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可变吸味烟嘴。
技术介绍
与传统卷烟的持续性燃烧不同,电子烟的加热器在抽吸者每次的抽吸过程中,随抽吸电子烟时间的长短,每次对电子烟液的抽吸过程均是一次加热过程。该加热过程都是一个从相对低温到高温,再回到相对低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种成份的电子烟液会因为加热器工作温度的不同,在抽吸同一口烟气的不同阶段,蒸发出沸点不同的组分和香料,于是蒸发出的烟气就需要进入一个能够很好地混合同一次抽吸时,先后不同阶段挥发出的烟气成份的装置。但现有的电子烟末端,均为从雾化器直接吸出的结构,吸出端为直通通道或加一小段烟气过滤棉等部件,但因此类部件的长度很小,故暂贮烟气的空间很小,所以混合烟气的功能和作用非常有限,且烟气加热后离烟嘴的出口端很近,进入口内的烟气温度较高,口感不佳。与此同时,现有的烟嘴不具有变味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较充分地、均匀混合烟气,烟气入口温度适中且评吸口感佳的新型的可变吸味烟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可变吸味烟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可变吸味烟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从连接部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组合气道单元、连接体及第二组合气道单元,所述外壳上相对连接部的一端内设置有封闭该端的过滤体;所述第一组合气道单元包括套装于外壳内、外壁与外壳内壁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第一层环状气流通道的第一内环,以及套装于第一内环内、外壁与第一内环内壁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第二层环状气流通道的第二内环;所述第一内环朝向连接部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多个连通第一层环状气流通道和第二层环状气流通道的第一通气孔,且接近连接部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壳内壁接触的第一凸块组;所述第二内环朝向过滤体一端附近的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可变吸味烟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从连接部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组合气道单元、连接体及第二组合气道单元,所述外壳上相对连接部的一端内设置有封闭该端的过滤体;所述第一组合气道单元包括套装于外壳内、外壁与外壳内壁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第一层环状气流通道的第一内环,以及套装于第一内环内、外壁与第一内环内壁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第二层环状气流通道的第二内环;所述第一内环朝向连接部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多个连通第一层环状气流通道和第二层环状气流通道的第一通气孔,且接近连接部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壳内壁接触的第一凸块组;所述第二内环朝向过滤体一端附近的外壁上设置与外壳内壁气密封接触的径向凸环,且其通气管道的该端与外壳容置连接体的腔体部分相连通,第二内环另一端设置多个连通其通气管道及第二层环状气流通通的第二通气孔,其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环内壁接触定位的第二凸块组和第三凸块组;所述第二组合气道单元与第一组合气道单元结构相同且沿外壳的径向截面对称布置;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组合气道单元的第二内环和第二组合气道单元的第二内环相向的两端;所述连接体的外壁上环形设置有多个爆珠,且连接体与爆珠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外壳的管壁上设置与爆珠数量位置相应的通孔,且其外壁上套装封闭通孔的可变形套体;所述爆珠由可变形套体接触固定于连接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可变吸味烟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杨柳,朱东来,陈永宽,洪鎏,孔志勇,巩效伟,张霞,李寿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