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条件下实现短程深度脱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183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温条件下实现短程深度脱氮的方法涉及一种含氮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实现方法。现有短程深度脱氮工艺无法在低温条件下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短程深度脱氮启动、稳定和降温阶段,分别包括进水、曝气、反硝化、沉淀、排水、排泥和闲置步骤;短程深度脱氮启动阶段系统温度为25度,污泥平均停留15天,运行90-95个周期;稳定阶段系统温度为25度,污泥平均停留12天,运行60-65个周期;降温阶段调整系统温度为22度,污泥停留15天,运行30-35个周期,再将温度调到18度,污泥停留18天,运行30-35个周期后,可将温度调到11度,污泥停留20天。本发明专利技术脱氮效果好、节能降耗、自动化水平高,同时可在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氮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实现方法,尤其是能够 在低温条件下实现短程深度脱氮工艺的方法,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含氮 工业废水处理和i成镇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背景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对水环境治理的步伐,污水 处理率有了较大提高,然而緩流水体富营养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 有曰益严重的趋势。水体中的限制性营养物质一一氮、磷,是造成水 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生物硝化反硝化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污水脱氮 方法。传统硝化作用分两步进行。首先,氨氧化菌(A0B)将氨氮转 化为亚硝酸盐;而后,由亚硝酸氧化菌(N0B)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 酸盐。反硝化作用是在缺氧及存在有机碳源的条件下,由反硝化菌将 亚硝酸盐及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但当处理低C/N比废水(如某些以居 民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时,由于碳源不足或水温波动等原因, 脱氮效率较低。温度是活性污泥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 污泥微生物的活性与温度成正比关系。大部分微生物随着温度的降低 活性减弱,对于污水生物脱氮系统,最佳温度在25-35。C范围内,在 10-25。C范围内可以进行反应,但速率较慢,低于5t:脱氮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条件下实现短程深度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短程深度脱氮启动阶段、稳定阶段和降温阶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短程深度脱氮启动阶段:Ⅰ进水根据进水量确定进水时间,并通过控制器对计时器进行设定,启动进水泵将待处理的废水注入SBR反应器,当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关闭进水泵和进水阀门,进入第Ⅱ道工序;Ⅱ曝气打开进气阀门,启动鼓风机,对反应系统进行曝气,系统同时开始计时,当曝气时间大于30min后,开始通过pH传感器采集pH值信号,采集的pH值电流信号经变送器输入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输入过程实时控制器,经过滤波和求导计算,当满足pH值一阶导数由负变正并保持1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臻杨庆李凌云甘一萍常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