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锐专利>正文

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135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包括夹持盒,所述夹持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块,夹持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夹持盒外部的缠绕绳,夹持盒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牵引装置,并且牵引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远离夹持块的一端并贯穿夹持盒另一侧面的缠绕绳,缠绕绳位于夹持盒外部一端的表面依次串接有佛珠和电子组件,所述夹持盒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牵引装置上方的驱动盒,驱动盒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牵引装置与缠绕绳的设置,让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间接相连的牵引转轴能通过牵引线拉伸缠绕绳,达到佛珠能随人们的自由意愿而随意的佩戴或取下佛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宗教用品
,具体为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
技术介绍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和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的好坏,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和成就涅盘了,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和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和长保喜乐,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智能佛珠也逐渐流行起来,其中通过一些小的组件来达到听音乐和记录寺庙位置的功能,然而现有的智能佛珠虽然能达到一些高端前卫的效果,但是在佛珠中起到串联工作的缠绕绳依旧采用旧时固定长度的缠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达到预期佛珠能佩戴在手腕上的效果,但是并不能随着人们的自由意向而随意的佩戴或取下佛珠,从而使得佛珠的使用预期并不能满足于人们,进而降低佛珠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具备可随人们的自由意愿而随意佩戴或取下佛珠的优点,解决了佛珠的使用预期不能满足人们和佛珠使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包括夹持盒,所述夹持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块,夹持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夹持盒外部的缠绕绳,夹持盒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牵引装置,并且牵引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远离夹持块的一端并贯穿夹持盒另一侧面的缠绕绳,缠绕绳位于夹持盒外部一端的表面依次串接有佛珠和电子组件,所述夹持盒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牵引装置上方的驱动盒,驱动盒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驱动盒内腔底部的固定台,固定台的顶部铰接有支撑装置,并且支撑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装置顶部相啮合的上圆锥齿轮,所述驱动盒内腔侧面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与支撑装置的顶部相铰接,滑动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驱动盒底部并延伸至夹持盒内腔的施力柱,并且施力柱远离滑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夹持块上方的压制板。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上圆锥齿轮相啮合的下圆锥齿轮。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上套接有滑动丝杆套,滑动丝杆套的底部铰接有与固定台顶部相铰接的下拉伸杆,滑动丝杆套的顶部铰接有与滑动板底部相铰接的上拉伸杆。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上横置板和下横置板,所述上横置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下横置板侧面转动连接的转辊,转辊上套接有牵引转轴,牵引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缠绕绳一端固定连接的牵引线。优选的,所述滑动丝杆套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滑动丝杆套在丝杆上呈相向或相反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支撑装置与上圆锥齿轮的设置,让滑动丝杆套能在下圆锥齿轮和上圆锥齿轮相啮合的效果下带动着滑动板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使得与滑动板相连的施力柱能带动着压制板对缠绕绳进行压制限制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牵引装置与缠绕绳的设置,让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间接相连的牵引转轴能通过牵引线拉伸缠绕绳,从而达到缠绕绳的活动端能自由进出夹持盒,进而达到佛珠能随人们的自由意愿而随意的佩戴或取下佛珠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压制板与夹持块的设置,让压制板能将悬空的缠绕绳固定至夹持块的顶部,从而达到可控式限位缠绕绳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三个主珠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持盒、2佛珠、3电子组件、4缠绕绳、5夹持块、6驱动盒、7驱动装置、71固定夹、72第一驱动电机、73下圆锥齿轮、8固定台、9支撑装置、91下拉伸杆、92滑动丝杆套、93丝杆、94上拉伸杆、10上圆锥齿轮、11滑动板、12施力柱、13压制板、14牵引装置、141上横置板、142下横置板、143第二驱动电机、144转辊、145牵引转轴、146牵引线、21电池主珠、22主板主珠、23显示屏主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包括夹持盒1,夹持盒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块5,夹持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夹持盒1外部的缠绕绳4,夹持盒1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牵引装置14,牵引装置14包括上横置板141和下横置板142,上横置板14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43,第二驱动电机14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下横置板142侧面转动连接的转辊144,转辊144上套接有牵引转轴145,牵引转轴145上固定连接有与缠绕绳4一端固定连接的牵引线146,并且牵引装置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远离夹持块5的一端并贯穿夹持盒1另一侧面的缠绕绳4,缠绕绳4位于夹持盒1外部一端的表面依次串接有佛珠2和电子组件3,夹持盒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牵引装置14上方的驱动盒6。请参阅图2-3,驱动盒6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包括固定夹71,固定夹7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2,第一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上圆锥齿轮10相啮合的下圆锥齿轮73,驱动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驱动盒6内腔底部的固定台8,固定台8的顶部铰接有支撑装置9,支撑装置9包括丝杆93,丝杆93上套接有滑动丝杆套92,滑动丝杆套9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滑动丝杆套92在丝杆93上呈相向或相反运动,滑动丝杆套92的底部铰接有与固定台8顶部相铰接的下拉伸杆91,滑动丝杆套92的顶部铰接有与滑动板11底部相铰接的上拉伸杆94,当第一驱动电机72正常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能带动着下圆锥齿轮7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与下圆锥齿轮73相啮合的上圆锥齿轮10也能同步进行转动,进而让与上圆锥齿轮10相连的丝杆93亦能进行转动,最终达到丝杆93上的滑动丝杆套92能让滑动板11进行升降运动的效果,并且支撑装置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装置7顶部相啮合的上圆锥齿轮10,驱动盒6内腔侧面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的底部与支撑装置9的顶部相铰接,滑动板1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驱动盒6底部并延伸至夹持盒1内腔的施力柱12,施力柱12远离滑动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夹持块5上方的压制板13。综上所述:该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通过驱动装置7、支撑装置9与上圆锥齿轮10的设置,让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包括夹持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盒(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块(5),夹持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夹持盒(1)外部的缠绕绳(4),夹持盒(1)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牵引装置(14),并且牵引装置(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远离夹持块(5)的一端并贯穿夹持盒(1)另一侧面的缠绕绳(4),缠绕绳(4)位于夹持盒(1)外部一端的表面依次串接有佛珠(2)和电子组件(3),所述夹持盒(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牵引装置(14)上方的驱动盒(6),驱动盒(6)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驱动盒(6)内腔底部的固定台(8),固定台(8)的顶部铰接有支撑装置(9),并且支撑装置(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装置(7)顶部相啮合的上圆锥齿轮(10),所述驱动盒(6)内腔侧面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的底部与支撑装置(9)的顶部相铰接,滑动板(1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驱动盒(6)底部并延伸至夹持盒(1)内腔的施力柱(12),并且施力柱(12)远离滑动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夹持块(5)上方的压制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包括夹持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盒(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块(5),夹持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夹持盒(1)外部的缠绕绳(4),夹持盒(1)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牵引装置(14),并且牵引装置(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远离夹持块(5)的一端并贯穿夹持盒(1)另一侧面的缠绕绳(4),缠绕绳(4)位于夹持盒(1)外部一端的表面依次串接有佛珠(2)和电子组件(3),所述夹持盒(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牵引装置(14)上方的驱动盒(6),驱动盒(6)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驱动盒(6)内腔底部的固定台(8),固定台(8)的顶部铰接有支撑装置(9),并且支撑装置(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装置(7)顶部相啮合的上圆锥齿轮(10),所述驱动盒(6)内腔侧面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的底部与支撑装置(9)的顶部相铰接,滑动板(1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驱动盒(6)底部并延伸至夹持盒(1)内腔的施力柱(12),并且施力柱(12)远离滑动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夹持块(5)上方的压制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佩戴更方便的智能佛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固定夹(71),所述固定夹(7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2),第一驱动电机(7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锐
申请(专利权)人:任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