很快堵塞, 需要经常冲洗,浪费电能和清水,影响出水率及出水效率,出水水质不稳定;第二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提高并稳定了出水水质;但膜容易堵塞且不容易清洗,操作 复杂,并降低了出水率及出水效率;为延缓膜被堵塞的速度,连续不断的曝气,耗能增加。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建筑中水回用的实施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对生活杂排水物理、化学中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工艺流程过长、投资和占 地较大、运行管理复杂、耗能和运行费用高、出水率及出水效率低、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 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高效、节能的中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对生活杂排水进行物理、 化学中水处理,即水力渗透分离中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该工艺及设备不仅縮短了工艺流程, 减少了投资和占地,降低了能耗和运行费用,而且增加了出水率和出水效率,同时提高并稳 定了出水水质,该工艺采用全自动控制,管理简便。根据原水水质及中水用途的不同,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方案一用水力渗透分离器取代现有中水处理工艺中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或 者取代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及活性炭吸附,其作用是去除溶于水的污染物及部分悬浮 物,使主体设备一体化,减少投资和占地,縮短工艺流程;水力渗透分离器内设置的渗透材料不会堵塞,不需经常清洗,克服了因沉淀(气浮)去除率低而导致过滤介质很快堵塞,需 要经常冲洗而耗能、费水;水力渗透分离器的使用,使管理简化,提高并稳定了出水水质, 增加了出水率及出水效率。方案二用固液分离器取代现有中水处理工艺中的格栅和毛发集聚器,并设置在原水出 口处调节池的前段,其作用是去除不溶于水的杂物及部分悬浮物,避免不溶于水的杂物在调 节池内沉积、腐烂,不须再增设曝气装置,减少耗能,同时毛发也被有效去除;用水力渗透 分离器取代现有中水处理工艺中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或者取代混凝、沉淀(气浮)、 过滤及活性炭吸附,其作用是去除溶于水的污染物及部分悬浮物。方案三用固液分离器取代现有中水处理工艺中的格栅和毛发集聚器,并设置在原水出 口处调节池的前段,其作用是去除不溶于水的杂物及部分悬浮物;加药装置的加药点设置在 提升泵前调节池后的管道上,在提升泵后水力渗透分离器前设置一个水力混合器,其作用是 使加入的药剂与污水混合均匀,药剂与污染物充分作用,混合过程的动力是利用提升泵的液 轮转动搅拌及在混合器中利用提生泵的剩余水头扰动,节省动力;用水力渗透分离器取代现 有中水处理工艺中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或者取代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及活性 炭吸附,其作用是去除溶于水的污染物及部分悬浮物。当原水进入固液分离器前段时,比水轻的杂质浮在水面,比水重的杂质沉在池底,在固 液分离器的后段,悬浮在水中的不溶杂质随着水流进入可自动膨胀以调节过水空间的渗透 层,在渗透介质的拦截和吸附作用下被去除,溶解于水的污染物和部分不溶于水的微小悬浮 物随着水流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和水质均化,在吸水管道上加入絮凝剂,经过提升泵的 液轮搅拌并提升到水力混合器,使之充分混合并自动分批进入水力渗透分离器,在水力渗透 分离器中设有渗透层,在自然形成的絮凝物悬浮层及渗透层的作用下,溶于水的污染物和悬 浮物被去除,清水汇集、加消毒剂消毒进入清水池备用。水力渗透分离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施水力渗透中水处理工艺的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取代了现有物理、化 学水处理技术中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沉淀(气浮)、 过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水力渗透分离器与现有技术中混凝、沉淀(气浮)、过滤相比,其 作用是使主体设备一体化,减少投资和占地,縮短工艺流程;水力渗透分离器内设置了渗透 层,縮短了水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出水率及出水效率,提高并稳定了出水水质;渗 透材料不会堵塞,不需经常清洗,克服了因沉淀(气浮)去除率低而导致过滤介质很快堵塞, 需要经常冲洗而耗能、费水,操作得以简化。根据原水水质及出水用途的不同,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方案一、在设备内布水管的上部、设备的中下部设置固定的与过水断面全封闭的渗透层, 使进水的水压在水力渗透分离器的中下部渗透层的作用下均匀地分布,大部分的絮凝物在渗 透层下方凝聚沉淀,少部分微絮凝穿过渗透层随着均匀、缓慢上升的水流进入渗透层上方的 悬浮絮凝层,使微絮凝在悬浮絮凝层的吸附、拦截作用下絮凝,清水进入集水管,加消毒剂 消毒进入清水池备用。方案二、在设备内布水区、悬浮絮凝层的上方、设备的中上部设置一道折叠渗透滤层, 以阻挡上浮的比重比水小的絮凝物。滤层可用不锈钢或耐腐材料做支架,做成不同几何形状 的渗水渠以增加渗透面积减小渗透流速,上升的絮凝物在折叠渗透滤层的阻挡下凝聚并回到 絮凝层,而清净的水则透过滤层进入渗水渠,汇集到集水管,加消毒剂消毒进入清水池备用。方案三、在设备的内部设置两道渗透层,即在设备的中下部、布水管的上方设置固定的 与过水断面全封闭的渗透层,在设备的中上部设置一道折叠渗透滤层,两道渗透层上下平行 设置。或者与过水断面全封闭的渗透层,设置在设备内的前段、进水布水管之后竖向布置, 作为布水墙并用以阻挡大部分絮凝物,折叠渗透滤层设置在设备内的后段中上方横向布置。 水力渗透分离器只须排泥,渗透滤层不会堵塞,不须清洗,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水力渗透中水处理工艺,一种物理、化学中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用水力渗透分离取代现有工艺中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或取代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及活性炭吸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健瑞
申请(专利权)人:宋健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