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206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方法,(1)将垃圾渗滤液置于反硝化池,连续推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反硝化反应;(2)反硝化池内的垃圾渗滤液流到硝化池内,连续射流、鼓风曝气,DO控制在3-5mg/L,进行硝化反应;(3)硝化后的垃圾渗滤液的废水流到后置反硝化池内,连续推流,外加碳源,碳源与硝态氮的浓度(mg/L)比为2.0~4.5∶1,进行反硝化反应;(4)将后置反硝化后的废水送入管式超滤器内,通过超滤器的膜组件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清液送入纳滤器,浓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内;(5)将超滤后清液送入纳滤器,纳滤器的膜组件对清液进行过滤处理后输出清水。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率和总氮去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高污染负荷和综合污染的典型特征恶臭;颜色较深,色度高达2000 4000倍;pH约6 8; COD浓度约6000 80000 mg/L;生物可降解性很差,稳定后的填埋场 渗滤液BODs/COD—般为0. 01 0. 1;氨氮NH3-N浓度较高,约200 3000 mg/L;同时含有大量溶解性固体,如钠、钙、氯化物、硫酸盐等,以及大 量镉、镍、锌、铜、络、铅等重金属,理化性质波动范围往往较大。渗滤 液原水中除COD, BOD, NH3-N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外,还有卤代芳烃, 重金属和病毒等污染物。渗滤液原水如不妥善处理,将给当地地面水,地 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一直 以来,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易对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 造成严重污染,使地表水缺氧、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破坏地下水水质而 使其丧失利用价值,严重威胁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成为社会各界普 通关注的焦点。高浓度氨氮的脱除技术目前较多采用生物脱氮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生 物脱氮技术是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首先被硝化菌在好氧条件下氧化为 NO-X,然后NO-X在厌氧条件下被反硝化菌还原为N2。由于硝化反应和反 硝化反应既可在活性污泥反应器中进行,又可在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具 有需氧量低、能耗低、负荷高、对碳源碱度需求低等优点而广泛地被垃圾 处理厂。但硝化过程与反硝化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差异较大,硝化过程 需要在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有氧环境下发生,而反硝化过程则要求无氧且存 在有机物的环境条件,因此如先硝化与后反硝化组合处理方法,或如 CN1562508A公开的前反硝化与硝化组合处理方法,均可连续对垃圾渗滤液 进行处理,但总氮的去除率仅能达到80%左右,有机物COD的去除率达到90%,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9%,不能满足处理要求。膜处理技术采用超滤、纳滤和反渗透,但超滤、纳滤和反渗透仅仅是 一个分离过程,污染物并未降解和有效去除,在排出清液的同时,还会有 大量的浓縮液。同时由于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没有生物降解功能,出水清 液中低分子有机物如硫醚、硫化氢等会使出水留有臭味。虽然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也采用生化处理和膜分离技术组合工艺,如 采用混凝反应、沉淀池、膜生物反应器/纳滤系统的组合工艺,但氨氮的去除率只能达到90%左右,总氮的去除率不高。故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 法主要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和总氮去除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率和总氮 去除率的。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 、反硝化反应将垃圾渗滤液置于反硝化池内,反硝化池内连续推 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反硝化反应;(2) 、硝化反应反硝化池内的垃圾渗滤液流到硝化池内,硝化池内连续射流、鼓风曝气,D0控制在3-5mg/L,对垃圾渗滤液的废水进行硝化反 应;(3) 、后置反硝化反应硝化后垃圾渗滤液的废水流到后置反硝化池内, 后置反硝化池内连续推流,外加碳源,碳源与硝态氮的浓度(mg/ L)比为 2.0 4.5: 1 ,对垃圾渗滤液的废水进行反硝化反应;(4) 、超滤将后置反硝化后的废水流入管式超滤器内,通过超滤器的 膜组件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清液送入纳滤器,浓縮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内;(5) 、纳滤将超滤后的清液送入纳滤器,纳滤器的膜组件对清液进行 过滤处理后,输出清水。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反硝化、硝化和后置反硝化独特的生化组合方式,有 效的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等污染物。本专利技术硝化池内D0控制在3-5mg/L,采用连续高效射流鼓风曝气,能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尤其在后置反硝化中添加碳源,可调整废水中的营养比例,使活性污泥中的 硝态氮转变成氮气,同时将超滤器处理后的浓縮液回流至前部的反硝化池 内,在垃圾渗滤液中的碳源作用下,使活性污泥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池内 进一步转变成氮气。通过这种组合反应使垃圾渗滤液内的有机物COD去除率达到98%,氨氮去除率达到99%,总氮去除率在98。/。以上,能适应不同季 节、不同年份渗滤液浓度的高负荷污水处理,解决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难 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2、 本专利技术将超滤后的浓縮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内,实现活性污泥回流, 保持了生化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稳定性,由于代替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 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单,大大减小了用地面积。3、 本专利技术采用超滤和纳滤组合方式,超滤器可作为纳滤器的前置预 处理工序,纳滤器对超滤清液进一步净化处理,纳滤出水水质稳定,总氮 去除率达到98%以上,有机物C0D去除率达到98%以上,可直接排放或作 为中水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按以下步骤进行,(1) 、反硝化反应将垃圾渗滤液置于反硝化池内,反硝化池内连续推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反硝化反应,在缺氧环境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 厌氧菌在超滤器的回流浓縮液以及垃圾渗滤液中的碳源作用下,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反硝池内的垃圾渗滤液的液位》7米,垃 圾渗滤液停留10-18小时后自流到硝化池。(2) 、硝化反应垃圾渗滤液从反硝化池流到硝化池内,硝化池内连续射流、鼓风曝气,硝化池内的垃圾渗滤液的液位^7米,硝化池内溶解氧 D0控制在3-5mg/L, pH在7-8,污泥浓度在15-18 g/L,在硝化池中通过 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并使氨氮和有机氮氧化为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硝化反应,含有活性污泥的废水自流到后置反硝化池中,硝化池出水C0D^浓度为300-800 mg/L,氨氮浓度 小于50 mg/L。(3) 、后置反硝化反应硝化后垃圾渗滤液的废水流到后置反硝化池内, 反硝化池内连续推流,后置反硝池内垃圾渗滤液的液位^7,外加碳源, 且碳源与硝态氮的浓度(mg/ L)比为2. 0 4. 5: 1 ,最好在2. 5 3. 5:1 ,该碳源采用葡萄糖或甲醇或粪便水,或任意其中两种混合物,或三种 混合物,在缺氧环境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厌氧菌在外加碳源的作用下 还原成氮气排出,对垃圾渗滤液的废水进行反硝化反应,后置反硝化出水 CODcr浓度为300-80 Omg/L,氨氮浓度小于10mg/L,总氮小于50 mg/L。(4) 、超滤将后置反硝化后的废水送入管式超滤器内,通过超滤器的 膜组件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管式超滤器的膜组件滤膜孔径《30nm,管内 工作压力在0.4-0.6Mpa,清液送入纳滤器,浓縮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内,以 保持反硝化池内活性污泥浓度的平衡,超滤出水COD".浓度为300-80 Omg/L,氨氮浓度小于10mg/L,总氮小于50 mg/L。(5) 、纳滤将超滤后清液送入纳滤器,纳滤器的膜组件对清液进行深 度过滤处理后,纳滤器的工作压力为0.6-1.2Mpa,输出无色透明清水,水 回收率在80-85%,纳滤出水C0D小于100mg/L,总氮小于20 mg/L,其他 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反硝化反应:将垃圾渗滤液置于反硝化池内,反硝化池内连续推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反硝化反应;(2)、硝化反应:反硝化池内的垃圾渗滤液流到硝化池内,硝化池内连续射流、鼓风曝气,溶解氧DO控制在3-5mg/L,对垃圾渗滤液的废水进行硝化反应;(3)、后置反硝化反应:硝化后垃圾渗滤液的废水流到后置反硝化池内,后置反硝化池内连续推流,外加碳源,碳源与硝态氮的浓度(mg/L)比为2.0~4.5∶1,对垃圾渗滤液的废水进行反硝化反应;(4)、超滤:将后置反硝化后的废水流入管式超滤器内,通过超滤器的膜组件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清液送入纳滤器,浓缩液回流到反硝化池内;(5)、纳滤:将超滤后的清液送入纳滤器,纳滤器的膜组件对清液进行过滤处理后,输出清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兵李月中浦燕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