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n个放电隙,所述n个放电隙依次串联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n‑1条触发电路,所述n‑1条触发电路中的每一条触发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n个放电隙之间的公共端连接,第二端均与第二端子连接;保护器件,用于断开所述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线路的连接;其中,所述n≥2,且为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涌保护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当线路中出现的电涌超出了线路上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电压时,会破坏电子设备绝缘,使线路上的电荷沿非正常路径放电,引起电子设备内部发生过流、短路等现象,最后导致电子设备损坏。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已大量应用于线路中进行电涌防护。现有的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由多个放电隙和触发电路组成。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不动作时,内部的放电隙彼此绝缘,整个电涌保护器对外呈现高阻状态,不影响被保护线路运行。当有电涌到来时,多层间隙型电涌中的触发电路触发放电隙导通,最后整个电涌保护器对外呈现低阻状态,从而泄放电涌能量。目前,现有的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在工作期间,因电涌保护器自身劣化或发生过载,放电隙内部短路等原因,使整个电涌保护器对外呈现低阻、甚至短路状态,那么被保护线路的电能会持续施加到电涌保护器两端,电涌保护器持续消耗电能,引起发热或燃烧,从而使得安全性降低,最后会影响被保护线路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n个放电隙,所述n个放电隙依次串联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n-1条触发电路,所述n-1条触发电路中的每一条触发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n个放电隙之间的公共端连接,第二端均与第二端子连接;保护器件,用于断开所述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线路的连接;其中,所述n≥2,且为整数。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器件至少为脱离器、熔断器中的一种。具体地,所述脱离器包括第一连接导体、第二连接导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的焊点。进一步地,所述脱离器还包括传力件。进一步地,所述脱离器还包括隔离件。进一步地,所述脱离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弹簧组件。其中,弹簧组件可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蝶形弹簧、涡卷弹簧或板状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放电隙至少为火花间隙、双火花间隙、气体放电管、对称气体放电管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电路至少为电容器、电阻器、阻容器、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或气体放电管中的一种,所述阻容器由电阻器与电容器并联组成。进一步地,还包括遥信告警电路,用于输出所述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的状态信息。进一步地,还包括状态指示部件,用于指示所述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的状态。优选地,所述状态指示部件为窗口指示组件或指示电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在放电隙与外接端子之间增加了保护器件,因而在该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出现过载时,可通过断开保护器件,从而切断该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线路的连接,保护线路的电能不再持续流过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从而增强了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还包括状态指示部件,可指示该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的状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还包括遥信告警电路,可将该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的状态信息输出给用户或状态指示部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该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电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电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电原理图,增加了遥信告警电路;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电原理图,增加了遥信告警电路和窗口指示组件;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电原理图,增加了遥信告警电路和指示电路;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保护器件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脱离器的结构原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放电隙结构原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触发电路结构原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遥信告警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的基本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连接保护线路;其中,被保护线路包含单相工频交流线路、三相工频交流线路、直流线路、信号线路。n个放电隙,记为Fi,i=1,2,…,n,n个放电隙Fi依次串联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用于保护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外部的电子设备;n-1条触发电路,记为Zj,j=1,2,…,n-1,n-1条触发电路Zj中的每一条触发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n个放电隙Fi相邻放电隙之间的公共端连接,所述n-1条触发电路Zj中的每一条触发电路的第二端均与第二端子连接,分别用于触发所述放电隙Fi中的第1至第n-1个放电隙动作;保护器件Y,保护器件Y的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放电隙F1的电极1连接,用于断开所述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线路的连接;其中,所述n≥2,且为整数。在此指出,以下所有实施例中的放电隙可以为图8所示电路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图8(a)为火花间隙G、图8(b)为火花间隙G与电阻R串联、图8(c)为火花间隙G与压敏电阻RV串联、图8(d)为火花间隙G与电容器C并联、图8(e)为双火花间隙G'、图8(f)为气体放电管V、图8(g)为气体放电管V与电阻R串联、图8(h)为气体放电管V与压敏电阻RV串联、图8(i)为气体放电管V与电容器C并联、图8(j)为对称气体放电管V'。其中,双火花间隙G'和对称气体放电管V'可任意选择其中两个电极作为输出。特别地所述火花间隙G可为石墨或者金属放电隙,放电隙可为开放式结构,也可为封闭式结构。放电隙由电极片组成,横截面为圆形、菱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腰型或多边形,厚度为1mm~8mm。优选地放电隙横截面为圆形和腰型,厚度为1mm~3mm,每个放电隙均包括电极1和电极2,且电极1和电极2之间放置有绝缘环状垫片组成,其中,绝缘环状垫片的形状与上述石墨的横截面相对应,即可为圆环、菱形环、长方形环、正方形环、三角形环、椭圆形环、腰型环、或多边形环,可由聚四氟乙烯、橡胶、尼龙、云母、陶瓷或杜邦纸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绝缘环状垫片的厚度可为0.1mm~0.7mm,优选为0.2mm~0.5mm。进一步地,触发电路可以为图9所示电路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图9(a)为电阻器R、图9(b)为电容器C、图9(c)为压敏电阻RV、图9(d)为阻容器RC、图9(e)为阻容器RC与电阻器R串联、图9(f)为阻容器RC与熔断器FU串联、图9(g)为阻容器RC与热敏电阻RT串联、图9(h)为阻容器RC与电感L串联、图9(i)为阻容器RC与气体放电管V串联、图9(j)为阻容器RC与压敏电阻RV串联、图9(k)为阻容器RC与瞬态二极管VD串联、图9(l)为阻容器RC与气体放电管V并联、图9(m)为阻容器RC与压敏电阻RV并联、图9(n)为阻容器RC与瞬态二极管VD并联。其中,电容器C的电容量为100PF~100nF,优选500PF~3nF,耐受电压为100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n个放电隙,所述n个放电隙依次串联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n‑1条触发电路,所述n‑1条触发电路中的每一条触发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n个放电隙之间的公共端连接,第二端均与第二端子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器件,用于断开所述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线路的连接;其中,所述n≥2,且为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n个放电隙,所述n个放电隙依次串联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n-1条触发电路,所述n-1条触发电路中的每一条触发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n个放电隙之间的公共端连接,第二端均与第二端子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器件,用于断开所述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线路的连接;其中,所述n≥2,且为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件至少为脱离器、熔断器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器包括第一连接导体、第二连接导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的焊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安全性多层间隙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器还包括传力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安全性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成勇,阮建中,张新,王建波,代德志,杨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